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3614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767367.1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墩内部纵筋因地震破坏后的惯性下落补强修复方法,沿桥墩的外壁四周均布竖向的补强装置;各补强装置包括安装块、补强钢板构件、限位开关组件、支撑组件和卡扣组件;安装块预埋于桥墩的中部,补强钢板构件可相对安装块上下滑动;支撑组件的底部锚固于地面,限位开关组件的底部通过支撑组件安装,顶部固定于桥墩的预埋件上;卡扣组件布置于补强钢板构件的正下方,底部锚固于地面;正常情况下,补强钢板构件的下端通过限位开关组件托住,地震破坏桥墩内部纵筋后桥墩产生弯曲时,限位开关组件托住补强钢板构件的结构体自动打开,补强钢板构件下落,顶部通过安装块卡住,底部通过卡扣组件卡住对桥墩抗弯补强,实现桥墩自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751319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767370.3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墩内部纵筋因地震破坏后的上拉约束补强修复方法,沿桥墩的外壁轴向均布补强装置,各补强装置包括补强钢板构件、安装块、上卡扣组件、下卡扣组件、铁链和支撑组件;安装块内侧预埋于桥墩上部,补强钢板构件可相对安装块上下滑动;上卡扣组件内侧预埋于桥墩内对应安装块上侧;下卡扣组件布置于补强钢板构件下方,底部预埋于地面;铁链下端与补强钢板构件上端固定,上端固定于桥墩上;支撑组件底部预埋于地面,顶部支撑铁链;正常情况下,补强装置不起作用;地震破坏桥墩内部纵筋后桥墩产生弯曲破坏达到设计值时,铁链将补强钢板构件上拉,上卡扣组件使补强钢板构件上限位,下卡扣组件使补强钢板构件下限位,对桥墩抗弯补强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7407559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455901.5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16/587 , G06F16/54 , G06F16/5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地形参数化表征方法,包括获取待研究区域的坐标,确定研究区域范围;获取数据库中待研究区域对应的图像和地形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同时整合、预处理,构建数据集;针对三维地形,通过数学分析处理,简化获得若干个典型二维剖面;针对二维剖面进行参数化分析处理,获取分析结果;针对地形进行存储和分类,完成地形的参数化表征;本发明方法还包括了一种复杂地形参数化表征方法的地形特征分析方法,包括获取计算参数,构建参数数据集;获取待研究区域数据,通过数据处理,构建区域数据集;通过回归分析处理,获取数据集之间的相关性;完成地形的特征分析;本发明方法的可靠性提高、客观性增强。
-
公开(公告)号:CN117390906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169042.3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 天津大学 , 西南交通大学 ,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5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车‑轨道间轮轨接触点精确仿真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列车的轮对踏面曲线;获取钢轨廓面曲线;组成列车轮对与轨道结构初始数字模型;对列车轮对与轨道结构初始数字模型进行轮廓曲线的滤波平滑;确定列车的轮对与轨道的可能嵌入区域的横坐标范围;对得到的横坐标进行离散并作加密处理,插值获得对应的竖向坐标值;求解轮对与轨道的接触点坐标;计算轮对与轨道的嵌入深度;遍历可能嵌入区域,求解各自对应的接触点坐标和嵌入深度;确定最终的轮轨接触点。本发明提升了轮轨接触点精确仿真计算的通用性;本发明得到的接触点更加接近于轮轨接触区域的中心位置,更有代表性;在大的横移和侧滚情况下,所找接触点更加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16818246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95045.7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震模拟振动台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系统、介质及终端,包括:S1:获取地震模拟振动台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离线数据;S2:基于获取的离线数据,采用稀疏回归辨识地震模拟振动台的动力学方程;S3:根据动力学方程预测地震模拟振动台在不同输入信号下的输出信号,并采用优化模型对输入信号进行修正;同时,根据地震模拟振动台在控制过程中采集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实时数据,对动力学方程进行参数更新;重复预测、输入信号优化、参数更新的过程,直到预设的目标信号复现完成。