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18847B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0910216985.0
申请日:2009-12-31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天测试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地面测试的星上与地面时钟统一方法及装置,在卫星地面模飞测试中,利用启动地面动力学的模拟星箭分离信号作为公共激励源,同时启动GPS模拟器与地面动力学程序,用电信号代替不同人的操作,使星上和地面时钟初始误差降到可以忽略的微妙级;利用对GPS模拟器的秒脉冲计数得到的精确时间对地面动力学时钟进行校时,使星上时钟和地面动力学时钟之间的差不随测试时间的长短变化,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星上何地面时钟之间得差达到毫秒级。提高了系统的精确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288987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010054481.X
申请日:2020-01-17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软同步的姿态测量系统,包括中心控制单元,每个控制周期通过信息采集单元发送硬同步信号至光纤陀螺和星敏感器,搜集信息采集单元反馈的硬同步状态信息;根据硬同步状态信息判断光纤陀螺硬同步信号和星敏感器硬同步信号是否异常,当光纤陀螺硬同步信号异常时,通过信息采集单元发送光纤陀螺软同步指令给光纤陀螺,光纤陀螺转为软同步工作模式;当星敏感器硬同步信号异常时,中心控制单元发送给星敏感器软同步指令,星敏感器转为软同步工作模式;中心控制单元根据光纤陀螺提供的星体角速度信息和星敏感器提供的星体姿态信息计算星体的角度和角速度信息。
-
-
公开(公告)号:CN103235516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310121562.7
申请日:2013-04-09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5B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星敏模拟器,包括接收指令处理模块、状态设置模块、程序注入模块和数据回复模块;接收指令处理模块接收外部的星载控制计算机发出的数据指令,分类后分别对应送至状态设置模块、程序注入模块和数据回复模块进行处理,真实的模拟了真实星敏在轨的工作。本发明针对目前卫星系统验证中没有带有时延和注入功能的数字星模模拟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带有注入和时延特点的多功能星敏模拟器,用于卫星控制分系统和整星的系统闭环测试,是以往从未采用过的工程试验模拟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3235516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21562.7
申请日:2013-04-09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5B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星敏模拟器,包括接收指令处理模块、状态设置模块、程序注入模块和数据回复模块;接收指令处理模块接收外部的星载控制计算机发出的数据指令,分类后分别对应送至状态设置模块、程序注入模块和数据回复模块进行处理,真实的模拟了真实星敏在轨的工作。本发明针对目前卫星系统验证中没有带有时延和注入功能的数字星模模拟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带有注入和时延特点的多功能星敏模拟器,用于卫星控制分系统和整星的系统闭环测试,是以往从未采用过的工程试验模拟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2118847A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0910216985.0
申请日:2009-12-31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天测试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地面测试的星上与地面时钟统一方法及装置,在卫星地面模飞测试中,利用启动地面动力学的模拟星箭分离信号作为公共激励源,同时启动GPS模拟器与地面动力学程序,用电信号代替不同人的操作,使星上和地面时钟初始误差降到可以忽略的微妙级;利用对GPS模拟器的秒脉冲计数得到的精确时间对地面动力学时钟进行校时,使星上时钟和地面动力学时钟之间的差不随测试时间的长短变化,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星上何地面时钟之间得差达到毫秒级。提高了系统的精确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279122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177595.3
申请日:2013-05-14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卫星控制系统测试环境构建方法,首先对待测卫星控制系统的组成部件进行分类,建立各部件的标准化模型并进行模块化封装;而后将各标准化模型中的输入、输出接口按照各自的信号类型分类,并统计出单个部件模型的各类信号的数量;按照不同卫星控制系统可能用到的部件类型、数量进行测试设备硬件接口的最大化数量配置;最后将测试设备的硬件接口信号与模块化模型进行固联,并且将部件模型与动力学模型固联,形成闭环。本发明改变了“一星一定制”的卫星控制系统测试环境建立现状,加快了研制进度、通过模块化、规范接口,提升了测试环境建立效率,方便使用,节约了人力、物力、时间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217982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10055543.9
申请日:2013-02-21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5D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轮控模式的轨道控制方法,本发明针对太阳同步轨道卫星高精度轨道冻结的特点,在轨道控制中采用双频GPS和DORIS定轨+高精度星敏定姿+高精度轮控的控制方法,提高了卫星轨道控制精度,实现卫星的高精度轨道冻结任务,是以往从未采用过的卫星轨道控制方法。从2011年开始,本发明已经成功应用于多颗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的轨道控制,轨道控制精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116361A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310055410.1
申请日:2013-02-21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5D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卫星动量轮控制下的变轨间隔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计算动量轮能够承受的最大角动量变化;(2)获取轨控推力器带来的干扰力矩;(3)计算干扰角动量的幅值;(4)计算动量轮控制下的变轨时间间隔;(5)地面注入本次变轨序列的变轨数据块;(6)执行变轨。本发明方法在动量轮控制下进行,一方面不至于动量轮饱和,另一方面,本发明设计的变轨方式不需要姿控发动机喷气,仅仅需要轨控发动机喷气即可实现变轨,节省燃料。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