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460632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554143.1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沿深度非均匀分布的残余应力测试计算方法,包括:钻孔应变法测量残余应力过程中,钻孔切除部分与工件基体分离,导致孔表面处的作用力释放,引起测量位置PN的应变;根据弹性力学理论,在孔的表面施加原作用力,即切除部分与工件基体间的作用力,与钻孔应力释放过程是可逆的,据此采用Cerruti力学问题的解,建立钻孔位置残余应力与测量位置应变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根据测量的应变值求解钻孔位置残余应力。本发明根据Cerruti力学问题的解,通过钻孔位置残余应力与测量应变之间的映射关系求解残余应力,计算量小,计算过程简单,通用性强,可信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434158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554142.7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逐层钻孔—应变花技术的残余应力测量钻孔装置,包括:所述样品台通过双向运动组件水平设置于内锥面安装座下方的工作台上,通过双向运动组件实现样品台的前后左右运动调整;所述内锥面安装座上设置有快速压紧块,通过快速压紧块实现显微放大对中组件、钻孔组件在内锥面安装座上的装卸更换;通过钻孔自动进给组件实现安装在内锥面安装座上钻孔组件的高精度运动控制,保证钻孔精度。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测量高效等特点,通过圆锥面配合自动对中的特性和高精度移动平台有效保证钻孔位置的对中精度和钻孔深度的控制精度,大大提高残余应力的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22693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356468.9
申请日:2018-11-14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9/127 , B23K9/32 , B25J9/1612 , B25J9/1664 , B25J11/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机器人空间相贯曲线焊接离线编程方法,包括:首先导入弧焊机器人和焊接工件三维模型,通过鼠标拾取形成焊缝的周边两曲面,在工件坐标系内创建截平面组,提取焊缝节点位姿信息;根据节点位姿沿焊缝曲线实现位置和姿态离散化,再经坐标转换实现焊缝轨迹规划;通过机器人运动学逆解得到机器人运动过程中所需的关节角序列,实现运动仿真;最后按照对应机器人运动控制程序代码编写的语言规则生成相应的程序文件。本发明采用开源的VTK可视化工具库实现了离线编程的自主开发,不依赖于第三方CAD软件,仅需通过鼠标拾取即可生成焊缝轨迹,无需经过繁琐的外部数据计算和导入过程,人机交互性良好,能快速生成所需机器人程序。
-
公开(公告)号:CN107932380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422040.5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形冠簧自动化装配用夹具,包括:包括定向分离组件和自动装配组件;通过平行夹持气缸驱动机械夹爪一、机械夹爪二夹持定向分离出的C形冠簧两侧,并通过移动定位机构带动平行夹持气缸的移动定位;所述机械夹爪一、机械夹爪二的截面呈半圆环形,其夹爪接口一侧内表面上布置有弧形凸缘,且机械夹爪一上弧形凸缘与夹爪接口的距离小于机械夹爪二上弧形凸缘与夹爪接口的距离;在凸缘的作用下,C形冠簧的开口两侧不会发生对接,而是发生一定程度的重叠。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通过机械夹爪上的凸缘设计解决C形冠簧开口对接的问题,实现高效稳定的自动化装配过程,节省人力及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358257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692703.5
申请日:2021-06-22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残余应力的钻孔位移法,提出的残余应力计算公式主要包括孔深修正系数、测量点位移、位移传递矩阵;孔深修正系数用于修正Cerruti力学模型与钻孔力学模型之间的差异,通过有限元标定数据拟合求解;测量点位移通过测量点的位移测量值计算;位移传递矩阵,采用Cerruti力学问题的解,通过积分求解孔表面施加原作用力时在测量点产生的位移计算。