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12008A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310366247.0
申请日:2013-08-2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氧化物气体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低温检测H2的Pd掺杂SnO2纳米线气体传感器及制备方法。本发明包括一个覆有叉指铂金电极的氧化硅基板和气敏感应层,所述的气敏感应层是由Pd掺杂的SnO2纳米线分散而成,其中Pd与SnO2纳米线的质量比为1:(15~468)。其制备方法是首先利用热蒸发法制备SnO2纳米线,然后将SnO2纳米线分散到覆有叉指铂金电极的氧化硅基板上形成SnO2纳米线感应层,再将PdCl2乙醇溶液分散到SnO2纳米线感应层上,于300~400℃的温度下热处理1h,最终获得Pd掺杂SnO2纳米线气体传感器。本发明在低温工作条件下具有优良的气敏特性,可逆性和重现性好,有效的解决了传统气体传感器在低温区域气敏特性较差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8724141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31341.X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02F1/26 , C02F101/20 , C02F10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萃取铜离子用离子液体及提金氰化废水中铜离子的萃取脱除方法,所述萃取铜离子用离子液体是季铵盐或季磷盐与双磷酸盐的离子交换反应产物;所述提金氰化废水中铜离子的萃取脱除方法,是将所述萃取铜离子用离子液体溶解于极性溶剂中形成萃取有机相,然后利用所述萃取有机相对提金氰化废水中铜离子进行萃取脱除;本公开将所述萃取铜离子用离子液体引入含铜氰化废水中,通过铜氰络离子与离子液体可以进行宏观尺度的自组装,可实现铜氰络离子的绿色环保、高效、连续化提取,有效解决目前离子液体萃取体系对提金氰化浸出液中铜氰络离子的萃取及反萃取效率低、萃取过程复杂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375045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279751.0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01B3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石低温煅烧增白方法,将粒度≤2mm的低白度滑石与煅烧添加剂混匀并粉碎至粒度≤0.045mm,得到混合矿样;将该混合矿样在弱还原氛围中进行煅烧处理,煅烧温度为500~600℃,时间为10~60min,冷却至室温后,再进行酸浸、多段磁选、过滤、烘干,即可得到成品滑石粉。本发明的方法克服低白度、低品位滑石增白过程中煅烧温度高、煅烧时间长等弊端,具有能耗低、环境友好、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能在最大程度保持滑石物相不变的前提下显著提高滑石粉的白度,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3649401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110960807.X
申请日:2021-08-2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硼泥实现高硫煤矸石高温固硫的方法,属于矿产资源固废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保证了煤矸石的高效固硫,实现了固废资源的综合利用。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将硼泥粉碎至0.074mm及以下、高硫煤矸石物理破碎至0.5mm及以下,然后将硼泥按照Mg/S质量比为2~9加入到高硫煤矸石粉料中,充分搅拌均匀,获得混合粉料;将混合粉料在400℃~1000℃条件下进行高温焙烧20~120min,实现煤矸石中硫的高效固化。采用本发明可将高硫煤矸石焙烧过程中产生的SO2气体以硫酸镁的形式固定下来,为实现高硫煤矸石的无害化、资源化综合利用提供了新的预处理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0108760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910408125.0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Zn元素掺杂α‑Fe2O3纳米棒的气敏元件及其制备方法,以黄铁矿为原料,通过化学浸出法得到含Fe3+的浸出液来合成α‑Fe2O3纳米材料,再通过向前驱液中掺入Zn元素以制备出灵敏度较高、选择性较好的新型α‑Fe2O3基气敏材料,然后将掺杂Zn元素的α‑Fe2O3基气敏材料通过浆液的形式均匀涂覆到电极元件表面得到气敏元件,克服现有α‑Fe2O3气敏材料制备成本高、灵敏度低及选择性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426420B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1910728426.1
