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861070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711008798.4
申请日:2017-10-25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1/392 , G01R31/38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在线诊断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对电池样本进行全区间直流内阻测试,计算得出电池在不同SOC点的直流内阻;步骤2:确定电池直流内阻的稳定SOC区间;步骤3:在电池循环使用过程中,对电池进行一次脉冲充/放电,并记录电流突变过程中的电池电压变化;步骤4:根据步骤3记录的数据,用公式R=△U/△I计算电池不同时间的内阻;步骤5:根据不同电池不同时间的内阻值,计算并分析电池极化内阻变化;步骤6:将内阻和容量对循环次数进行微分,得到内阻与容量的变化率分布图;步骤7:综合判定电池健康状态,并最终采用极化内阻和内阻变化率两个数据对电池健康状态进行双重判定。
-
公开(公告)号:CN109659637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11322159.X
申请日:2018-11-08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H01M10/44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33
Abstract: 本发明为交直流叠加的锂离子电池低温充电方法,S1、根据安全极化电压范围选取正弦交流极化电压;S2、在S1的基础上,根据电池交流阻抗与频率的关系,计算产热功率与频率的关系,通过产热功率与频率的关系计算得到当前温度电池产热功率最大时的频率,为最优产热频率;S3、根据正弦交流极化电压幅值与当前温度下电池最优产热频率对应的交流总阻抗确定最大正弦交流电流幅值,利用对称正弦交流电流信号对电池进行低温自加热;S4、当电池温度达到预设的截止温度时,在锂离子电池两端施加一个交直流叠加激励,同时对电池进行充电与再加热;S5、当S4的电池端电压达到充电截止电压时,即刻将交直流叠加激励转换为三段降电流直流激励继续对电池充电。
-
公开(公告)号:CN105548907B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610027448.1
申请日:2016-01-15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1R3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电池管理系统的新能源车辆数据记录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包括:S1、记录电池的初始时刻电压数据和容量数据;S2、实时采集工作过程中的电池电压数据,并基于预设阈值△V对当前电池电压数据进行判断;若满足判断条件,则执行下一步骤;若不满足判断条件,则继续执行本步骤;S3、对满足条件的电池电压数据进行容量增量峰值计算,记录并存储该电压数据和容量增量峰值数据。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电池管理系统空间有限和等时间间隔记录数据,而导致的数据溢出和传输压力过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895411A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711106252.2
申请日:2017-11-10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功率和功率变化等效性的锂离子电池工况提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整理得到原始工况数据,假设输入的数据长度为T(s);步骤2:计算原始工况的功率区间概率分布和功率变化值区间概率分布;步骤3:将总工况每(T/200)s划分为一个小区间,称为短时间工况;步骤4:假设输出的数据长度为t(s),采用随机选取的方式,从200个短时间工况内随机选取(200t/T)个,并前后拼接在一起,称为假定目标工况;步骤5:分别计算各个假定目标工况的功率区间概率分布与功率变化值区间概率分布,并计算各假定目标工况的功率区间概率分布、功率变化值区间概率分布与原始工况的功率区间概率分布;步骤6:将得到的目标工况数据进行简化和规整,运用动态求平均方法,得到最终的工况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861070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1008798.4
申请日:2017-10-25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1/3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在线诊断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对电池样本进行全区间直流内阻测试,计算得出电池在不同SOC点的直流内阻;步骤2:确定电池直流内阻的稳定SOC区间;步骤3:在电池循环使用过程中,对电池进行一次脉冲充/放电,并记录电流突变过程中的电池电压变化;步骤4:根据步骤3记录的数据,用公式R=△U/△I计算电池不同时间的内阻;步骤5:根据不同电池不同时间的内阻值,计算并分析电池极化内阻变化;步骤6:将内阻和容量对循环次数进行微分,得到内阻与容量的变化率分布图;步骤7:综合判定电池健康状态,并最终采用极化内阻和内阻变化率两个数据对电池健康状态进行双重判定。
-
公开(公告)号:CN104077635B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410325463.5
