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系标定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888244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382067.6

    申请日:2024-09-3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坐标系标定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涉及显微操作技术领域,包括:控制载物台从第一机械零点位置运动至微刻度尺的十字中心与成像机构的像素中心的重合位置,确定刻度尺定位参数;控制载物台移动预设距离,根据移动后十字中心的位置变化和刻度尺定位参数获得视野位移映射参数;控制载物台恢复至重合位置,转动载物台获得十字中心移动形成的点集,基于点集和视野位移映射参数获得转轴视野转换参数;控制机械臂运动至第二机械零点位置,使得机械臂的针尖与像素中心重合,获得机械臂定位参数;基于转轴视野转换参数和机械臂定位参数确定世界坐标系。本申请实现了显微操作系统中各子系统坐标系的统一标定。

    ICSI辅助操作仪及其控制方法
    1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7948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355798.1

    申请日:2024-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CSI辅助操作仪和ICSI辅助操作仪的控制方法,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ICSI辅助操作仪包括电动载物台、成像模块以及电动机械臂,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成像模块拍摄的成像图像,并根据成像图像筛选出目标精子,在接收到目标精子的质量合格的第一人工确认信息时,控制电动机械臂的注射针将目标精子转移至精子制动试剂区域内,在接收到制动操作达标的第二人工确认信息时,控制电动机械臂的吸持针捕获目标卵细胞,并控制注射针将目标精子注射进入目标卵细胞;在接收到目标精子和目标卵细胞已结合的第三人工确认信息时,控制注射针停止注射。本发明通过操作人员与控制装置两者结合,提高ICSI操作效率的同时提高ICSI在不同场景中应用的广泛性。

    基站MIMO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估计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80242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282091.2

    申请日:2024-09-1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站MIMO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估计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涉及数据处理领域,方法包括:获取各个通信连接请求中的信道前导码;基于通信连接请求中的信道前导码,确定预设的信道估计优化模型中的信道前导码相对应的多个神经元的脉冲发放率;在信道估计优化模型的神经元中,采用泊松分布根据脉冲发放率进行泊松采样,随机生成下一个脉冲发放的时间间隔,当累积的时间间隔达到或超过预设时间间隔阈值时,记录当前时间点相对应的信道前导码的信道脉冲编码;将信道前导码的信道脉冲编码输入至信道估计优化模型中的变分自编码器以重建信道前导码。本申请在提高信道估计的准确性和效率的同时,还显著降低了MIMO无线通信系统的能耗。

    巨量转移时二维驻波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584817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052324.X

    申请日:2024-08-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MicroLED巨量转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巨量转移时二维驻波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通过搭建偏振光源、偏振相机及相关光路对氛围介质中MicroLED载物面板的二维驻波进行检测;通过在MicroLED载物面板引入多位点的振动输入源及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智能优化算法,对氛围介质中的MicroLED载物面板振动过程产生的二维驻波进行精确控制,通过设计进化算法对振动数据进行优化并使用神经网络模型学习调优策略,完成对载物面板二维驻波进行优化,最终实现精确稳定的巨量转移振动控制。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仅通过单一振动频率输入或者固定的振动频率组合进行输入不能适应MicroLED目标背板尺寸结构变化,不能针对载物面板出现的驻波进行调整的问题。

    材料配方优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734726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236351.2

    申请日:2024-09-04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优化材料配方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材料配方优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使用孤立森林算法,从各发光材料的材料光谱数据中剔除异常数据,得到样本光谱数据,获取各样本光谱数据的测量光谱强度和实际光谱强度,用以结合光谱强度计算公式,构建透过率计算模型,利用L‑BFGS算法,根据透过率计算模型和不同材料的掺入量与实际光谱强度的函数关系式,结合材料组合对应的CIE坐标与期望坐标的差值,确定多个材料组合的最优配方组合;通过L‑BFGS算法、透过率计算模型、不同材料的掺入量与实际光谱强度的函数关系式、期望坐标和CIE坐标,确定材料组合的最优配方组合,以对材料配方进行优化,提高了材料配方的优化效率。

