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6737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702483.5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4 , C22C38/48 , C22C38/46 , C22C38/58 , C22C38/34 , C22C33/04 , C21D6/00 , C21D8/00 , C21D8/06 , B21J5/00 , B21J1/06 , C21D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超高强度钢制备领域,提供了一种抗拉强度>2600MPa的高塑性低成本钢及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S1、将设定配比的合金原料进行冶炼,铸造成铸坯或钢锭;S2、将铸坯或钢锭加热至设定温度,保温,在旋转状态下进行多道次锻造成圆形或方形截面的锻坯,冷却至室温;各道次之间至少进行一次回炉保温处理;S3、对锻坯进行低温回火处理。本发明提供的热锻和直接回火的工艺解决了传统超高强低合金钢难以工业化生产、生产流程长的问题;同时,本发明解决了超高强度钢强度和塑性难以兼顾的问题,在抗拉强度大于2600MPa的同时获得了超过10%总延伸率,可用于对强度和塑性要求均极高的特殊工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431453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604105.3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2C33/04 , C21D8/02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34 , C22C38/38 , C22C38/22 , C22C38/24 , C22C38/26 , C22C38/58 , C22C38/48 , C22C38/46 , C22C38/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超高强度钢制备领域,提供了一种2500MPa级高强高塑低合金钢及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合金冶炼、锻造、热轧、奥氏体化、回火处理。所述合金钢的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5~0.8%,Si:0.5~2.0%,Mn:0.2~2.0%,Cr:0.2~2%,Ni:≤3%,Mo:≤2%,V:≤0.5%,Nb:≤0.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残余奥氏体占所述合金钢体积5~13%,屈服强度1800~2100MPa,抗拉强度2500~2800MPa,总延伸率8~11%。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流程短,省去了冷轧工艺,节约了成本,整体工艺对设备要求不高,具备产业化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899605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111122873.6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1/28 , G01N1/30 , G01N1/32 , G01N21/84 , G01N23/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QP钢中各相体积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该方法用100%减去彩色金相法得到的QP钢的马氏体体积含量,再减去X射线衍射法得到的QP钢的残余奥氏体体积含量,即可得到QP钢中的铁素体体积含量,进而得到QP钢中各相体积含量。该方法的新型染色剂不含苦味酸,溶液性能稳定、安全性高,配方简单、易操作,对QP钢中的马氏体相有非常好的染色作用,能够使得金相组织复杂、残余奥氏体比较细小的QP钢中的马氏体相与其它相具有较明显的衬度,轮廓清晰,易于识别,进而可以根据彩色金相法和X射线衍射法对QP钢中各相体积含量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最终为QP钢中微观组织的识别及定量检测提供保证,促进产品研究开发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3899605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122873.6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1/28 , G01N1/30 , G01N1/32 , G01N21/84 , G01N23/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QP钢中各相体积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该方法用100%减去彩色金相法得到的QP钢的马氏体体积含量,再减去X射线衍射法得到的QP钢的残余奥氏体体积含量,即可得到QP钢中的铁素体体积含量,进而得到QP钢中各相体积含量。该方法的新型染色剂不含苦味酸,溶液性能稳定、安全性高,配方简单、易操作,对QP钢中的马氏体相有非常好的染色作用,能够使得金相组织复杂、残余奥氏体比较细小的QP钢中的马氏体相与其它相具有较明显的衬度,轮廓清晰,易于识别,进而可以根据彩色金相法和X射线衍射法对QP钢中各相体积含量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最终为QP钢中微观组织的识别及定量检测提供保证,促进产品研究开发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20026212A
公开(公告)日:2025-05-23
申请号:CN202510141737.3
