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84889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1423223.5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传感器信号重构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传感器信号重构方法包括:获取传感器关联网络,所述传感器关联网络是用于描述所述工业控制系统中多个传感器之间的相互关联程度的无向图;基于所述传感器关联网络检测相邻传感器的相似度;在所述相似度符合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故障传感器;基于所述工业控制系统的机理模型和强跟踪滤波器对所述故障传感器进行信号重构。本发明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传感器测量问题引发的工业控制系统故障尚无很好的解决办法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437513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11445346.9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防凝露的电子器件散热系统及水上机械设备,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管路分别连接冷却器的出液口和用户端的进液口;第二管路分别连接用户端的出液口和冷却器的进液口;储水箱的进液口分别与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连接,储水箱的出液口与液冷板的进液口连接;液冷板的出液口与第二管路连接,且液冷板上设置有电子器件;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形成冷却介质的循环回路;储水箱内部形成有容纳混合介质的容纳空间,混合介质为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内的冷却介质混合后形成的介质;储水箱出液口处的混合介质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本发明通过从冷却介质的循环回路中获取温度高于环境温度的混合介质,从根本上解决液冷板凝露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2339966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011173198.5
申请日:2020-10-28
Applicant: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nventor: 魏志国 , 邱志强 , 刘春林 , 柯志武 , 林原胜 , 李勇全 , 柯汉兵 , 陈凯 , 李勇 , 李邦明 , 张克龙 , 吕伟剑 , 肖颀 , 苟金澜 , 赵振兴 , 代路 , 吴君 , 王俊荣 , 庞杰 , 黄崇海 , 戴春辉 , 劳星胜 , 柳勇 , 廖梦然 , 马灿 , 杨小虎 , 宋苹 , 陈列 , 李少丹 , 李献领 , 陈朝旭 , 陶模 , 冯毅 , 郑伟 , 周宏宽 , 刘伟
IPC: B63H21/3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船舶冷却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自流式舷外冷却器及船舶冷却系统。该自流式舷外冷却器设有待冷却流体入口和已冷却流体出口,其包括分别沿两个方向布设的第一换热管束与第二换热管束,第一换热管束和第二换热管束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封头,第一换热管束两端的封头分别与待冷却流体入口和已冷却流体出口相连通,第二换热管束两端的封头分别与第一换热管束一端的封头和已冷却流体出口相连通,第二换热管束的封头与第一换热管束的封头的连通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流式舷外冷却器及船舶冷却系统,通过调节换热管束与冷却水的换热面积,在不改变阀门流量或水泵转速的情况下,满足了不同工况下的热负荷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423546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011175851.1
申请日:2020-10-28
Applicant: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nventor: 邱志强 , 黄崇海 , 周宏宽 , 张克龙 , 柯汉兵 , 王苇 , 陈凯 , 李少丹 , 林原胜 , 庞杰 , 劳星胜 , 苟金澜 , 柯志武 , 吴君 , 吕伟剑 , 李勇 , 魏志国 , 李邦明 , 王俊荣 , 肖颀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微细通道液冷散热系统,包括:微通道散热器,微通道散热器包括冷却液通道、磁流体回路及磁流体驱动装置;磁流体回路内填充有磁流体;磁流体驱动装置用于产生电磁场以驱动磁流体在磁流体回路内流动;冷却液通道上的至少一段沿磁流体回路排布并与磁流体回路的侧面相连通;冷却液输送系统,冷却液输送系统的输出端连通冷却液通道的一端,以用于向冷却液通道内连续输送冷却液;本发明不仅确保向微通道散热器连续地输送冷却液,以维持其连续的散热状态,而且还基于微通道散热器内部结构的优化设计,达到低阻散热的效果,可实现对电子器件及其它热源较好地散热。
-
公开(公告)号:CN114142985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360715.4
