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轨喷油器连接腔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33307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77270.7

    申请日:2014-06-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共轨喷油器连接腔,该连接腔为控制活塞底端面、喷油器体内壁、针阀上端面、针阀体内壁之间腔体;所述控制活塞底部导向段直径大于针阀直径,所述控制活塞底部具有与其上部高压油腔相通的通道;所述针阀顶部设置有连通控制活塞底部通道和连接腔的凹槽。本发明连接腔与高压油腔相通。且针阀、控制活塞周围都是高压油腔,针阀偶件、控制活塞偶件将没有静态燃油泄漏。控制活塞和针阀分别在喷油器体和针阀体的内孔中被导向。控制活塞的底部直径大于针阀直径。在喷油开始时,在控制活塞向上运动连接腔内压力将下降,保证了控制活塞与针阀上端面始终处于贴合状态,通过该连接腔将控制活塞的运动传动给针阀,进而喷油嘴喷油。

    一种共轨喷油器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33299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77034.5

    申请日:2014-06-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共轨喷油器,其特征在于:控制活塞、喷油器体、孔板形成了控制腔。通过合理设计孔板底面及控制活塞顶部形状,当喷油器喷油时,在控制活塞和孔板底面形成节流环带,产生节流效果,从而大幅度减少喷油器动态回油,减少喷油器发热,减少了供油泵功率损失。同时精确设计孔板底面和控制活塞头部之间节流环带间隙,使活塞完全升起后处于完全浮动状态。进而通过液压平衡自动浮动调节控制活塞和孔板底面之间的节流环间隙,从而减少因为装配误差节流环带间隙不同导致的控制腔压力差异,进而改善喷油器装配一致性。

    一种共轨喷油器连接腔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033307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410277270.7

    申请日:2014-06-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共轨喷油器连接腔,该连接腔为控制活塞底端面、喷油器体内壁、针阀上端面、针阀体内壁之间腔体;所述控制活塞底部导向段直径大于针阀直径,所述控制活塞底部具有与其上部高压油腔相通的通道;所述针阀顶部设置有连通控制活塞底部通道和连接腔的凹槽。本发明连接腔与高压油腔相通。且针阀、控制活塞周围都是高压油腔,针阀偶件、控制活塞偶件将没有静态燃油泄漏。控制活塞和针阀分别在喷油器体和针阀体的内孔中被导向。控制活塞的底部直径大于针阀直径。在喷油开始时,在控制活塞向上运动连接腔内压力将下降,保证了控制活塞与针阀上端面始终处于贴合状态,通过该连接腔将控制活塞的运动传动给针阀,进而喷油嘴喷油。

    一种新型共轨喷油器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481767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731486.6

    申请日:2014-1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共轨喷油器,包括喷油器壳体,在喷油器壳体的上端设有孔板,在孔板上端设有控制阀座,在所述的控制阀座内设有低压油道,喷油器壳体和孔板内设有油腔,油腔分别与高压油道和低压油道相通,所述的高压油道与进油口连接,所述的低压油道和油腔之间设有密封面和开关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新型共轨喷油器喷油时,高压油路和低压油路沟通的过程很短;进入控制腔的高压燃油将被切断,大幅度减少了回油量,提高了新型共轨喷油器喷油效率,并减少喷油器油路温度升高,确保新型共轨喷油器工作的稳定性,增加新型共轨喷油器的可靠性;同时减小供油泵的能量消耗,为共轨系统喷射压力提高创造条件。

    一种气体发动机进气混合腔

    公开(公告)号:CN108397311B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810134130.2

    申请日:2018-02-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气体发动机进气混合腔,进气混合腔设置在气体燃料及EGR混合装置和发动机进气道弯管之间,混合腔包括壳体、一个或多个芯罩芯管组;壳体套设在芯罩芯管组的外部;每个芯罩芯管组包括芯罩和芯管,芯管设置在芯罩内;多个芯罩芯管组依次套设,壳体包括壳体顶板、壳体底板和连接顶板和底板的壳体罩板,芯罩包括芯罩顶板、芯罩壳和连接板,芯罩和芯管壁面上均设有数个混合孔。本发明的混合腔,在发动机进气过程中,各缸EGR及气体混合气更加均匀,减小了空气、气体燃料、EGR波动导致的各缸EGR及气体混合气差异,有效提高气体发动机各缸工作的一致性,提高气体发动机工作稳定性、可靠性。

    一种双流道涡轮增压器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870214B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710009151.7

