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交流充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87766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836156.9

    申请日:2020-08-19

    Abstract: 一种智能交流充电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插座、交流充电设备、交流电源和电动汽车,其中所述插座与所述交流电源相连,所述插座内置有微处理器、温度检测单元和数据发送单元,所述交流充电设备内置微处理器、温度检测单元和数据接收单元,充电开始后,交流充电设备通过综合插座与自身温度之间的关系判断温度是否异常,做出能否继续充电的动作,温度异常但安全系数处于安全阈值范围内,进行降额充电,否则结束充电,本发明在插座与交流充电设备上都安装有温度检测点,相比现有技术仅对插座进行热检测,同时兼顾插座与交流充电设备的温度,信息更为全面,对温度是否异常判断更为准确有效,也使得充电过程更为智能。

    一种基于重点人物目标识别的综合认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88224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445333.8

    申请日:2019-05-27

    Inventor: 钱夔 刘义亭 田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重点人物目标识别的综合认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高噪声、低分辨率条件下识别重点人物目标;构建重点人物目标知识库与汇聚知识,刻画目标社会属性、活动规律和行为习惯关联关系;关联与印证多源情报数据与图像重点人物目标。本发明以图像重点人物目标识别为主线,目标知识图谱关联关系为辅助,其他开源文字新闻情报和专业情报为印证,构建综合目标认知方法。本发明较现有技术既解决复杂背景图像中重点人物目标识别问题,又能解决海量数据信息过载、目标知识聚焦问题,为国家社会公共安全领域中的精确目标认知提供技术支撑。

    一种实时流处理模式下未知文本的在线增量式聚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10557B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1910469100.1

    申请日:2019-05-31

    Inventor: 钱夔 田磊 刘义亭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时流处理模式下未知文本的在线增量式聚类方法,先生成非全集语料库词向量模型,并保持该旧语料库中词的Huffman树不变,对实时流处理的未知文本进行Huffman树构建,在旧语料库词的Huffman树基础上进行Huffman树融合,基于融合的Huffman树增量生成未知文本的词向量模型,并通过已有的词向量模型生成句向量,最后再利用Single‑Pass聚类算法,实现文本的在线增量式聚类。发明可以在语料库不充分或计算资源不足的条件下,仍能够实现对实时流处理模式下的未知文本的在线增量式聚类,能够为互联网环境下某领域话题发现、热点聚焦、情感分析等应用领域提供支撑。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异构多机器人协同SLAM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14680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29571.0

    申请日:2023-09-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异构多机器人协同SLAM方法和系统,涉及定位与建图的技术领域,包括,基于第一移动机器人和第二移动机器人安装的传感器类型,选定导航模式,并依据导航模式控制两个移动机器人执行对应的指令;基于移动过程中检测到的环境光线强度,判断是否满足切换导航模式的条件:若不满足,则维持原有的导航模式,并执行对应的指令;若满足,则将两个移动机器人的导航模式和行进顺序进行切换,并执行对应的指令;对第一移动机器人和第二移动机器人执行SLAM指令生成的所有局部地图进行融合,以生成全局地图,本发明能够在范围较大的空间进行协同定位和建图,克服单机器人SLAM的局限性,提高地图构建的精度和鲁棒性。

    一种实现自重构机器人多位连接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24529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1811364160.9

    申请日:2018-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自重构机器人多位连接的同构型自动连接装置,包括四个连接滑块、前十字轨道盘、旋转驱动盘、后十字轨道盘和后盖,连接滑块的连接头设置于前十字轨道盘的外侧面,前轨道滑块可滑动地连接于前十字轨道盘的十字型轨道槽内,圆柱螺栓穿过旋转驱动盘的圆弧轨道槽,后轨道滑块可滑动地连接于后十字轨道盘的十字型轨道槽内,后盖上安装有微型直流电机,微型直流电机通过驱动输出齿轮转动而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与旋转驱动盘固定连接,进而带动四个连接滑块在前十字轨道盘和后十字轨道盘的十字型轨道槽中作同步运动。本发明结构紧凑、稳定可靠、可实现自重构机器人的多位连接,有效地提高了自重构机器人的整体性能。

    可实现自重构机器人多位连接的同构型自动连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524529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811364160.9