申请日:2019-08-0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纳米棒自组装而成的WO3微米梭的NH3气敏元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半导体氧化物的气敏元件技术领域。所述气敏元件主要由电极元件与均匀涂覆在电极元件上的WO3微米梭组成,所述WO3微米梭由WO3纳米棒自组装而成,所述WO3微米梭的直径为0.4~1.5μm、长度为0.6~1.4μm,所述WO3纳米棒的直径为15~33nm、长度为80~1050nm,所述WO3微米梭为六方相晶体结构。本发明所述的由纳米棒自组装而成的WO3微米梭具有晶相单一、结晶度高、形貌均匀一致、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等结构特性。本发明所述气敏元件具有对NH3气体的高选择性、低工作温度的快速响应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255621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10649152.7
申请日:2019-07-1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WO3纳米花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气体传感器中的应用。采用NaOH浸出工艺提取白钨精矿中的钨,以获得含钨的浸出液;将浸出液加入到HCl溶液中形成钨酸沉淀物,将洗涤后的钨酸加入去离子水以及H2O2溶解;用HCl溶液调混合溶液pH值至1.2~1.8,经100~180℃恒温条件下反应4~16h后,获得由纳米片自组装而成的WO3纳米花,该纳米花的直径为300~420nm、厚度为100~140nm,纳米片的长度为170~390nm、宽度为120~140nm、厚度为30~50nm,具有六方相晶体结构。将此WO3纳米花涂覆于陶瓷管外表面的金电极上,然后经老化处理制备成气体传感器。基于本发明方法制备NO2气体传感器,可以实现对低浓度、甚至ppb级NO2气体的高选择性、低工作温度的快速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0426420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728426.1
申请日:2019-08-0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纳米棒自组装而成的WO3微米梭的NH3气敏元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半导体氧化物的气敏元件技术领域。所述气敏元件主要由电极元件与均匀涂覆在电极元件上的WO3微米梭组成,所述WO3微米梭由WO3纳米棒自组装而成,所述WO3微米梭的直径为0.4~1.5μm、长度为0.6~1.4μm,所述WO3纳米棒的直径为15~33nm、长度为80~1050nm,所述WO3微米梭为六方相晶体结构。本发明所述的由纳米棒自组装而成的WO3微米梭具有晶相单一、结晶度高、形貌均匀一致、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等结构特性。本发明所述气敏元件具有对NH3气体的高选择性、低工作温度的快速响应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255621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649152.7
申请日:2019-07-1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WO3纳米花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气体传感器中的应用。采用NaOH浸出工艺提取白钨精矿中的钨,以获得含钨的浸出液;将浸出液加入到HCl溶液中形成钨酸沉淀物,将洗涤后的钨酸加入去离子水以及H2O2溶解;用HCl溶液调混合溶液pH值至1.2~1.8,经100~180℃恒温条件下反应4~16h后,获得由纳米片自组装而成的WO3纳米花,该纳米花的直径为300~420nm、厚度为100~140nm,纳米片的长度为170~390nm、宽度为120~140nm、厚度为30~50nm,具有六方相晶体结构。将此WO3纳米花涂覆于陶瓷管外表面的金电极上,然后经老化处理制备成气体传感器。基于本发明方法制备NO2气体传感器,可以实现对低浓度、甚至ppb级NO2气体的高选择性、低工作温度的快速响应。
-
公开(公告)号:CN109772590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213019.7
申请日:2019-03-2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03D1/008 , B03D1/02 , B03D101/02 , B03D103/04
Abstract: 一种菱镁矿浮选脱钙的捕收剂及其应用,涉及浮选分离用的捕收剂领域。一种菱镁矿浮选脱钙捕收剂的应用,将待处理的矿样与水按质量比为1:8~10混合,调浆搅拌调整矿浆pH值10~12;加入抑制剂六偏磷酸钠,所述抑制剂与待处理的矿样的质量比为200~300g:1t;向矿浆中加入捕收剂,所述捕收剂由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复配而成:脂肪酸皂95.0%~99.0%;乳化剂1.0%~5.0%;所述捕收剂与待处理的矿样的质量比为1000~1200g:1t;搅拌2min后浮选,浮选时间为4~5min。本发明捕收剂用量相对较少,泡沫丰富、均匀,药剂安全无毒,不会造成环境污染,配制过程简单,原料廉价易得,方法简单易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