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13131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210412986.8
申请日:2022-04-20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砟轨道结构垂向绝对和相对垂向变形检测方法,只需按照算法要求拍摄符合要求的无砟轨道结构侧面图片,即可方便快捷地获取无砟轨道结构的绝对位移量和各层之间的相对位移量。该算法计算效率高、计算结果准确,能够适应路基、桥梁、隧道等不同条件,实现了非接触式的无损检测。该检测算法能够帮助铁路建设及运维单位掌握测段内无砟轨道多结构层的垂向变形情况,并辅助其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治方案。此外,检测结果也为无砟轨道体系形变传递规律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79292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175103.1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路有砟轨道的智能捣固车。包括:钢轨前走行轮、钢轨后走行轮、路面前走行轮、路面后走行轮、走行动力装置、视频探测器和智能控制系统;钢轨前走行轮和钢轨后走行轮用于与钢轨发生滚动摩擦接触,支撑并引导智能捣固车在钢轨上的走行;走行动力装置为智能捣固车提供动力,使智能捣固车能在钢轨上匀速前进;路面前走行轮和路面后走行轮的表面为橡胶轮胎,用于支撑并引导智能捣固车在路面上的走行;走行动力装置为所述路面前走行轮、路面后走行轮提供动力,使智能捣固车能在有砟轨道结构上横向移动。本发明实现了有砟轨道无人化的智能捣固养护维修作业,大大减少了有砟轨道养护维修过程中的人力投入。
-
公开(公告)号:CN11875873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760915.6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养护维修后有砟道床力学状态综合评价方法,涉及有砟道床力学状态评价技术领域。不仅能够实现有砟轨道“几何+力学”养护维修效果的全方位评估,保障铁路有砟轨道养护维修后列车的长期运行安全,而且对砟道床的扰动较小、测试效率较高。该方法包括根据捣固作业后道砟颗粒空间分布和轨枕表面接触状态的演变规律选取道床细观力学状态指标为道砟及轨枕力学状态的敏感指标;获取多个工况下的道床细观力学状态指标,并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对指标的权重进行计算,并根据权重计算得到道床细观力学状态指标的综合评价值;根据捣镐夹持行程与道床细观力学状态指标的综合评价值的映射关系,得到养护维修后有砟道床的力学状态综合评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27317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505671.7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E01B2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CRTSⅢ型轨道板精调‑扣压一体化装置与施工方法,涉及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设备技术领域,一体化装置包括:锚固模块、精调模块、扣压模块及监测模块。其中,锚固模块用于装置的安装固定;精调模块用于轨道板精调作业;扣压模块用于自密实混凝土灌注过程中轨道板空间位置的限制,防止其在上浮力作用下位移超限;监测模块用于灌注过程中轨道结构力学状态的监测。基于一体化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轨道板精调、自密实混凝土灌注等工序,有利于施工质量的控制。本发明结构简单轻便、安装便利,可有效降低轨道结构施工期初始损伤风险;同时,提高了自密实混凝土灌注施工装备的集成化、机械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无砟轨道施工质量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368642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010086530.8
申请日:2020-02-11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F18/213 , G06F18/10 , G06F30/20 , G01P15/09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轮轨激励的铁路无砟轨道钢轨模态频率的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铁路无砟轨道钢轨的振动加速度数据,提取所述振动加速度数据的功率谱密度;利用matlab融合经验模态分解、小波变换、变分模态分解和同步挤压小波变换对所述振动加速度数据进行处理,得到钢轨加速度数据中的各阶瞬时频率;结合振动加速度数据的功率谱密度的峰值、谷值以及各阶瞬时频率的分布情况,选择模态频率稳定轴作为铁路无砟轨道钢轨的各阶模态频率。本发明的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对高速铁路无砟轨道钢轨的模态频率进行识别,可以利用现有的高铁无砟轨道监测系统中钢轨加速度传感数据,对钢轨模态频率进行较高精度的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7990703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05463.8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域多模态多级的无砟轨道隐蔽缺陷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无砟轨道上设置移动平台,利用移动平台上安装的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无砟轨道结构的二维图像数据和三维点云信息;对无砟轨道结构的二维图像数据进行语义分割,辨识和定位轨道板及板间结构上表面和侧面的裂纹和离缝;基于三维点云信息对轨道板及板间结构上表面和侧面的裂纹和离缝进行识别和量化分析。本发明方法采用跨域融合多模多级检测技术手段,实现从表观到内部地精准检测与评估无砟轨道结构隐蔽缺陷,适用于多种类型无砟轨道结构,具有检测效率高、适用性强、灵活性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85275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499653.X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E01B29/00 , H04Q9/00 , H04M1/72406 , H04M1/724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密实混凝土灌注料斗及施工方法。该装置包括:料斗、出料模块、流量计、控制器、移动框架、通讯模块和客户端,料斗固定于移动框架上,出料模块与料斗的下料口连接,流量计设置在出料模块的下方,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出料模块的出料口导管外管壁上。客户端采用无线传输的方式通过通讯模块与控制器进行连接,在现场进行自密实混凝土灌注作业的过程中,自动化记录灌注流速并绘制流速曲线。本发明装置实现了程序化自动控制自密实混凝土的灌注流速,降低了自密实混凝土流速控制对人工的依赖程度,解决了灌注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泡、蜂窝麻面等隐蔽缺陷问题,提高了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质量,推进了无砟轨道施工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216433340U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123168692.5
申请日:2021-12-16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捣固车的道床力学质量状态实时检测系统,涉及道床质量检测技术领域。能够在拨道过程和捣固过程中对道床力学质量状态进行实时检测,在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的同时还提高了检测精度,并且能够根据检测结果实时指导大机后续的作业模式。该检测系统包括拨道装置和并排设置的两个捣固装置;拨道装置包括两个拨道油缸,拨道油缸通过进油管线和回油管线与液压控制系统连通;进油管线和回油管线上均设有用于检测管线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捣固装置包括两对呈双侧布置的捣固组件,捣固组件包括一对捣镐臂和两对捣镐,捣镐臂和捣镐的连接处设有动态力传感器,动态力传感器能够检测捣镐插入道床时产生的瞬态动态下插力。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