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击损伤预制装置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120628A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810074494.6

    申请日:2018-01-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试验及测试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冲击损伤预制装置,包括冲击头,冲击腔,气动腔,所述气动腔与冲击腔通过阀门组件选择性地连通,在连通时气动冲击所述冲击头,阀门组件包括挡板及第一弹性元件,挡板用于密封气动腔的出口,第一弹性元件用于向挡板施加密封出口的第一预设弹性力;还包括致动组件,致动组件包括扳机,挡块,第二弹性元件和撞杆,挡块固定设置于撞杆上,扳机选择性地卡止挡块,第二弹性元件用于向撞杆施加顶推挡板的第二预设弹性力,第二预设弹性力大于第一预设弹性力。本发明公开的冲击损伤预制装置气动冲击冲击头,装置体积小,方便携带,使用灵活,具有较好地实用性。

    一种冲击损伤预制装置
    1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816675U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20128644.2

    申请日:2018-01-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复合材料试验及测试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冲击损伤预制装置,包括冲击头,冲击腔,气动腔,所述气动腔与冲击腔通过阀门组件选择性地连通,在连通时气动冲击所述冲击头,阀门组件包括挡板及第一弹性元件,挡板用于密封气动腔的出口,第一弹性元件用于向挡板施加密封出口的第一预设弹性力;还包括致动组件,致动组件包括扳机,挡块,第二弹性元件和撞杆,挡块固定设置于撞杆上,扳机选择性地卡止挡块,第二弹性元件用于向撞杆施加顶推挡板的第二预设弹性力,第二预设弹性力大于第一预设弹性力。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冲击损伤预制装置气动冲击冲击头,装置体积小,方便携带,使用灵活,具有较好地实用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复合材料C型梁弯曲和剪切耦合加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0136142U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920941299.9

    申请日:2019-06-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材料C型梁弯曲和剪切耦合加载装置,其包括上墙固定结构以及加载夹具,所述上墙固定结构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承力墙上,C型梁的一端与所述上墙固定结构远离所述承力墙的一端连接,所述C型梁的另一端与所述加载夹具相连接,所述加载夹具的下端平行间隔设置有两个加载耳,所述加载夹具的两侧设置有防扭装置,所述防扭装置抵接在所述加载夹具的侧板上,用于防止C型梁因为偏心发生扭转。本实用新型能够对C型梁进行弯曲和剪切耦合加载,避免应力集中;同时,在加载夹具上设置有能够防止C型梁因为偏心发生扭转的防扭装置,防止试验件由于偏心而扭转,保证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复合材料翼梁对接结构剪切性能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920256U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720352816.X

    申请日:2017-04-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力学性能测试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翼梁对接结构剪切性能测试装置,其中复合材料翼梁对接结构剪切性能测试装置包括左梁、右梁、左盖板和右盖板,左梁与右梁两端相互插接;左盖板可拆卸地置于左梁上方,右盖板可拆卸地置于右梁上方。本实用新型通过左梁与右梁分别与左盖板和右盖板可拆卸连接,使得在使用该测试装置进行多次试验时,仅需将左盖板和右盖板分别从左梁和右梁卸下即可,而不必拆卸整体试验装置;通过左梁与右梁两端相互插接,避免了在对测试装置加载载荷时,试验件发生不对称及偏心而导致数据不可控的情况;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关系简单、零部件少,试验操作起来更容易。(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保护罩
    20.
    外观设计

    公开(公告)号:CN304487642S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30388427.8

    申请日:2017-08-22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保护罩。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保护飞机机翼长桁。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产品的形状。
    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设计1立体图。
    5.省略视图:设计1主视图与设计1后视图对称,故省略设计1后视图;设计1左视图与设计1右视图对称,故省略设计1右视图;设计2主视图与设计2后视图对称,故省略设计2后视图;设计2左视图与设计2右视图对称,故省略设计2右视图。
    6.指定基本设计:设计1。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