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冲程自由活塞内燃机

    公开(公告)号:CN105626255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694337.7

    申请日:2014-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冲程自由活塞内燃机,其包括一缸体,包括四个气缸;一进气阀组,包括四个电控进气机构,分别位于上述四个气缸中;一排气阀组,包括四个电控排气机构,分别位于上述四个气缸中;一喷嘴组,包括四个电控喷嘴,分别位于上述四个气缸中;一活塞组,包括四个活塞,分别置于上述四个气缸中;一连杆组,包括四根连杆,分别连接上述四个活塞;一动力输出块,连接上述四根连杆,共同组成该内燃机系统的唯一运动部件,用于对外提供直线往复动力;一位置传感器,用于确定上述运动部件的实时位置;一控制单元,电连接于该进气阀组、该排气阀组、该喷嘴组及该位置传感器。

    一种船舶传动-船体耦合振动系统半解析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3249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162816.X

    申请日:2023-09-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舰船声隐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传动‑船体耦合振动系统半解析建模方法。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面向螺旋桨‑轴系‑船体耦合系统建模和匹配设计的半解析方法,以各梁段积分系数作为传递对象,求解步骤简洁高效,该模型可作为多轴推进系统振动匹配设计的统一模型,该方法实施简便,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性,可大幅缩短设计周期,为多轴推进系统的动力学设计和匹配优化提供高效手段;本发明考虑了轴承刚度等关键参数的不确定性因素,可高效获取参数的全局敏感性和各参数间耦合程度,可直接获取各参数在各个频段处对耦合系统振动的贡献量,具有良好的工程适应性和在复杂多轴推进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物品识别的舰艇备件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18735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1404974.8

    申请日:2020-1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品识别的舰艇备件识别方法,包括:一、建立图像信息库所用的外观图像文件;二、备件的基本信息与备件的外观特征信息相互关联;三、设置相似度初始阀值,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初步模糊识别,借助备件基本信息由人工辅助实现对备件的精确识别;四、人工辅助识别结果反馈至备件信息特征库并对其算法进行优化训练,相似度超过99%,确认为备件的完全智能识别;五、利用训练后的信息库及人工智能算法进行物品识别。本发明利用人工智能识别技术方法,可首先基于外形轮廓实现备件的模糊判别,借助关联的备件初始基本信息再由人工辅助判断,实现精确识别,有效提高备件识别效率和精确性。

    一种基于物品识别的舰艇备件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18735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011404974.8

    申请日:2020-1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品识别的舰艇备件识别方法,包括:一、建立图像信息库所用的外观图像文件;二、备件的基本信息与备件的外观特征信息相互关联;三、设置相似度初始阀值,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初步模糊识别,借助备件基本信息由人工辅助实现对备件的精确识别;四、人工辅助识别结果反馈至备件信息特征库并对其算法进行优化训练,相似度超过99%,确认为备件的完全智能识别;五、利用训练后的信息库及人工智能算法进行物品识别。本发明利用人工智能识别技术方法,可首先基于外形轮廓实现备件的模糊判别,借助关联的备件初始基本信息再由人工辅助判断,实现精确识别,有效提高备件识别效率和精确性。

    一种船舶轴系弹性阻尼减振支承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7605941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764556.1

    申请日:2017-08-30

    Inventor: 彭伟才 黄志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轴系弹性阻尼减振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套装在推进轴外的支承轴承,在支承轴承外套装有弹性阻尼件,所述弹性阻尼件包括硫化橡胶,在硫化橡胶内设有充液皮囊,所述充液皮囊设有注油孔,在硫化橡胶外套装有安装外壳,在硫化橡胶的两端设有端盖,所述端盖与安装外壳固定连接。本发明设置的弹性阻尼件能够在不降低轴系支承刚度的情况下利用的阻尼耗能,降低轴系振动向船体结构的传递,且通过试验对比发现,弹性阻尼件可以有效降低低转速工况下轴承座振动,尤其是高温、高比压工况下减振效果明显,可用于船舶轴系减振降噪。

