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72728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311808670.1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设计及制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异质结构高强塑性低密度钢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出的双异质结构高强塑性低密度钢,包括大量Al元素的添加,可以大幅度降低材料密度,并通过Ni的合金化引入不可剪切的NiAl型B2相,通过多次轧制及退火工艺,形成双异质结构。该双异质结构低密度钢能够在较低密度下,具有较高的强度,较大的塑性以及较高的加工硬化率。并且Al和Ni元素的添加可以大大提高钢铁材料耐蚀性,其制备方法工艺简单、经济,能够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该成品钢材的研发及应用对于促进材料轻量化设计,提高强塑性,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等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27272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311808670.1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设计及制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异质结构高强塑性低密度钢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出的双异质结构高强塑性低密度钢,包括大量Al元素的添加,可以大幅度降低材料密度,并通过Ni的合金化引入不可剪切的NiAl型B2相,通过多次轧制及退火工艺,形成双异质结构。该双异质结构低密度钢能够在较低密度下,具有较高的强度,较大的塑性以及较高的加工硬化率。并且Al和Ni元素的添加可以大大提高钢铁材料耐蚀性,其制备方法工艺简单、经济,能够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该成品钢材的研发及应用对于促进材料轻量化设计,提高强塑性,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等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904543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311808667.X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设计及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细片层双相高强韧低密度钢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出的超细片层双相高强韧低密度钢,从成分方面,相较于传统低密度钢,C含量的大幅降低可改善材料的焊接性;Mn可以调控奥氏体稳定性;大量Al的添加不仅可大幅度降低钢铁材料密度,还可提高耐蚀性;Ni的加入可促进具有一定塑性变形能力的NiAl型B2相形成,也可大幅度提高耐蚀性。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超细片层双相高强韧低密度钢制备方法,可以通过简单的热锻、热轧或退火工艺得到B2和奥氏体呈层状分布的超细晶片层组织,在大幅度降低密度的情况下有效提升材料强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0454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808667.X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设计及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细片层双相高强韧低密度钢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出的超细片层双相高强韧低密度钢,从成分方面,相较于传统低密度钢,C含量的大幅降低可改善材料的焊接性;Mn可以调控奥氏体稳定性;大量Al的添加不仅可大幅度降低钢铁材料密度,还可提高耐蚀性;Ni的加入可促进具有一定塑性变形能力的NiAl型B2相形成,也可大幅度提高耐蚀性。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超细片层双相高强韧低密度钢制备方法,可以通过简单的热锻、热轧或退火工艺得到B2和奥氏体呈层状分布的超细晶片层组织,在大幅度降低密度的情况下有效提升材料强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31453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604105.3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2C33/04 , C21D8/02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34 , C22C38/38 , C22C38/22 , C22C38/24 , C22C38/26 , C22C38/58 , C22C38/48 , C22C38/46 , C22C38/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超高强度钢制备领域,提供了一种2500MPa级高强高塑低合金钢及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合金冶炼、锻造、热轧、奥氏体化、回火处理。所述合金钢的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5~0.8%,Si:0.5~2.0%,Mn:0.2~2.0%,Cr:0.2~2%,Ni:≤3%,Mo:≤2%,V:≤0.5%,Nb:≤0.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残余奥氏体占所述合金钢体积5~13%,屈服强度1800~2100MPa,抗拉强度2500~2800MPa,总延伸率8~11%。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流程短,省去了冷轧工艺,节约了成本,整体工艺对设备要求不高,具备产业化应用前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