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91978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910293933.7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长桁对接接头、机翼上壁板连接结构及飞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桁对接接头,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立板;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立板相互连接,形成包角状结构;第一连接板靠近第二连接板的一侧的厚度大于其远离第二连接板的一侧的厚度;立板靠近第二连接板的一侧的厚度大于其远离第二连接板的一侧的厚度。通过将第一连接板和立板进行变厚度设计,在该长桁对接接头用于长桁连接时,立板与长桁腹板贴合,第一连接板与长桁缘条贴合,可以合理控制长桁对接接头的刚度分布情况,提高了长桁对接接头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9436372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426498.2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4F5/6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机机体试验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不同载荷水平的盒段对接组件、对接方法及应用;所述盒段对接方法是采用所述对接件连接本体盒段和假件盒段,将本体和假件的壁板、翼梁分截面对接,翼梁对接采用双剪形式,壁板对接内侧采用角片连接。本发明所述盒段对接方法装配简单,便于操作,此外,在对接时采用双剪结构可使盒段试验时更稳定、安全,并降低复合材料失效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5043901B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510501684.8
申请日:2015-08-14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3/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连接结构力学性能测试领域,提供了一种机械连接结构剪切性能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本发明可解决了两个技术问题:实现对机械连接结构的拉伸(压缩)/剪切复合加载(可调节加载比例),并保证加载的对称性和稳定性。本发明具体包括2个试验机加载接头(1)、2个长横梁(2)、2个短横梁(4)、2个滑轨(5)、2个试验件连接接头(6);2个长横梁(2)和2根短横梁(4)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为平行四边形结构,在所述的平行四边形结构的中心对称的两个转动连接点上分别连接所述的加载接头(1);在所述的2个长横梁(2)上分别固定有滑轨(5),每个试验件连接接头(6)对应一个滑轨(5),并与滑轨(5)滑动配合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8120628A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810074494.6
申请日:2018-01-25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试验及测试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冲击损伤预制装置,包括冲击头,冲击腔,气动腔,所述气动腔与冲击腔通过阀门组件选择性地连通,在连通时气动冲击所述冲击头,阀门组件包括挡板及第一弹性元件,挡板用于密封气动腔的出口,第一弹性元件用于向挡板施加密封出口的第一预设弹性力;还包括致动组件,致动组件包括扳机,挡块,第二弹性元件和撞杆,挡块固定设置于撞杆上,扳机选择性地卡止挡块,第二弹性元件用于向撞杆施加顶推挡板的第二预设弹性力,第二预设弹性力大于第一预设弹性力。本发明公开的冲击损伤预制装置气动冲击冲击头,装置体积小,方便携带,使用灵活,具有较好地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204944954U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20615783.4
申请日:2015-08-14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连接结构力学性能测试领域,提供了一种机械连接结构剪切性能测试装置。本实用新型可解决了两个技术问题:实现对机械连接结构的拉伸(压缩)/剪切复合加载(可调节加载比例),并保证加载的对称性和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具体包括2个试验机加载接头(1)、2个长横梁(2)、2个短横梁(4)、2个滑轨(5)、2个试验件连接接头(6);2个长横梁(2)和2根短横梁(4)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为平行四边形结构,在所述的平行四边形结构的中心对称的两个转动连接点上分别连接所述的加载接头(1);在所述的2个长横梁(2)上分别固定有滑轨(5),每个试验件连接接头(6)对应一个滑轨(5),并与滑轨(5)滑动配合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209258416U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821965850.5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4F5/6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机机体试验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不同载荷水平的盒段对接组件;所述对接组件包括:若干用于连接相邻对接长桁的分块式角盒;一与若干所述分块式角盒内外实现双剪结构的带板;若干用于连接本体盒段翼梁和假件盒段翼梁内部的角片;以及,若干与所述角片内外实现双剪结构的外侧角盒。本实用新型所述对接组件装配简单,便于操作,此外,在对接时采用双剪结构可使盒段试验时更稳定、安全,并降低复合材料失效的风险。(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816675U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20128644.2
申请日:2018-01-25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复合材料试验及测试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冲击损伤预制装置,包括冲击头,冲击腔,气动腔,所述气动腔与冲击腔通过阀门组件选择性地连通,在连通时气动冲击所述冲击头,阀门组件包括挡板及第一弹性元件,挡板用于密封气动腔的出口,第一弹性元件用于向挡板施加密封出口的第一预设弹性力;还包括致动组件,致动组件包括扳机,挡块,第二弹性元件和撞杆,挡块固定设置于撞杆上,扳机选择性地卡止挡块,第二弹性元件用于向撞杆施加顶推挡板的第二预设弹性力,第二预设弹性力大于第一预设弹性力。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冲击损伤预制装置气动冲击冲击头,装置体积小,方便携带,使用灵活,具有较好地实用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136142U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920941299.9
申请日:2019-06-21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材料C型梁弯曲和剪切耦合加载装置,其包括上墙固定结构以及加载夹具,所述上墙固定结构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承力墙上,C型梁的一端与所述上墙固定结构远离所述承力墙的一端连接,所述C型梁的另一端与所述加载夹具相连接,所述加载夹具的下端平行间隔设置有两个加载耳,所述加载夹具的两侧设置有防扭装置,所述防扭装置抵接在所述加载夹具的侧板上,用于防止C型梁因为偏心发生扭转。本实用新型能够对C型梁进行弯曲和剪切耦合加载,避免应力集中;同时,在加载夹具上设置有能够防止C型梁因为偏心发生扭转的防扭装置,防止试验件由于偏心而扭转,保证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920256U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720352816.X
申请日:2017-04-06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力学性能测试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翼梁对接结构剪切性能测试装置,其中复合材料翼梁对接结构剪切性能测试装置包括左梁、右梁、左盖板和右盖板,左梁与右梁两端相互插接;左盖板可拆卸地置于左梁上方,右盖板可拆卸地置于右梁上方。本实用新型通过左梁与右梁分别与左盖板和右盖板可拆卸连接,使得在使用该测试装置进行多次试验时,仅需将左盖板和右盖板分别从左梁和右梁卸下即可,而不必拆卸整体试验装置;通过左梁与右梁两端相互插接,避免了在对测试装置加载载荷时,试验件发生不对称及偏心而导致数据不可控的情况;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关系简单、零部件少,试验操作起来更容易。(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304487642S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30388427.8
申请日:2017-08-22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保护罩。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保护飞机机翼长桁。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产品的形状。
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设计1立体图。
5.省略视图:设计1主视图与设计1后视图对称,故省略设计1后视图;设计1左视图与设计1右视图对称,故省略设计1右视图;设计2主视图与设计2后视图对称,故省略设计2后视图;设计2左视图与设计2右视图对称,故省略设计2右视图。
6.指定基本设计:设计1。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