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辆辅助用电系统供电的切换方法、装置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082052A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710233241.4

    申请日:2017-04-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辅助用电系统供电的切换方法、装置和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在轨道车辆上电之后,使用燃料电池为轨道车辆的辅助系统供电;当检测到燃料电池无法满足供电需求时,切换为其他供电装置为辅助系统供电;其中,其他供电装置至少包括如下供电装置之一:接触网、车载储能电池装置、库用电网和第三轨供电。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接触网发生故障时,会引起轨道车辆的供电系统发生断电故障,直至接触网恢复正常后才能供电的技术问题。

    一种电机直驱转向架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527660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410773486.2

    申请日:2014-12-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直驱转向架,包括构架,在构架上设置有牵引装置、基础制动装置、二系弹簧以及轮对驱动系统,所述轮对驱动系统包括驱动电机穿过所述驱动电机设有的中心孔的车轴,设置在所述车轴两侧的两个车轮,所述构架包括两侧侧梁和与两侧侧梁固定连接的横梁,在所述侧梁的底部固定有托板,所述基础制动装置固定在所述托板和侧梁上。本发明实现了电机直接驱动轮对,无需安装齿轮箱和联轴节,极大的降低了驱动系统重量,提高了能量使用效率,降低了车下噪声。通过基础制动装置的固定方式,减少横梁的载荷,使构架的受力更加合理。

    一种轨道车辆跨坐式后端墙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5752095B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610215226.2

    申请日:2016-04-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D17/06 B61D37/00

    Abstract: 一种轨道车辆跨坐式后端墙结构,属于轨道车辆领域,实现了轨道车辆有人驾驶向无人驾驶转化的空间布局;本发明设置在轨道车辆司机室和客室之间,包括2个柜体、隔断和门上头,所述柜体长度方向沿车辆纵向设置,分别紧靠两边侧墙,柜体固定在地板及侧墙上;隔断在柜体处设有与之相适应的开口,隔断的开口与柜体的上表面及侧面固定连接;门上头横跨车内与车顶形状相适应,门上头固定在位于顶板上方与车体连接的顶板骨架上;隔断顶端固定在门上头上;本发明满足了有人驾驶及无人驾驶转换的各个空间布局需求,保证了司机室与客室的隔断功能,隔断方便拆卸、取消,实现了空间需求及更换功能。

    切换零速电路的装置和方法以及具有其装置的轨道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08995663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0805714.8

    申请日:2018-0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切换零速电路的装置和方法以及具有其装置的轨道车辆,其中,切换零速电路的装置包括:第一设备,用于通过第一支路输出第一零速信号,其中,第一零速信号表示轨道车辆的行驶速度为零;第二设备,用于通过第二支路输出第二零速信号,其中,第二零速信号表示轨道车辆的行驶速度为零;第一触发器,串联于第一支路上,用于在接收到电路信号时断开第二支路,未接收到电路信号时连通第二支路,其中,电路信号包括第一零速信号。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输出零速信号的系统发生故障时,轨道列车便无法采用零速信号控制电路的问题。

    一种轨道车辆跨坐式后端墙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5752095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215226.2

    申请日:2016-04-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D17/06 B61D37/00 B61D37/003

    Abstract: 一种轨道车辆跨坐式后端墙结构,属于轨道车辆领域,实现了轨道车辆有人驾驶向无人驾驶转化的空间布局;本发明设置在轨道车辆司机室和客室之间,包括2个柜体、隔断和门上头,所述柜体长度方向沿车辆纵向设置,分别紧靠两边侧墙,柜体固定在地板及侧墙上;隔断在柜体处设有与之相适应的开口,隔断的开口与柜体的上表面及侧面固定连接;门上头横跨车内与车顶形状相适应,门上头固定在位于顶板上方与车体连接的顶板骨架上;隔断顶端固定在门上头上;本发明满足了有人驾驶及无人驾驶转换的各个空间布局需求,保证了司机室与客室的隔断功能,隔断方便拆卸、取消,实现了空间需求及更换功能。

    列车过隧道气动效应减缓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924975B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1911202830.1

    申请日:2019-11-2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列车过隧道气动效应减缓装置,包括:明洞,所述明洞整体成管状,它包括顶部、边墙;在所述顶部与边墙之间为明洞通孔;所述明洞连接在隧道的入口处;其中,所述明洞通孔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连接隧道的横截面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列车过隧道气动效应减缓装置对列车通过隧道时隧道内压力以及车体压力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且无需对现有隧道进行改造,也不需要对已运营列车的气动外形进行变更,实现成本较低。

    基于轨道车辆的空调控制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740936B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710004888.X

    申请日:2017-0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轨道车辆的空调控制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通过目标制冷或制热量控制模式控制轨道车辆的空调的工作频率,其中,目标制冷或制热量控制模式根据目标制冷量与实际制冷量的差值或目标制热量和实际制热量的差值控制轨道车辆的空调的工作频率;经过预设时间后,切换为目标温度控制模式控制轨道车辆的空调。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轨道车辆采用目标温度的控制方式导致内部温度在乘客上下车时发生变化的技术问题。

    具有灵活编组的轨道车辆联挂方法、装置及轨道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08674440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375210.7

    申请日:2018-04-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G5/02 B61B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灵活编组的轨道车辆联挂方法、装置及轨道车辆。其中,该方法包括:轨道车辆包括:司机室、第一车厢、第二车厢和联挂车钩,其中,第一车厢为与司机室联挂的一个或多个车厢,第二车厢为待联挂至第一车厢的一个或多个车厢,方法包括:控制轨道车辆的第一车厢移动至预设位置,并通过联挂车钩与轨道车辆的第二车厢联挂;在将第一车厢和第二车厢联挂成功的情况下,将轨道车辆的车厢划分为多个编组单元,其中,每个编组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车厢;为每个编组单元设置编组环网和骨干网节点;将多个编组单元进行组合,得到列车网络。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采用机车运输人工联挂轨道车辆的车厢造成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列车的数据采集控制器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544340A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710864930.5

    申请日:2017-09-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车的数据采集控制器。其中,该列车的数据采集控制器包括:串行通信模块,以太网组态网络ECN标准的工业实时以太网模块,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中央处理单元CPU控制器模块,分别与串行通信模块、ECN标准的工业实时以太网模块、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和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连接,用于监控串行通信模块、ECN标准的工业实时以太网模块、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和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的运行状态及进程处理。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列车数据采集控制器数据处理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