    船用电磁作动器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840707B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610444887.2

    申请日:2016-0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用电磁作动器,包括环形的磁钢托体和环形的导磁体;所述导磁体的截面为U型,导磁体的一端与磁钢托体连接,导磁体的另一端与磁钢托体之间依次设有线圈骨架、磁钢;线圈骨架上缠绕有线圈,线圈与磁钢之间有间隙;线圈骨架与传力架连接;传力架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弹簧片、第二弹簧片,第一弹簧片与导磁体连接;第二弹簧片与磁钢托体连接;磁钢托体的外侧设有第一挡板;导磁体的外侧设有第二挡板;在导磁体上设有第一通风口,在磁钢托体上设有第二通风口。本发明散热效果好、电磁力系数大、作动力大。

    船用电磁作动器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840707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444887.2

    申请日:2016-06-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6/00 F16F222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用电磁作动器,包括环形的磁钢托体和环形的导磁体;所述导磁体的截面为U型,导磁体的一端与磁钢托体连接,导磁体的另一端与磁钢托体之间依次设有线圈骨架、磁钢;线圈骨架上缠绕有线圈,线圈与磁钢之间有间隙;线圈骨架与传力架连接;传力架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弹簧片、第二弹簧片,第一弹簧片与导磁体连接;第二弹簧片与磁钢托体连接;磁钢托体的外侧设有第一挡板;导磁体的外侧设有第二挡板;在导磁体上设有第一通风口,在磁钢托体上设有第二通风口。本发明散热效果好、电磁力系数大、作动力大。

    一种船舶长轴系中间轴承主动减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325088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881762.1

    申请日:2022-0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长轴系中间轴承主动减振装置,包括船体和推进轴系,推进轴系沿船体的前进方向上布设,在推进轴系上设有若干个中间轴承;包括主动减振结构和振动控制系统,主动减振结构设在中间轴承外部,位于中间轴承和船体之间;主动减振结构内部设有主动元件,主动元件与振动控制系统电性相连。通过振动系统通过监测船体振动信号,控制主动元件产生控制力抵消推进轴系的横向振动;主动元件提供横向动态控制力(指代推进轴系的径向方向),可主动抑制螺旋桨横向激励通过推进轴系向船体的传递,具有兼顾宽带减振与线谱控制的优点。压电作动器,相比于其他主动元件,具有响应速度快、体积小、推力大、运动平稳、工作可靠等优点。

    连杆式超压控制阀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86590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153483.7

    申请日:2018-0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K31/02 F16K31/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连杆式超压控制阀及控制方法,超压控制阀包括主体阀、阀盘、控制装置、连杆机构和电动执行器,主体阀内部设有轴杆;连杆机构一端与电动执行器连接,连杆机构另一端连接轴杆;轴杆另一端与阀盘连接;控制装置内设压差传感器,检测目标舱室压力与外界大气的压力差,控制装置根据压力差发送相应动作指令到电动执行器,由电动执行器带动连杆机构运动,并通过轴杆推动阀盘移动,从而改变阀盘与主阀体之间的间隙,达到调节通过主阀体的空气流量;连杆机构实现转动到直线运动的转换。本发明通过连杆机构提供更大的动作行程,在相同规格大小的阀体结构下提供更快的响应能力和更大的流量。

    船员抗晕船训练装置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781963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510804666.7

    申请日:2015-1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B25/00

    Abstract: 本发明的船员抗晕船训练装置包括垂荡运动单元、纵摇运动单位、横摇运动单元和固定底座,垂荡运动单位安装在纵摇运动单元上,纵摇运动单元安放在横摇运动单元上,横摇运动单元安放在固定底座上,固定底座安装在地面上。本发明的船员抗晕船训练装置可高度模拟船舶在海洋环境中的复杂运动形式,为船员抗晕船能力训练提供更加逼真的训练平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