申请日:2021-11-17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nventor: 郑伟 , 邱志强 , 冯毅 , 孙衢骎 , 柯志武 , 柴文婷 , 周宏宽 , 李献领 , 王晨阳 , 陶模 , 郭晓杰 , 林原胜 , 张克龙 , 赵振兴 , 代路 , 吴君 , 李勇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物理隔离信息系统时间同步的光学系统,包括:光学信号播放模块和多个光学捕捉与处理模块;光学信号播放模块可播放预先设置的视频;多个光学捕捉与处理模块均可捕捉与处理预先设置的视频的帧;多个光学捕捉与处理模块的帧率均大于光学信号播放模块的帧率;外部的多个物理隔离信息系统中的每一个上至少安装一个光学捕捉与处理模块。本发明通过高帧率的光学信号播放模块和多个光学捕捉与处理模块的配合使用,可以自动化和更高精度地实现多个物理隔离信息系统之间的时间同步。
-
公开(公告)号:CN113886965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165481.8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状态枚举法的船舶给水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包括步骤:获取网络控制系统中的所有节点的集合;获取系统中所有链路的集合;定义节点和链路之间的关系函数Φ;建立拓扑网络结构;确定各个链路的可靠率pk和故障率qk;获取待计算的源节点Vs和目的节点Vd,根据关系函数Φ,获取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的连接路径集合T;应用公式:R=∑E∈TΠe∈EpkΠe∈Eqk,计算路径集合中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的可靠度;根据每条链路的可靠度,可以算得网络处于每种状态的概率,进而在拓扑模型的基础上,完成可靠性建模与分析;特别适用于中小型网络的可靠度计算,并根据可靠度选择链接的网络节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743541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299415.X
申请日:2021-11-0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退化模式预测船用动力系统轴承剩余寿命的方法,属于轴承剩余寿命预测领域,方法包括:检测轴承的状态,并在轴承处于退化状态时,判断轴承的退化模式;当退化模式为慢速退化模式时,为多个指数模型设置不同初始参数,利用多指数模型融合的方式预测轴承的剩余寿命,提高慢速退化模式下预测结果的准确度;当退化模式为快速退化模式时,利用虚拟外推的方式在当前健康因子后添加一段虚拟的、快速上升的外推健康因子,将虚拟外推健康因子和历史健康因子输入指数模型,以预测轴承的剩余寿命,提高对快速退化趋势的跟踪能力和预测能力,从而提高快速退化模式下预测结果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940977B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1911215691.6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配海况变化的恒虚警检测器及恒虚警检测方法,涉及海面弱目标探测技术领域,包括去相关时间估计模块、时间相关特征值计算模块、参考单元杂波电平估计模块、处理模块和阈值判决器,去相关时间估计模块根据海况信息得到去相关时间,时间相关特征值计算模块根据海杂波信号和去相关时间得时间相关特征值,参考单元杂波电平估计模块根据时间相关特征值得到杂波电平,处理模块根据杂波电平和乘数因子得到给定虚警概率下的检测门限,阈值判决器根据待检测信号和给定虚警概率下的检测门限进行判断,本发明能够解决复杂海况下传统海面弱目标检测器无法通过幅值度量标准有效区分弱目标信号和海杂波信号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734712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637389.2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振动设备健康状态的成像检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步骤:在待检测对象的振动轴向的两侧布置至少两套三目视觉装置,每套三目视觉装置包括至少三个单目高速相机,每套三目视觉装置与数据处理器连接;对所有三目视觉装置中进行标定;利用三目视觉装置对待检测对象进行成像,分别为每套三目视觉装置选取观测振动点集合;进行三维重建,分别获取每套三目视觉装置采集的观测振动点集合的三维坐标集合;确定所有三目视觉装置的共同观测振动点集合以及共同观测振动点集合的三维坐标均值,根据三维坐标均值确定待检测对象的运行状态。本发明可以有效检测高频振动,并获得振动点的精细三维信息,实现对船舶大型振动设备的振动信息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528499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452534.X
申请日:2020-12-12
Applicant: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119/02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复杂系统限幅阈值可变柔性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所述控制目标与大型复杂系统输出计算所述大型复杂系统的第一偏差;确定所述大型复杂系统的各正向控制系统参数,并根据所述第一偏差得到所述大型复杂系统的正向控制系统输出;计算所述正向控制系统输出与非线性限幅的第二偏差;根据所述反向控制系统参数和第二偏差确定所述大型复杂系统的反向控制系统输出以及所述反向控制系统输出对应的第三偏差;基于所述第三偏差调整所述正向控制系统输出。本发明实现了通过反向控制方法将负反馈叠加到正向大型复杂系统控制系统输出,减少大型复杂系统设备故障,延长大型复杂系统使用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