    不平衡光谱数据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551280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996293.7

    申请日:2024-07-24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检测光谱数据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不平衡光谱数据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不平衡光谱数据,对不平衡光谱数据进行降维后,使用K均值聚类算法,对降维后不平衡光谱数据进行聚类,得到降维光谱数据,通过变分EM算法,对降维光谱数据进行采样,得到光谱采样数据,将光谱采样数据输入至预设的光谱检测模型,计算得到不平衡光谱数据的类别结果;通过将基于K均值聚类算法和变分EM算法得到的光谱采样数据输入到预设的光谱检测模型中,计算得到不平衡光谱数据的类别结果,以对不平衡光谱数据进行检测,提高了不平衡光谱数据的检测效率。

    高精密运动平台的运动控制方法和高精密运动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8131829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527425.1

    申请日:2024-04-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运动平台技术领域,特别公开一种高精密运动平台的运动控制方法和高精密运动平台,该高精密运动平台的运动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运动需求,根据所述运动需求输出对应的控制策略;控制电磁驱动组件按照控制策略运行,以使所述电磁驱动组件带动平台板相对底座移动;实时判断所述平台板是否接近目标位置;当确定所述平台板接近所述目标位置时,控制所述平台板由所述电磁驱动组件驱动移动切换至由压电摩擦驱动组件驱动移动,直至所述平台板移动至所述目标位置。本发明技术方案结合电磁驱动组件和压电摩擦驱动组件的两种驱动模式,进而提高高精密运动平台的移动精度。

    有机分子回答模型的训练方法、训练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380074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328175.9

    申请日:2024-03-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分子回答模型的训练方法、训练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通过将获取的通用文本编码、样本图像编码和样本组合编码输入待训练的大语言模型,对待训练的大语言模型进行训练,得到预训练后的大语言模型,其中,预训练后的大语言模型用于对输入的目标有机分子图例中的目标文本数据和目标有机分子结构进行识别;获取预设指令跟随数据集,基于预设指令跟随数据集调用预训练后的大语言模型进行训练,得到有机分子回答模型,其中,有机分子回答模型用于依据输入的待回答信息生成针对目标有机分子图例的分子性质分析信息,克服大语言模型无法对有机分子图例进行有效分析并准确输出相关问答内容的缺陷。

    墨滴打印漏点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969555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375031.9

    申请日:2024-03-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墨滴打印漏点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将基板可活动地安装于基台,再使得基板的一侧面形成像素坑阵列,并使得像素坑阵列中包括多个沿预设打印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像素坑子阵列,再将打印模块以及视觉检测机构均位于像素坑阵列的上方,通过控制打印模块对多个像素坑子阵列中的目标像素子阵列填充墨滴以进行打印,并控制视觉检测机构采集上一完成打印子阵列的当前图像信息,根据当前图像信息,对上一完成打印子阵列进行漏点检测,在进行墨滴打印的打印过程中即可实现对基板上已完成打印的像素坑中是否存在漏点的情况进行即时检测,实现了对墨滴打印中的像素坑中存在的漏点进行实时检测的功能,节约打印时间,提升打印效率。

    光致发光检测系统及方法
    1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7969465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362119.7

    申请日:2024-03-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晶圆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致发光检测系统及方法。该方法包括:在获取到光致发光检测请求时,根据光致发光检测请求确定检测区域;根据检测区域和目标场强进行迭代计算,确定空间光调制器的调制相位;根据调制相位对所述检测区域进行光致发光检测。通过上述方式,能够生成任意目标形状的光致激发光进行照明,并调节照明区域内不同待检测芯片点所受照明亮度,并能实现对照明面的光强以及大小的快速切换,满足不同光致激发检测需求,同时对于大面积均匀场照面,在保持高能量利用率的前提下做到高均度照明,保证了在进行光致发光检测时的灵活性和高效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