    申请日:2017-0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双流道涡轮增压器,包括涡轮机,涡轮机内设有涡轮叶轮、涡壳高压和低压进气流道,发动机上设有高压和低压排气歧管,涡壳高压进气流道和高压排气歧管相连,涡壳低压进气流道和低压排气歧管相连,高压排气歧管和低压排气歧管之间有连接流道并设有调节阀,高压排气歧管连接气缸数大于低压排气歧管。在低速区域,调节阀关闭或具有部分开度,确保涡壳高压进气流道排气背压高于增压后的进气压力,同时更多的排气从涡壳高压进气流道流向涡轮,满足发动机中低转速增压需求。在大负荷中高速区域,在保证足够排气背压的情况下,打开调节阀将高压排气歧管中排气放入低压排气歧管,减小高压流道排气背压,减小泵气损失,提高发动机效率。

    一种可变流道涡轮增压器蜗壳

    公开(公告)号:CN107762578B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710928488.8

    申请日:2017-1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可变流道涡轮增压器蜗壳,包括蜗壳腔,所述蜗壳腔具有收集来自于发动机排气的蜗形流道,通过所述蜗形流道将排气送入位于叶轮叶片入口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腔内沿排气流动方向纵向设置有滑动隔板,用于将所述蜗形流道分隔成截面积相对变化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本发明通过在蜗壳内设置可滑动隔板,将蜗壳流道分为两个流道。通过可滑动隔板调节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内气体的流量,同时也对蜗壳出口气流角度进行调节。通过控制蜗壳出口气体的流动角来实现径流涡轮和混流涡轮的切换,因此流动损失较小,涡轮效率较高。更适用于在不同发动机工况下,优化增压器和发动机综合性能。

    一种气体发动机进气混合腔

    公开(公告)号:CN108397311A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810134130.2

    申请日:2018-02-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气体发动机进气混合腔,进气混合腔设置在气体燃料及EGR混合装置和发动机进气道弯管之间,混合腔包括壳体、一个或多个芯罩芯管组;壳体套设在芯罩芯管组的外部;每个芯罩芯管组包括芯罩和芯管,芯管设置在芯罩内;多个芯罩芯管组依次套设,壳体包括壳体顶板、壳体底板和连接顶板和底板的壳体罩板,芯罩包括芯罩顶板、芯罩壳和连接板,芯罩和芯管壁面上均设有数个混合孔。本发明的混合腔,在发动机进气过程中,各缸EGR及气体混合气更加均匀,减小了空气、气体燃料、EGR波动导致的各缸EGR及气体混合气差异,有效提高气体发动机各缸工作的一致性,提高气体发动机工作稳定性、可靠性。

    一种气体发动机进气混合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301941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810136049.8

    申请日:2018-02-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气体发动机进气混合装置,进气混合装置位于气体燃料及EGR混合器和发动机进气总管之间,包括数个布置方向相同的混合管路及位于混合管路两侧的连接管路;连接管路通过法兰依次连接不同混合管路间同侧之间的管路,组成了进气混合气串联流动通道;混合管路在其流动方向壁面还设有数个混合孔,混合孔两端分别连接不同混合管路壁面。本发明的进气混合装置,能够减小空气、气体燃料、EGR波动导致的各缸EGR及气体混合气差异,有效提高气体发动机各缸工作的一致性,提高了气体发动机工作稳定性、可靠性。

    一种真实尺寸测试用喷油嘴、真实尺寸喷油嘴内部流动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41520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0928491.X

    申请日:2017-1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真实尺寸测试用喷油嘴,包括真实尺寸的喷油嘴本体,喷油嘴本体的头部一侧喷孔处镶嵌有透明视窗,透明视窗上设置有喷孔;透明视窗上的喷孔直径与喷油嘴本体头部另一侧喷孔直径一致,透明视窗一侧的喷孔与喷油嘴本体头部另一侧喷孔长度一致。及采用该喷油嘴的真实尺寸喷油嘴内部流动的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可实现共轨喷油器真实喷射压力下的真实尺寸喷油嘴喷孔内部流动特性的测试研究,解决了利用比例放大透明油嘴和模拟计算手段研究喷油嘴喷孔内部流动特性的缺陷,同时可实现不同工况下喷孔内部流动特性的瞬态测试研究,测量共轨喷油器真实喷射压力下的真实尺寸喷油嘴喷孔内部流动特征,为共轨喷油嘴设计研究提供测量装置和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