申请日:2025-02-0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高氧粉末制备高强韧钛合金的方法,涉及粉末冶金钛合金的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混合氧化介质的制备、混合氧化介质的氧化、钛合金压坯的冷等静压成形、钛合金烧结坯的真空烧结制备、钛合金烧结坯的热加工变形、TC4钛合金的循环热变形、细晶TC4钛合金的一次固溶处理、高氧TC4钛合金的多次循环固溶处理和多次循环高氧TC4钛合金的时效处理。本发明实现了将中强度的高氧TC4钛合金的抗拉强度从(≤1200MPa)显著提升至高强度范围(≥1350MPa);方法简单易操作,扩大了钛合金对氧含量的容忍度,灵活度高、操作简单、适用广泛,利于工业大规模生产和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987039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39804.8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2D11/00 , B22D11/06 , C21D1/26 , C21D1/74 , C22C38/02 , C22C38/00 , C22C33/04 , B22D11/111 , H01F1/1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微量磷高硅钢薄带的近终形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制备方法具体为:将含微量磷无取向高硅钢薄带的化学成分冶炼,通过平面流铸近终形工艺制成厚度为0.03~0.15mm的无取向高硅钢薄带,将薄带在H2/N2混合气氛下直接进行退火处理,获得成品高硅钢薄带。本发明充分利用微量磷元素减小高硅钢黏度,增加钢液流动性的特点,提升钢液与平面流铸冷却辊间的润湿性,提高高硅钢薄带的表面质量和成材率,薄带直接进行退火处理即可获得成品高硅钢薄带,进一步缩短了制造流程。具有工艺流程短、制造方法简单、节能降耗明显、符合国家“双碳”战略等诸多优势,所制备的含微量磷无取向高硅钢薄带厚度小、磁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982429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311320889.7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管线钢生产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耐高压氢气管线钢、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耐高压氢气管线钢采用的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C:0.02~0.05%,Si:0.15~0.45%,Mn:1.0~1.4%,Ni:0.15~0.4%,Mo:0.1~0.4%,Nb:0.03~0.06%,Ti:0.01~0.04%,V:0.04~0.15%,P:≤0.015%,S:≤0.005%,余量为Fe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方法:经冶炼后浇注成坯;对铸坯加热;两阶段轧制;冷却;保温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屈服强度在510~530MPa,抗拉强度在570~630MPa,在10MPa氢气环境下的延伸率大于20%,氢脆敏感性小于17%。
-
公开(公告)号:CN11842205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76369.0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谐波减速器刚轮用等温淬火球墨铸铁及其等温淬火工艺,涉及机器人谐波减速器关键部件领域。该谐波减速器刚轮用球墨铸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C:1.80%~2.40%;Si:2.00%~3.00%;Mn:0.35%~0.55%;Cu:1.50%~2.50%;Ti:0.015%~0.025%;Mo:0.15%~0.25%;Mg:0.30%~0.50%;P≤0.01%;S≤0.01%;Fe:余量。该等温淬火工艺为将熔炼后的球墨铸铁放置于气体渗碳炉中渗碳并奥氏体化,将渗碳后的球墨铸铁进行350‑370℃盐浴1.5h‑3h等温淬火处理,得到低密度和优异力学性能以及耐磨性等温淬火球墨铸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8109753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73540.5
申请日:2024-04-19
IPC: C22C38/18 , C22C38/02 , C22C38/04 , C21D1/32 , C21D1/18 , C21D8/00 , C22C33/04 , C21C7/06 , C21C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砷长寿命轴承钢及短流程制备方法,涉及轴承钢的技术领域。所述成分为:C 0.95‑1.05%,Si 0.25‑0.35%,Mn 0.30‑0.41%,P≤0.01%,S≤0.003%,Cr 1.49‑1.54%,Mo≤0.003%,Ti≤0.0030%,As 0.005‑0.02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短流程制备方法是采用“高炉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VD真空精炼+连铸+热连轧机组”来生产控制残余元素砷的长寿命轴承钢。本发明在原料端使用部分低品位铁矿石生产轴承钢,该方法成本低、效率高、影响因素简单、操作便捷、适用范围广,利于工业生产实践和大规模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8109753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473540.5
申请日:2024-04-19
IPC: C22C38/18 , C22C38/02 , C22C38/04 , C21D1/32 , C21D1/18 , C21D8/00 , C22C33/04 , C21C7/06 , C21C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砷长寿命轴承钢及短流程制备方法,涉及轴承钢的技术领域。所述成分为:C 0.95‑1.05%,Si 0.25‑0.35%,Mn 0.30‑0.41%,P≤0.01%,S≤0.003%,Cr 1.49‑1.54%,Mo≤0.003%,Ti≤0.0030%,As 0.005‑0.02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短流程制备方法是采用“高炉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VD真空精炼+连铸+热连轧机组”来生产控制残余元素砷的长寿命轴承钢。本发明在原料端使用部分低品位铁矿石生产轴承钢,该方法成本低、效率高、影响因素简单、操作便捷、适用范围广,利于工业生产实践和大规模推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