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83085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711465.9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5 , G06F30/28 , G06F30/10 , G06F17/18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关联纤维湿法成形工艺与纤维集合体性能的模拟方法,该方法包括:建立三维几何结构,设置边界条件;获取多孔介质区域的孔隙率、粘性阻力系数等参数;采用欧拉方法模拟气‑水界面,求解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获取不含固相纤维的流畅速度和压力场;入口处释放纤维颗粒,给每个纤维颗粒赋颗粒号,跟踪统计每个时步的颗粒位置;纤维颗粒沉降堆积过程计算;求解纤维颗粒的空间体积分布;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满足连续两次迭代间的误差值,获取收敛解;建立单胞纤维集合体几何结构模型,模拟颗粒拦截过程,获取效率、阻力等性能参数,分析构建流动参数与效率、阻力的关联。本发明能够通过仿真方法定量分析流动参数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3983662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32033.9
申请日:2014-05-28
Applicant: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温涂料导热系数的测量方法,将非固态隔热产品附着在基材上形成复合材料,测出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然后根据傅里叶定律得到非固态隔热产品的导热系数。本发明保温涂料导热系数的测量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在测量保温保温涂料导热系数时所存在的制样周期长、试板厚度不均匀、表面缺陷多等问题;该方法具有试样制样简单、测量误差小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57828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28748.6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F30/23 , G06F30/17 , G16C60/00 , G06T17/20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拉丝工艺稳定性的评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首先获取玻璃拉丝设备中漏板的每一个漏嘴出口处的温度和玻璃液的粘度,接着根据玻璃液的粘度,确定每一个漏嘴的体积流量,再根据体积流量和玻璃液的粘度,依次确定每一个漏嘴的玻璃纤维直径和每一个漏嘴出口处的轴向应力,然后根据温度、体积流量、玻璃纤维直径和轴向应力进行综合量化,得到每一个漏嘴出口处的玻璃纤维的综合量化值,再根据每一个漏嘴出口处的玻璃纤维的综合量化值,确定综合评分,以实现对玻璃拉丝工艺稳定性进行量化评估。因此,上述方案可以解决如何对玻璃拉丝工艺稳定性进行量化评估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9267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631534.4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密膜材料应用性能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首先通过环境模拟实验台获取模拟室内外环境的的多组环境数据;基于多组环境数据,得到门窗的缝隙内空气渗透量;获取门窗已使用气密膜材料时的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基于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得到冷空气耗热量;获取窗已使用气密膜材料时的洞口缝隙的质阻、洞口缝隙的截面积、室内湿度和室外湿度;基于洞口缝隙的质阻、洞口缝隙的截面积、室内湿度和室外湿度,得到湿气传质速率,基于缝隙内空气渗透量、冷空气耗热量和湿气传质速率,对气密膜材料应用性能进行评价。从而解决如何对气密膜材料应用性能进行评价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151147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160749.1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纤维浆料分散均匀程度表征评价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碎浆设备的实际尺寸,并根据实际尺寸构建三维几何模型;根据碎浆设备的实际工况,确定三维几何模型内流体的流动物理模型、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然后进行流场模拟求解,获得流场参数;根据实际工况,构建填充单元并确定用于模拟纤维的颗粒的目标尺寸;填充单元中包括的目标尺寸的颗粒的数量用于表征纤维浓度;根据流场参数和填充单元中的颗粒进行模拟计算,得到收敛解;对收敛解进行提取解析,得到用于表征实际工况下的纤维分散均匀程度的变异系数。本方案提供的纤维浆料分散均匀程度表征评价方法适用于工程规模应用,且更普适、更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3487549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727475.0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纤维浆料分散均匀程度的评价方法,利用抄片机进行纤维浆料的疏解,将纤维分布在平整的硬纸板上,放入烘箱中烘干获得成型的纤维抄片;将抄片放在摄像架上,采用工业相机进行抄片图像采集;基于Scharr算子进行边缘检测,得到整幅图片的边缘信息;将图像转化为hsv格式的颜色空间,将灰度图像转化为纯黑白的图像,经掩膜过后黑白转置;选择ROI区域,采用滑动邻域循环遍历图像,计算各像素邻域范围内黑色像素的占比;计算所有像素邻域范围内黑色像素占比的方差,表征纤维浆料分散均匀程度。本发明能够定量快速地比较浆料中纤维的分散均匀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753312B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610204737.4
申请日:2016-04-01
Applicant: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C03B3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40/5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玻璃纤维拉丝工艺的插片式冷却器,包括冷却插片和冷却剂管;冷却插片有三片以上,相互之间平行齐端设置;冷却剂管有两根,两根冷却剂管分别连接在冷却插片的两端。本发明用于玻璃纤维拉丝工艺的插片式冷却器通过结构及材料等的改进将冷却强度大幅度增大,冷却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大幅度提升,冷却器的使用寿命有了显著的延长,实现了多排、多孔漏板拉丝,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从而解决了某些特种玻纤生产的技术瓶颈。
-
公开(公告)号:CN105044149B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510466290.3
申请日:2015-07-31
Applicant: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不同含水条件下绝热材料导热系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同一样品取两个试样烘至绝干,其中一个作为校准样,另一个作为待测样;将待测样做吸水处理,至所需含水率w;在平均温度为T的条件下,用稳态法测量校准样的导热系数,并将测试结果记为λ2;在平均温度为T的条件下,用校准样及测试结果λ2校准非稳态法;在平均温度为T的条件下,用校准后的非稳态法测试吸水后的待测样,即得待测样在含水率为w、平均温度为T时的导热系数λ(w,T),完成测量。本发明为测量不同含水条件下绝热材料导热系数的方法,能够很好的限制水分在试样中的迁移和向外界的散发,保证测量时试样内部含水的均匀性,具有测试方法简单、准确性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27263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12250.7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0 , G06F119/08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纤维热膨胀系数反演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S1:获取由纤维和基体材料制备的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目标温度下的目标热膨胀系数;S2:建立基于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代表性体积单元模型;S3:确定代表性体积单元模型中纤维在目标温度下的热膨胀系数初值;S4:基于热膨胀系数初值,计算代表性体积单元模型在纵向和横向的模拟热膨胀系数;S5:根据目标热膨胀系数和模拟热膨胀系数,计算差值系数;S6:判断差值系数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若是,则确定热膨胀系数初值为纤维热膨胀系数;若否,则对热膨胀系数初值进行优化更新,并返回步骤S4。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准确获得任一温度下纤维的热膨胀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2784401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11633443.6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预制体CVI致密化过程的仿真方法,包括:获取纤维预制体参数;构建周期性对称的单胞模型;对单胞模型中的流体计算域和固体计算域进行网格划分;通过有限体积法离散单胞内CVI致密化过程的控制方程;在CFD求解器中加载程序单元;设置材料属性、化学反应和边界条件;迭代求解离散的控制方程,计算收敛后获得单胞填充完成所需时间;优化单胞模型重复模拟预制体孔隙演变的过程;根据最优单胞模型可视化单胞内封闭孔的形成过程和微结构的演变过程。本发明获得单胞的填充时间和填充度,可视化预制体封闭孔的形成过程和微结构的演变过程,为CVI工艺中纤维预制体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指导,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