-
公开(公告)号:CN112784401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011633443.6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预制体CVI致密化过程的仿真方法,包括:获取纤维预制体参数;构建周期性对称的单胞模型;对单胞模型中的流体计算域和固体计算域进行网格划分;通过有限体积法离散单胞内CVI致密化过程的控制方程;在CFD求解器中加载程序单元;设置材料属性、化学反应和边界条件;迭代求解离散的控制方程,计算收敛后获得单胞填充完成所需时间;优化单胞模型重复模拟预制体孔隙演变的过程;根据最优单胞模型可视化单胞内封闭孔的形成过程和微结构的演变过程。本发明获得单胞的填充时间和填充度,可视化预制体封闭孔的形成过程和微结构的演变过程,为CVI工艺中纤维预制体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指导,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983085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711465.9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5 , G06F30/28 , G06F30/10 , G06F17/18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关联纤维湿法成形工艺与纤维集合体性能的模拟方法,该方法包括:建立三维几何结构,设置边界条件;获取多孔介质区域的孔隙率、粘性阻力系数等参数;采用欧拉方法模拟气‑水界面,求解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获取不含固相纤维的流畅速度和压力场;入口处释放纤维颗粒,给每个纤维颗粒赋颗粒号,跟踪统计每个时步的颗粒位置;纤维颗粒沉降堆积过程计算;求解纤维颗粒的空间体积分布;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满足连续两次迭代间的误差值,获取收敛解;建立单胞纤维集合体几何结构模型,模拟颗粒拦截过程,获取效率、阻力等性能参数,分析构建流动参数与效率、阻力的关联。本发明能够通过仿真方法定量分析流动参数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57828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28748.6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F30/23 , G06F30/17 , G16C60/00 , G06T17/20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拉丝工艺稳定性的评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首先获取玻璃拉丝设备中漏板的每一个漏嘴出口处的温度和玻璃液的粘度,接着根据玻璃液的粘度,确定每一个漏嘴的体积流量,再根据体积流量和玻璃液的粘度,依次确定每一个漏嘴的玻璃纤维直径和每一个漏嘴出口处的轴向应力,然后根据温度、体积流量、玻璃纤维直径和轴向应力进行综合量化,得到每一个漏嘴出口处的玻璃纤维的综合量化值,再根据每一个漏嘴出口处的玻璃纤维的综合量化值,确定综合评分,以实现对玻璃拉丝工艺稳定性进行量化评估。因此,上述方案可以解决如何对玻璃拉丝工艺稳定性进行量化评估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151147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160749.1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纤维浆料分散均匀程度表征评价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碎浆设备的实际尺寸,并根据实际尺寸构建三维几何模型;根据碎浆设备的实际工况,确定三维几何模型内流体的流动物理模型、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然后进行流场模拟求解,获得流场参数;根据实际工况,构建填充单元并确定用于模拟纤维的颗粒的目标尺寸;填充单元中包括的目标尺寸的颗粒的数量用于表征纤维浓度;根据流场参数和填充单元中的颗粒进行模拟计算,得到收敛解;对收敛解进行提取解析,得到用于表征实际工况下的纤维分散均匀程度的变异系数。本方案提供的纤维浆料分散均匀程度表征评价方法适用于工程规模应用,且更普适、更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727263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12250.7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0 , G06F119/08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纤维热膨胀系数反演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S1:获取由纤维和基体材料制备的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目标温度下的目标热膨胀系数;S2:建立基于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代表性体积单元模型;S3:确定代表性体积单元模型中纤维在目标温度下的热膨胀系数初值;S4:基于热膨胀系数初值,计算代表性体积单元模型在纵向和横向的模拟热膨胀系数;S5:根据目标热膨胀系数和模拟热膨胀系数,计算差值系数;S6:判断差值系数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若是,则确定热膨胀系数初值为纤维热膨胀系数;若否,则对热膨胀系数初值进行优化更新,并返回步骤S4。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准确获得任一温度下纤维的热膨胀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2784401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11633443.6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预制体CVI致密化过程的仿真方法,包括:获取纤维预制体参数;构建周期性对称的单胞模型;对单胞模型中的流体计算域和固体计算域进行网格划分;通过有限体积法离散单胞内CVI致密化过程的控制方程;在CFD求解器中加载程序单元;设置材料属性、化学反应和边界条件;迭代求解离散的控制方程,计算收敛后获得单胞填充完成所需时间;优化单胞模型重复模拟预制体孔隙演变的过程;根据最优单胞模型可视化单胞内封闭孔的形成过程和微结构的演变过程。本发明获得单胞的填充时间和填充度,可视化预制体封闭孔的形成过程和微结构的演变过程,为CVI工艺中纤维预制体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指导,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01774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23506.1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B29C70/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面内剪切变形的预制体复合成型方法及装置,装置包括:变形组件和限位组件,其中:变形组件包括夹持卡具、紧固件和固定件,每组夹持卡具均由四个夹持边框组成,每个夹持边框通过紧固件首尾相连以使夹持卡具形成四边形;夹持卡具用于实现待变形预制体的夹持及变形;限位组件包括四个限厚垫圈、第一固定条和固定底板,第一固定条用于对变形后的预制体进行固定,两个第一固定条分别位于变形组件的上下两侧,且相互平行,每个固定条的两端通过夹持卡具中两个相对角的紧固件与变形组件相连接;固定底板用于对变形后的预制体的表面进行压合。本方案中的预制体复合成型装置能够实现含面内剪切变形预制体增强复合材料试验件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787761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19719.3
申请日:2024-01-05
Applicant: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16C2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纤维织物渗透率的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首先基于纱线的物理参数,构建纱线内的表征结构的初始模型;再基于所述表征结构的初始模型对纱线渗透率进行模拟,获取纱线渗透率的初始值和所述表征结构的目标模型;然后基于所述纱线渗透率的初始值和所述表征结构的目标模型,计算纤维织物的单胞结构模型渗透率的初始值;最后对所述单胞结构模型渗透率的初始值进行优化,得到所述纤维织物渗透率的最终值。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可简化纱线几何模型,提高纱线渗透率的准确性,进而准确预测纤维织物宏观渗透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609946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119745.0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动式蜂窝预制体定型模具,包括基板、芯棒;基板上开设有数条相互平行的滑槽,多个芯棒排列滑动设置于滑槽内,芯棒为六角形棒状结构;进行蜂窝预制体生产时,根据所需生产的预制体结构尺寸,选择具有对应滑槽间距的基板;接着将芯棒穿入预制体的蜂窝格中,并将芯棒规则排列于滑槽中,芯棒之间的距离与预制体蜂窝格侧壁成型后的目标厚度一致;最后将环氧树脂注入芯棒的空隙中,完成蜂窝预制体的复合成型,并进行脱模。本发明在几乎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显著提升蜂窝成型质量;滑动式设计改变了现有的穿、脱模方式,使芯棒顺穿法成为可能,因此大大提升了穿、脱模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对蜂窝的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08256161B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1711403179.5
申请日:2017-12-22
Applicant: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Abstract: 一种评价玄武岩池窑中原料熔化均匀性的方法及系统,采用迭代计算的方式,追踪玄武岩池窑中的若干无质量示踪粒子,计算每个粒子在流动路径上的熔化指数,最终通过熔化均匀性指数的大小来量化评估池窑中的原料熔化均匀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成本低廉的适用于评价玄武岩池窑中原料熔化均匀性的方法,可采用计算机编程的形式快速实现,推动了玄武岩纤维生产向池窑法规模化方向发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