申请日:2014-07-09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伏发电系统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充电优化方法,该方法步骤包括分别对当日的光伏发电特性曲线、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和电动汽车数量进行预测;建立电动汽车用户价格响应模型和充电服务价格优化模型;以光伏发电舍弃量最小为目标建立目标函数并求解,并根据求得的当日充电服务价格结果,进行充电站当日运营;结束当日充电运营,根据当日实际情况修正下一日的充电负荷预测和电动汽车用户充电服务价格相应模型的拐点值;根据修正的参数值,重复上述步骤,优化第二日的充电站运营。本发明可有效克服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的影响,同时提高光伏利用率,减少电动汽车用户的充电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7039708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611071787.6
申请日:2016-11-29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5 , H01M10/617 , H01M10/625 , H01M10/633 , H02M7/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615 , H01M10/617 , H01M10/625 , H01M10/633 , H02M7/48 , H02M2007/48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组低温自加热方法,基于对电池寿命影响最小的原则确定兼顾电池老化状态和SOC的最优加热频率范围;设计串联谐振式逆变电路,探索最优的控制策略使逆变电路在电池侧输出目标频率和目标幅值的正弦交流电流;利用谐振式逆变电路输出的正弦交流电流对电池组进行低温自加热,随着电池温度升高,电池内阻逐渐减小,谐振式逆变电路自适应地增大输出电流幅值,增大电池组加热速率,快速将电池组升高到目标温度。本发明具有对低温下锂离子电池组自加热速率快、低温性能改善明显、自加热效率高、对锂离子电池使用寿命无影响和加热温度均匀性好等效果,将促进电动汽车在寒冷地区的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970266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611070664.0
申请日:2016-11-29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的EIS快速测量方法,是一种基于方波电流激励和傅里叶变换的EIS快速测量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锂离子电池电化学反应特性选择方波激励频率,确定锂离子电池处于合适的极化电压幅值范围,并根据此范围选取正弦交流电流幅值;对锂离子电池施加选定的频率点及特定幅值的方波电流,对采样得到的方波电流和响应电压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特定频率点的阻抗;基于响应电压的傅里叶分解的频谱幅值和阻抗变化规律筛选特定频率的阻抗,进而组成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阻抗谱,即EIS。该EIS快速测量方法能够准确描述锂离子电池电极反应特性,得到准确的锂离子电池EIS;具有锂离子电池EIS测试速度快、测试时间短和工程易于实现等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787886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178454.1
申请日:2017-03-23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7/483 , H02M7/537 , H02M2001/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七电平逆变拓扑结构及逆变器,包括:第一分压电容C1和第二分压电容C2串联后并联在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之间;隔直电容C3具有初始电压;开关管T1~T12,T1和T2串联后与C1并联;T3和T4串联后与C2并联;T5输入端与T1输出端和T2输入端相连,其输出端与T7输出端和T8输入端相连;T6输入端与T9输出端和T10输入端相连,其输出端与T3输出端和T4输入端相连;T7和T8、T9和T10以及T11和T12分别串联后与C3并联,T11输出端和T12输入端与第一输出端相连,T2输出端和T3输入端与第二输出端相连,每个开关管反向并联二极管。本发明开关管数量少,电容数少,结构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6779176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63879.X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出租车快充站内充电设施配置及定容方法。该方法包括:分析电动出租车的进站时间间隔和充电时长的分布规律,确定电动出租车快充站的站内排队模型类型;测算单位时间的站内投资成本和用户时间成本;确定站内充电设施配置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以及约束条件;建立站内充电设施配置优化模型,求解得到站内充电设施的最优配置数量;根据站内充电设施的最优配置数量计算出电动出租车快充站的配电容量。本发明解决了电动出租车快充站的负荷利用率低、配电经济性差、设施数量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全面考虑电动出租车快充站的投资成本和用户逗留时间成本,保证快充站资源的合理配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