所述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度与稳定性,能有效提升地震模拟振动台的控制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933600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43221.1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PC: G06F30/23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列车作用下边墩沉降处纵连桥轨系统界面动态接触特性分析方法,通过建立考虑桥轨界面动态接触的列车‑纵连线桥系统耦合非线性动力模型,根据所建模型和相关轮轨接触理论,计算轮轨法向力和轮轨切向力,根据列车‑纵连线桥系统层间实际联结特征和接触关系,组装列车‑纵连线桥系统耦合非线性动力模型,并采用现有的动力学模型验证所建立的列车‑纵连线桥系统耦合非线性动力模型的正确性;然后设定边墩沉降值,分析列车通过沉降区前、时及后桥轨结构动态变化特征和桥轨界面层间联结动态变化特征。本发明分析方法探明列车作用下,桥墩沉降处桥轨系统界面动态接触行为及其对列车动态性能的影响,为保障线路的服役安全提供理论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669874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61707.6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湖南铁院土木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IPC: G01N21/01 , G01N21/952 , G01B11/24 , B61D15/00 , B62D57/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沿管/柱外壁行走的扫描检测机器人及其检测方法,机器人包括环形轨道、弹性支撑组件、轮式爬壁车、轨道车及其搭载的三维扫描仪;环形轨道对中布置于管/柱外围,连接若干组弹性支撑组件,各弹性支撑组件的内端分别安装轮式爬壁车,轨道车可沿环形轨道行走,三维扫描仪可调整方位。通过轮式爬壁车实现整体沿管/柱外表面轴向行走,同时轨道车绕管/柱外围周向行走,将机器人的整体轴向行走和轨道车的周向行走有机结合,实现对管/柱外表面全长度的连续扫描检测,能适应不同长度的管/柱检测。轮式爬壁车通过弹性支撑组件安装,使机器人能适用于不同截面形状、不同截面尺寸的管/柱检测,保证高效检测的同时保证精确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972216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257879.7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PC: B25J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联机器人正运动求解方法、控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构建基于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的并联机器人正运动求解模型来求解并联机器人平台位姿,具备快速收敛与通用近似的能力,能够克服现有解析法缺乏通用性、Newton‑Raphson法易于发散的问题,推动并联机器人在大位姿空间中的应用。利用半自回归、批归一化、边界条件硬施加技术促进模型的优化;采用正运动学方程编写的损失函数来引导模型的优化,省去了标记数据生成的工作,且赋予模型清晰的物理含义,并提升泛化与外推能力。在大位姿空间具有良好的精度与稳定性,单步计算耗时达到毫秒级,方案简单易实施,适用于并联机器人的实时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807382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524003.6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E01D19/00 , E01D19/04 , F16F15/0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阶段耗能的组合型高铁桥消能减震装置,对称设置于预制墩柱和预制桥梁之间减隔震支座的两侧,底部和顶部分别通过安装构件与预制桥梁和预制墩柱连接。装置包括多组均布于安装构件之间的连接构件,及从上往下依次设置于相邻连接构件之间的粘弹性耗能单元、弯曲耗能单元和限位剪切板耗能单元;相邻连接构件仅底面和顶面分别与预制墩柱顶部和预制梁体下侧的安装构件连接固定。正常状态下,减隔震支座、粘弹性耗能单元和弯曲耗能单元提供小刚度抵抗风荷载以及温度效应等可变荷载,剪切板耗能单元不起作用。小震时,粘弹性耗能单元和弯曲耗能单元提供小刚度抵抗水平地震作用。大震时,限位剪切板耗能单元提供大刚度抵抗水平地震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772850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564346.5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铁路桥梁表面裂纹自动检测机器人及检测方法,该机器人,包括控制装置、图像采集装置、驱动图像采集装置纵横移动的驱动装置以及带动驱动装置翻转至桥梁下侧且将其与桥梁栏杆挂接固定的悬挂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图像采集装置、驱动装置和悬挂装置电连接。应用时,通过悬挂装置即可快速、便捷的将驱动装置翻转至桥梁下侧并固定,再结合驱动装置带动图像采集装置纵横移动,实现铁路桥梁底面裂纹宽度分布、长度分布、角度分布和面积分布的自动化获取,有效提高了桥梁表面裂纹的检测效率和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