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24453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96632.0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分路死区的无绝缘轨道电路及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隔离单元、第一调谐单元、第二调谐单元和第二隔离单元;所述第一隔离单元包括第一线圈、第一电容和第二线圈;所述第一隔离单元在低频载频时形成并联谐振极阻抗,所述第一隔离单元连接引接线后,在高频载频时形成串联谐振零阻抗;所述第二隔离单元包括第三线圈、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所述第二隔离单元在高频载频时形成并联谐振极阻抗,所述第二隔离单元连接引接线后,在低频载频时形成串联谐振零阻抗。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小轨道信号受到干扰以及传输功率过高等问题,提高了轨道电路的传输性能和可维护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74698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023695.9
申请日:2024-01-05
Applicant: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3K19/0175 , H01F27/3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轨道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具有隔离单元的阻抗匹配装置及其参数设计方法,其中装置包括轨旁变压器和隔离单元;其中,轨旁变压器的两侧分别与钢轨和轨道电路的电缆连接,轨旁变压器用于电缆侧与钢轨侧的阻抗匹配,导通机械绝缘节两侧的牵引电流;隔离单元与轨旁变压器的电缆侧串联,隔离单元包括电容支路。本发明的阻抗匹配装置选用电容支路替代适配器,实现对工频大电流的隔离防护,减小了阻抗匹配装置的体积;本发明的阻抗匹配装置不影响轨道电路的基本传输,且隔直电容的引入能够实现钢轨电气断离检查。
-
公开(公告)号:CN114499722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210022309.5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B17/391 , H04B17/345 ,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制式磁悬浮车地通信电磁干扰模拟系统,至少包括下列模型之一:等效车模型、轨旁环境模型和干扰源模型,其中,所述等效车模型、轨旁环境模型为实体模型;所述干扰源模型包括发射天线,所述发射天线设置于实际电弧发生位置,所述干扰源模型中干扰源是通过所述发射天线在所述实际电弧发生位置发射干扰波形来实现。本发明提供的双制式磁悬浮车地通信电磁干扰模拟系统既可以对环线与应答器的电气兼容性进行测试分析,也可以分别测试电弧对两种通信系统的电磁干扰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720082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07926.6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袁诚 , 孙国营 , 任国桥 , 王华超 , 乔志超 , 杨轶轩 , 郜志强 , 陈懿 , 于树永 , 王玉章 , 刘锐冬 , 谢文磊 , 赵宇鑫 , 刘卿君 , 李智宇 , 邹未栋 , 马斌 , 张明妨 , 孙宝云 , 郝亚静 , 孙鹏飞
IPC: H04B1/40 , H04B1/3822 , H04B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端发码长距离的轨道电路传输系统和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发送接收模块、衰耗冗余切换模块、实际电缆和室外匹配模块,发送接收模块与本区段钢轨之间设有两路发送通道和一路接收通道,一路接收通道设于本区段中部,两路发送通道分别设于接收通道两侧;发送接收模块与轨道继电器连接,发送接收模块包括第一发送端、第二发送端和总接收端,发送接收模块的第一发送端、第二发送端和总接收端均通过所述衰耗冗余切换模块、实际电缆和室外匹配模块与本区段钢轨连接,形成两路发送通道和一路接收通道;其中,三路通道的衰耗冗余切换模块为一体式,三路通道的实际电缆和室外匹配模块相互独立。以满足列车进行长距离的双端发码。
-
公开(公告)号:CN113125896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668900.3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脉冲轨道电路用轨道模拟盘及其测试方法,所述轨道模拟盘包括两条模拟钢轨和道床电阻切换模块,所述模拟钢轨包括电阻电感模块,所述电阻电感模块由串联连接的电感和电阻组成;所述道床电阻切换模块并接在两条模拟钢轨之间。所述轨道模拟盘还包括继电器和信号控制模块,所述信号控制模块、继电器和电感电阻模块依次连接。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压脉冲轨道电路专用轨道模拟盘及其测试方法,可以实现正确模拟实际工况条件;同时可以实现自动切换道床电阻,模拟断轨检查等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022644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581392.5
