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熵合金柔轮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9752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485301.1

    申请日:2024-04-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柔性齿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熵合金柔轮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熔炼、锻造、均化、冷轧、退火和深冷处理,本发明通过高温退火和冷轧,在CoCrFeNi高熵合金中成功构建异质结构,实现非再结晶和再结晶晶粒的组合,其中包括多种晶体缺陷的异质分布,如晶界、位错、变形孪晶和层错等,这种微观结构的不均匀性导致高的背应力强化,而与多种变形机制有关的背应力硬化和位错硬化有助于获得高的拉伸塑性。实现室温下抗拉强度达大于1000MPa,总延伸率高达38%,在深冷温度‑196℃下,抗拉强度大于1400MPa,延伸率大于40%,能够满足深空探测柔轮材料所需的极端服役条件,应用前景广阔。

    一种生产微合金高强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13670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157050.7

    申请日:2021-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微合金高强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采用连铸机将钢水浇铸出一定厚度的超薄连铸坯;2)将超薄连铸坯连续进行2‑4个机架的热轧,实现铸态组织的调控,并轧至成品厚度,得到钢带;3)采用冷却装置对钢带进行控制冷却,根据产品性能要求获得所需要的微观组织后进入在线时效装置,加热至一定的时效温度;4)使完成加热后的钢带进入卷取机进行高温卷取,卷取完后下线缓慢冷却,得到微合金高强钢。本发明采用连铸机浇铸出超薄连铸坯,仅需2个道次的热轧即可实现薄规格微合金高强钢的生产,与传统的热轧+冷轧流程相比,制造流程大幅度缩短。本发明适用于薄规格微合金高强钢制造领域。

    一种控Ti高Nb长寿命高碳铬轴承钢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04539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087997.2

    申请日:2024-01-22

    Abstract: 一种控Ti高Nb长寿命轴承钢及制备方法,所述轴承钢原料成分如下:C 0.90%~1.10%,S i 0.15%~0.75%,Mn 0.25%~1.25%,Cr 1.40%~1.65%,P≤0.025%,S≤0.020%,Nb 0.040%~0.100%,T i 0.0005%~0.001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本发明在严格控制残余钛含量条件下添加铌微合金元素,其热处理方法为:轧材加热至750~820℃保温4~6h后随炉冷却至500~550℃,出炉冷却至室温。随后加热至820~860℃,根据钢材厚度设定保温时间,油冷至室温,150~170℃回火2~3小时。通过上述热处理调控轴承钢中碳化物,实现了材料整体的强韧性提升和长寿命化一体调控。本发明使得球化退火态材料中粒状珠光体尺寸细化,并且使得调质后材料的碳化物尺寸细化、分布均匀化,无缺口室温冲击功提升60~70%、疲劳极限提升20~60MPa。

    一种实验室模拟消除锡元素弱化超低碳钢织构与成形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3240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971196.9

    申请日:2024-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验室模拟消除锡元素弱化超低碳钢织构与成形性能的方法,包括:S1、熔炼:以工业纯铁为基体,加入质量百分含量为0.01%~0.03%的Sn以及0.01%~0.1%的La、Ce中的一种或两种稀土元素,并进行熔炼,获得铸锭;S2、热轧:将所述铸锭加热并保温后进行热轧,轧后卷取,卷取后空冷至室温;S3、冷轧:去除卷取后的所述基体的表面氧化物,并进行冷轧;S4、再结晶退火:将冷轧后的所述基体进行再结晶退火处理,再结晶退火后所述基体内的晶粒为无畸变的等轴晶粒。本发明添加了稀土元素与元素Sn相互反应,抑制Sn在晶界偏聚,从而减轻Sn对超低碳钢织构及成形性能的弱化效果;钢材经过大的冷轧压下及随后的再结晶退火处理,最终钢材具有较强的{111}织构和高的塑性应变比。

    一种控Ti高Nb长寿命高碳铬轴承钢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0453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87997.2

    申请日:2024-01-22

    Abstract: 一种控Ti高Nb长寿命轴承钢及制备方法,所述轴承钢原料成分如下:C 0.90%~1.10%,S i 0.15%~0.75%,Mn 0.25%~1.25%,Cr 1.40%~1.65%,P≤0.025%,S≤0.020%,Nb 0.040%~0.100%,T i 0.0005%~0.001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本发明在严格控制残余钛含量条件下添加铌微合金元素,其热处理方法为:轧材加热至750~820℃保温4~6h后随炉冷却至500~550℃,出炉冷却至室温。随后加热至820~860℃,根据钢材厚度设定保温时间,油冷至室温,150~170℃回火2~3小时。通过上述热处理调控轴承钢中碳化物,实现了材料整体的强韧性提升和长寿命化一体调控。本发明使得球化退火态材料中粒状珠光体尺寸细化,并且使得调质后材料的碳化物尺寸细化、分布均匀化,无缺口室温冲击功提升60~70%、疲劳极限提升20~60MPa。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