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432620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266508.2
申请日:2011-09-0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7D493/04 , A61K31/343 , A61P19/06 , A23L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藜芦醇四聚体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具翼龙脑香的细枝部分经过醇提制备浸膏、(2)干法上样、(3)利用流动相洗脱液进行洗脱和(4)凝胶柱层析,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白藜芦醇四聚体化合物在预防或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药物或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的白藜芦醇四聚体化合物在其提取和纯化过程中,未用反相柱和半制备柱,使得其工艺简单、得率高;此外,与针对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发明相比,本发明所述的白藜芦醇四聚体化合物为单体化合物,作为一个天然的降尿酸剂,药效成分明确,降尿酸作用显著,可以作为质量标准,方便可靠,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418892A
公开(公告)日:2003-05-21
申请号:CN02148422.8
申请日:2002-12-0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8B37/00
Abstract: 一种芦荟多糖的提取精制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将芦荟鲜叶切成小块状,在40~80℃用水提取,滤取提取液;将提取液离心,取上清液,在上清液中加入95%乙醇,使得溶液中乙醇含量达到50-80%,沉淀出粗芦荟多糖;将粗芦荟多糖溶于水,加入20~50%三氯乙酸或三氟乙酸,使得三氯乙酸或三氟乙酸的最终浓度达到2-6%,静置后离心去除沉淀得二次上清液;将二次上清液上大孔树脂柱床,并用水洗脱至流出液无色透明;合并流出液,并浓缩,加入95%乙醇,使溶液中乙醇含量达到55-85%,沉淀出多糖,冷冻干燥,即得精制的芦荟多糖。
-
-
公开(公告)号:CN11887855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14130.X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7D519/00 , C07D307/94 , A61P35/00 , C12P17/04 , C12P17/18 , C12N1/20 , C12R1/4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聚体芳香聚酮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二聚体芳香聚酮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imgabs0#本发明首次从放线菌Streptomyces spectabilis NA07643的大米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两种新型二聚体芳香聚酮类化合物spirocyclines A和B,这些化合物具有全新的十元氧杂螺环二聚体骨架,为药物研发提供了全新的化学实体。
-
公开(公告)号:CN110627855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1910863023.8
申请日:2019-09-1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龙纳霉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龙纳霉素源于南海永兴岛附近10米海底沉积物中分离出的海洋放线菌Nocardiopsis sp.的固体发酵产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本发明所述龙纳霉素对乳腺癌细胞系SUM1315和M468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可进一步用于制备抗癌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0627855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863023.8
申请日:2019-09-1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龙纳霉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龙纳霉素源于南海永兴岛附近10米海底沉积物中分离出的海洋放线菌Nocardiopsis sp.的固体发酵产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本发明所述龙纳霉素对乳腺癌细胞系SUM1315和M468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可进一步用于制备抗癌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0041401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195394.3
申请日:2019-03-1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肯塔森纳霉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肯塔森纳霉素源于安徽仙人岕山蜜蜂的内生放线菌Kitasatospora sp.的液体发酵产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本发明所述肯塔森纳霉素可以调控巨噬细胞分泌IFN-β,可进一步用于制备抗病毒及抗肿瘤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2627578B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210081607.8
申请日:2012-03-2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7C237/04 , C07C237/40 , C07C237/20 , C07C231/12 , C07C323/60 , C07C319/20 , C07D209/20 , A61K31/167 , A61K31/405 , A61P37/02 , A61P19/02 , A61P29/00 , A61P13/12 , A61P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制药技术领域,苯基苄胺类化合物作为免疫抑制剂在制备治疗T细胞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自身免疫性肾炎、炎症性肠病药物中的应用。苯基苄胺类化合物系合成的一系列新化合物,其药效显著、机理新颖、毒副作用较小,且由于合成路线简单环保、与现有药物相比优势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02432620B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110266508.2
申请日:2011-09-0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7D493/04 , A61K31/343 , A61P19/06 , A23L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藜芦醇四聚体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具翼龙脑香的细枝部分经过醇提制备浸膏、(2)干法上样、(3)利用流动相洗脱液进行洗脱和(4)凝胶柱层析,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白藜芦醇四聚体化合物在预防或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药物或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的白藜芦醇四聚体化合物在其提取和纯化过程中,未用反相柱和半制备柱,使得其工艺简单、得率高;此外,与针对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发明相比,本发明所述的白藜芦醇四聚体化合物为单体化合物,作为一个天然的降尿酸剂,药效成分明确,降尿酸作用显著,可以作为质量标准,方便可靠,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2218055A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1010267613.3
申请日:2010-08-31
Applicant: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IPC: A61K31/365 , A61P25/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本发明技术方案是含有坡垒酚甲,分子量为496Da,并制成口服剂。本发明解决了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和NMDA(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类各自存在的不能阻止病变进一步发作尚无针对AD的主要发病机制-Aβ的线粒体靶向毒性作用的药物的缺陷。本发明可有效地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水平和活性,减少乙酰胆碱神经元的凋亡和死亡,可抑制Aβ诱导的氧化应激,降低Aβ引起的ROS水平,减轻Aβ引起的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可直接与Aβ结合,抑制Aβ与线粒体内ABAD结合,从而保护线粒体损伤和抑制氧化应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