申请日:2021-05-27
Applicant: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1L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判定移频脉冲轨道电路室外送受端的方法,包括:比较移频脉冲轨道电路室外送受端中第一端和第二端的轨面峰头电压和钢轨引接线峰头电流,以确定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为送端还是受端。本发明的判定移频脉冲轨道电路室外送受端的方法通过移频脉冲轨道电路自身特点,可通过钢轨轨面脉冲峰头电压、钢轨引接线脉冲峰头电流大小准确判定轨道电路的送受端,只需单人操作,操作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1801107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212898.2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R19/165 ,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电路故障判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钢轨侧引接线上的电流值,电流值包括第一引接线上的第一电流值和第二引接线上的第二电流值,第一引接线与钢轨侧靠近电缆侧一端的第一轨道连接,第二引接线与钢轨侧远离电缆侧一端的第二轨道连接;判断第一电流值和第二电流值的差值是否在第一预设范围内;若否,判断钢轨侧是否出现包括相邻区段频率的电流;若是,初步判定轨道电路出现绝缘破损故障。本发明通过判断第一电流值和第二电流值的差值是否在第一预设范围内,并判断钢轨侧是否出现相邻区段频率的电流,可以及时判定轨道电路发生的故障类型,能更便捷地识别风险并对轨道电路进行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16873001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139464.6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轶轩 , 徐宗奇 , 李文涛 , 孙国营 , 乔志超 , 任国桥 , 刘锐冬 , 谢文磊 , 王华超 , 曲博 , 杨晓锋 , 陈懿 , 殷惠媛 , 袁诚 , 王勇 , 王玉章 , 刘卿君 , 李铭 , 苏博 , 李海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电路系统及工作方法,所述轨道电路系统包括第一发送设备、第二发送设备及接收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发送设备和第二发送设备分别位于轨道区段的两端,所述接收设备位于第一发送设备和第二发送设备之间的轨道上;所述第一发送设备和第二发送设备用于同时向轨道区段内的轨道分别发送第一频率信号和第二频率信号;所述接收设备用于根据接收的第一频率信号和第二频率信号,确定轨道区段的状态、对轨道区段内的轨道进行断轨检测或对轨道区段内的轨道进行绝缘破损检测。本发明的轨道电路系统采用两端发送、中间接收的轨道电路结构,实现了高速铁路和普速铁路的股道、无岔区段以及道岔区段的双端发码,且兼具双向回流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20123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94638.1
申请日:2023-08-28
Applicant: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任国桥 , 孙国营 , 徐宗奇 , 李智宇 , 王华超 , 袁诚 , 乔志超 , 杨轶轩 , 陈懿 , 刘锐冬 , 杨晓锋 , 于树永 , 赵宇鑫 , 王瑞 , 韩雪松 , 刘卿君 , 程帮锋 , 翟一霖 , 李海龙 , 王玉章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四端口轨道电路系统,所述四端口轨道电路系统包括可发送和接收两路信息的数字控制单元,所述数字控制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用于获取两路信息的信息获取模块、双CPU模块和用于对所述信息进行处理的信号生成及回检模块,所述双CPU模块连接有用于表示区段状态的继电器模块。本发明可输出两路独立的多种编码的移频信号及两路独立的移频信号接收端口,可对钢轨返回的移频信息进行解调,从而判断出区段是否有列车占用。采用该系统仅需修改不同的配置及传输设备,可满足目前国内所有区段的问题,由于设备数量减少,且系统结构简化,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及性价比。
-
公开(公告)号:CN113884828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111162169.3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速度可调弓网接触分离放电特性试验装置,包括:第一接触线(2a)、环形接触线(3)、第二接触线(2b)、传送轮盘(4),其中,所述第一接触线(2a)和第二接触线(2b)为位置固定的刚性接触线;所述环形接触线(3)沿传送轮盘(4)的外缘缠绕一周;所述第一接触线(2a)和第二接触线(2b)均与环形接触线(3)接触,所述第一接触线(2a)、第二接触线(2b)和环形接触线(3)接触共同构成速度可调弓网接触分离放电特性试验所需的接触线。本发明能够有效模拟现场环境,使得测试数据与实际情况一致,且试验时测试人员不需进入测试区域调试参数,实时远程操控与监测模块的研制有效避免了不可控危险的发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