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能部件及防撞装置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645524A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210366275.1

    申请日:2022-04-0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能部件及防撞装置,其中吸能部件包括第一端板、第二端板和网格结构。第一端板平行于第二端板,网格结构包括多个与第一端板垂直的吸能板。吸能板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吸能板与吸能杆共同围成网孔,吸能板内设有垂直于第一端板的第一内孔。多个吸能板的交汇处设有吸能杆,吸能杆内设有垂直于第一端板的第二内孔。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能够提高缓冲吸能效果,避免破裂碎片对车上人员造成二次伤害。

    一种多层级缓冲吸能可导向防撞垫

    公开(公告)号:CN114032817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467268.2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道路安全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层级缓冲吸能可导向防撞垫。该可导向防撞垫包括固定组件、弧形端头和多层级缓冲吸能结构和导管,多层级缓冲吸能结构包括由前到后吸能能力依次增加的多级吸能部,每级吸能部包括一个或多个吸能部件,吸能部件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滑动框之间,各个滑动框在受到撞击时能沿导管滑动,使各级吸能部中的吸能部件依次压缩变形继续吸收撞击能量,引导撞击车辆安全降速并在安全区域停驶,避免因刚度过大导致对车辆产生更大的破坏,能够有效的降低对车辆和车内人员的伤害。

    一种多级蜂窝结构及设计方法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819175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1253073.8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蜂窝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级蜂窝结构及设计方法。多级蜂窝结构的胞壁包括多个相连接的一级蜂窝胞元替换蜂窝胞元的胞壁,一级实节点由二级蜂窝胞元替代,整体结构满足各多级结构参数的限定,相比传统蜂窝结构,在相同工况且相同质量和体积时具有更高的能量吸收性能。该设计方法通过多个相连接的一级蜂窝胞元替换蜂窝胞元的胞壁,通过二级蜂窝胞元替代一级实节点,且通过引入的各种多级结构参数,能够方便的调整多级蜂窝结构的几何构型,实现蜂窝结构的能量吸收性能的大范围调控,以满足工程需要。设计得到多级蜂窝结构相比传统蜂窝结构,在相同工况且相同质量和体积时具有更高的比吸能。

    一种工程结构在极端荷载下动态响应的复合时域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92461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1072634.4

    申请日:2021-09-1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工程结构在极端荷载下动态响应的复合时域分析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空间单元离散法获取待求解工程结构的动力学控制模型和结构矩阵;基于所述动力学控制模型和结构矩阵,采用复合显式时间积分法对所述待求解工程结构进行分步长迭代求解,确定极端载荷下所述待求解工程结构在每个整体步的动态响应物理量;本发明采用复合显式时间积分法,克服了现有的显示时间积分法计算非线性问题时的技术缺陷,相比于现有的显式时间积分方法的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都有较大提升。

    一种基于移动荷载试验的桥梁承载能力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77943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498745.8

    申请日:2019-06-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梁承载能力评估方法,属于土木工程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首先通过现场试验,测得移动荷载作用下桥梁的动力响应;然后通过采用分段多项式函数模型和循环拟合的思路,计算提取桥梁的实际影响线;基于桥梁实际影响线和理论影响线,构建影响线评估指标;并用构建的指标替代传统桥梁荷载试验静力校验系数来评估桥梁承载能力。本发明解决了桥梁承载能力评估-荷载试验法存在的开展成本高、需要影响或中断交通、耗时耗力等方面的不足;本发明基于移动荷载试验的桥梁承载能力评估试验过程简单、获取记录的数据信息量大,对实现桥梁承载能力评估的快速化、经济化有着巨大意义;不仅如此,本发明还能避免静载试验因大量加载而导致桥梁损伤的可能性。

    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及湿接缝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241726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673428.5

    申请日:2019-07-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及湿接缝结构,该面板包括面板本体,在面板本体的一端面上水平间隔设置有多个凹陷,在面板本体内设有多个搭接钢筋,搭接钢筋的一端伸出具有凹陷的端面外。湿接缝结构包括两个预制钢筋混凝土组合桥面板,两个预制钢筋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具有凹陷的端面间隔相对设置,两个预制钢筋混凝土组合桥面板伸出所述端面的搭接钢筋交错排布。多个水平间隔设置的凹陷内能够用于容纳浇筑的部分混凝土,使相对的两个预制钢筋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组成一个整体的同时,提高湿接缝与预制钢筋混凝土组合桥面板之间粘结力,并且通过水平间隔的多个凹陷的设置,增强湿接缝处水平与垂直方向抗剪性能。

    吸能部件及防撞装置
    1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645524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0366275.1

    申请日:2022-04-0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能部件及防撞装置,其中吸能部件包括第一端板、第二端板和网格结构。第一端板平行于第二端板,网格结构包括多个与第一端板垂直的吸能板。吸能板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吸能板与吸能杆共同围成网孔,吸能板内设有垂直于第一端板的第一内孔。多个吸能板的交汇处设有吸能杆,吸能杆内设有垂直于第一端板的第二内孔。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能够提高缓冲吸能效果,避免破裂碎片对车上人员造成二次伤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