本发明提出的残余应力计算方法,采用线性参数最小二乘法的矩阵算法,通过多组测量位移数据求解残余应力数值,可信度高,计算过程简单,通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0095216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910469900.3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G01L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预应力施加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包括垂直交叉布置于工作台上的两个直线滑动模组;所述直线滑动模组包括直线导轨、与直线导轨相适配的两个导轨滑块、安装于两个导轨滑块上的连接底板,连接底板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电动平台、固定平台,通过电动平台、固定平台上的试样夹具实现十字试样相对两端的固定,进而通过电动平台拉动试样一端,产生拉伸载荷,通过试样中心部位的应变花实时监控试样的二维应力状态,得到二维应力已知的标定试样。本发明能够快速便捷地对试样施加二维拉伸载荷,适用于不同尺寸的试样标定,且两个方向上的运动相互独立,构成机械式二维运动解耦组件,以解决通孔法测量薄板零件残余应力精度的标定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145414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110403052.X
申请日:2011-12-07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C04B35/48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尼龙/氧化锆纳米复合粉体及其纳米烧结陶瓷的方法。属于非金属材料领域。主要内容是取粒径为10~200nm的氧化锆粉体:尼龙∶无水酒精的质量比为80~99∶20~1∶40~400,温度为150~220℃,压力为0.5~1.5Mpa,反应时间为1.5h,再以10℃/min的速度冷却降温至室温后过滤烘干。反应后得到的尼龙/氧化锆纳米复合粉体用小型手动压机在压制压力为2-15MPa情况下压制成氧化锆陶瓷生坯。最后将氧化锆陶瓷生坯在1000~2100℃的真空条件下进行烧结样品。该方法制得的样品具有高致密度、光滑平整、韧度、抗拉、抗弯强度高、抗腐蚀性能优异等优点。且工艺生产过程简单,容易控制,原料易得,成本低廉,易于生产,属于环境友好型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7932380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1711422040.5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形冠簧自动化装配用夹具,包括:包括定向分离组件和自动装配组件;通过平行夹持气缸驱动机械夹爪一、机械夹爪二夹持定向分离出的C形冠簧两侧,并通过移动定位机构带动平行夹持气缸的移动定位;所述机械夹爪一、机械夹爪二的截面呈半圆环形,其夹爪接口一侧内表面上布置有弧形凸缘,且机械夹爪一上弧形凸缘与夹爪接口的距离小于机械夹爪二上弧形凸缘与夹爪接口的距离;在凸缘的作用下,C形冠簧的开口两侧不会发生对接,而是发生一定程度的重叠。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通过机械夹爪上的凸缘设计解决C形冠簧开口对接的问题,实现高效稳定的自动化装配过程,节省人力及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460632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1811554143.1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沿深度非均匀分布的残余应力测试计算方法,包括:钻孔应变法测量残余应力过程中,钻孔切除部分与工件基体分离,导致孔表面处的作用力释放,引起测量位置PN的应变;根据弹性力学理论,在孔的表面施加原作用力,即切除部分与工件基体间的作用力,与钻孔应力释放过程是可逆的,据此采用Cerruti力学问题的解,建立钻孔位置残余应力与测量位置应变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根据测量的应变值求解钻孔位置残余应力。本发明根据Cerruti力学问题的解,通过钻孔位置残余应力与测量应变之间的映射关系求解残余应力,计算量小,计算过程简单,通用性强,可信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095213B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910470869.5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G01L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板工件残余应力测试计算方法,包括:根据应力叠加原理求解残余应力状态下薄板工件通孔周围任意点P的应力状态,得到应变花三个应变片位置的应力计算公式;根据应力应变关系求解应变花三个应变片测量方向的应变与残余应力的关系;根据三个应变片测量方向的应变和原始应变得到测量应变和残余应力的关系;根据测量参数计算应变传递矩阵,并通过测量应变计算二维残余应力值。本发明基于弹性力学理论的应力叠加原理和应力应变关系,给出残余应力测量计算的解析公式,力学理论基础严谨,计算原理误差小,计算精度高,通用性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