    申请日:2018-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自重构机器人多位连接的同构型自动连接装置,包括四个连接滑块、前十字轨道盘、旋转驱动盘、后十字轨道盘和后盖,连接滑块的连接头设置于前十字轨道盘的外侧面,前轨道滑块可滑动地连接于前十字轨道盘的十字型轨道槽内,圆柱螺栓穿过旋转驱动盘的圆弧轨道槽,后轨道滑块可滑动地连接于后十字轨道盘的十字型轨道槽内,后盖上安装有微型直流电机,微型直流电机通过驱动输出齿轮转动而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与旋转驱动盘固定连接,进而带动四个连接滑块在前十字轨道盘和后十字轨道盘的十字型轨道槽中作同步运动。本发明结构紧凑、稳定可靠、可实现自重构机器人的多位连接,有效地提高了自重构机器人的整体性能。

    一种用于笔式力触觉再现装置中的产生突变力的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9189231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330826.9

    申请日:2018-11-09

    Abstract: 一种用于笔式力触觉再现装置中的产生突变力的机构,该机构与笔式力触觉再现装置配合使用,包括手握套环模块和夹层套环模块,夹层套环模块内部固定设置有集线模块和卡扣模块,夹层套环模块还包括套筒壁、套筒卡槽、基座和螺纹导孔,手握套环模块通过横梁与套筒卡槽的紧密配合与夹层套环模块呈嵌套分布,横梁穿过套筒卡槽并位于卡扣模块中间,螺纹导孔设置在基座上与套环相对应的位置;还包括导线,导线一端与笔式力触觉再现装置中的电机连接,另一端穿过导孔和卡扣导孔,从而导线的另一端与卡扣模块相连;本发明能使用户感觉到突变力,进而很好地表达与移动终端虚拟力触觉再现中图像高度突变而产生的力触觉信息。

    一种基于单目图像明暗恢复技术与交互数据信息融合的物体三维形状重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35448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110110041.6

    申请日:2021-01-27

    Inventor: 田磊 钱夔 邵知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单目图像明暗恢复技术与交互数据信息融合的物体三维形状重建方法,首先在标准化条件下采集物体表面图像信息和力触觉交互数据,然后利用图像处理算法从物体表面图像中获得物体表面形状信息图像,利用数据处理方法从力触觉交互数据中获取形状数据矩阵,最后将物体表面形状信息图像和形状数据矩阵进行匹配,对物体表面形状信息图像进行校正,得到物体表面形状信息三维模型。本发明保留了单目图像明暗恢复形状技术的复杂度低,速度快的优点,同时又结合力触觉交互信息对三维形状信息进行校正,有效解决了以往算法中建模结果容易受到光源条件、反射条件等实验条件影响的缺陷。

    一种探测机器人视觉目标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14726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010701702.8

    申请日:2020-0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探测机器人视觉目标检测方法,包括构建混合注意力自适应感知网络;训练所述混合注意力自适应感知网络;使用训练后的混合注意力自适应感知网络进行探测机器人视觉目标检测。所述混合注意力自适应感知网络包括全局注意力层次网络,目标空间定位网络、自适应局部注意力感知网络、目标分类识别网络,使用本发明能够在统一框架下完成目标定位与识别任务,且骨干网络均基于全局注意力机制下权重共享,能够综合two‑stage与one‑stage优点,在高实时的同时具备高准确率与低漏检率,适用于探测机器人高要求工作条件。

    一种用于笔式力触觉再现装置中的产生突变力的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9189231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1811330826.9

    申请日:2018-11-09

    Abstract: 一种用于笔式力触觉再现装置中的产生突变力的机构,该机构与笔式力触觉再现装置配合使用,包括手握套环模块和夹层套环模块,夹层套环模块内部固定设置有集线模块和卡扣模块,夹层套环模块还包括套筒壁、套筒卡槽、基座和螺纹导孔,手握套环模块通过横梁与套筒卡槽的紧密配合与夹层套环模块呈嵌套分布,横梁穿过套筒卡槽并位于卡扣模块中间,螺纹导孔设置在基座上与套环相对应的位置;还包括导线,导线一端与笔式力触觉再现装置中的电机连接,另一端穿过导孔和卡扣导孔,从而导线的另一端与卡扣模块相连;本发明能使用户感觉到突变力,进而很好地表达与移动终端虚拟力触觉再现中图像高度突变而产生的力触觉信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