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73396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696270.0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定形纤维为原料的表面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粒径为40‑60μm的镍基或铁基自熔性合金粉末和长度为70‑100nm的无定形SiO2纤维状颗粒混合,前者和后者的质量比为7:3。2)将步骤1)中的混合粉末使用等离子喷涂方式制备涂层,得到纤维状涂层。3)将具有纤维状涂层的试样置于能够通入冷却水的加热炉中,随炉升温到950℃,升温速率10℃/min,保温10‑30min;随炉快速冷却至室温,冷却速率15℃/min,冷却后的纤维状涂层中出现树枝晶‑纤维的涂层组织。无定形的SiO2纤维状颗粒的加入,得到纤维状结构的涂层,增加涂层强度和耐磨性能,用等离子喷涂及热处理后涂层中得到树枝晶‑纤维组织,树枝晶和无定形的SiO2纤维交叉存在,增强了涂层强度和耐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853126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010723892.3
申请日:2020-07-24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IPC: F16F7/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三对斜弹簧的高线性共振频率的准零刚隔振装置,包括三对斜弹簧组件、垂直弹簧组件、载物平台组件和支撑结构;所述载物平台组件与三对斜弹簧组件铰链连接,载物平台组件与垂直弹簧接触连接,三对斜弹簧组件和垂直弹簧组件均通过螺栓与支撑结构固定连接;初始状态,三对斜弹簧组件的交叉点位于上侧的一对斜弹簧组件固定点与静平衡位置垂向距离之间,静平衡位置即中间对斜弹簧两固定点的中间点。本发明保持了宽准零刚度范围的同时,使得初始位置到静平衡位置的距离缩小,承载质量小;垂直弹簧刚度不变的情况下,线性自然频率增大,增大准零刚度系统与对应线性系统的隔振频带差,大幅提升了准零刚度系统的隔振频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120029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443399.0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轨检测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钢轨无损检测的超声波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检测器,所述支撑架的底部两端安装有橡胶轮,所述橡胶轮的一侧安装有钢轨轮,所述支撑架的一端安装有防护框,所述防护框的内部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卡齿盘;接通电动机电源,即可使清洁刷在钢轨的表面进行清扫,且不需要使用清洁刷时,可以使操作盘反转,使清洁刷和电动机移动到防护框的内部,通过这样可以避免清洁刷和电动机发生损坏,通过电动推杆可以在连接轴的配合下,使支撑架靠近钢轨一侧的两个橡胶轮脱离地面,然后工作人员推动辅助轮,使支撑架移动到钢轨的正上方,过这样可以避免工作人员搬运超声波装置的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12458945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440740.9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IPC: E01F9/529 , E01F9/608 , E01F9/619 , H02J7/32 , H02K7/116 , H02K7/18 , G06K9/00 , G06K9/62 , G06N3/04
Abstract: 车辆通过山区急转弯道安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弯道的拐弯处设置设备放置室;在设备放置室内设置自发电机构、自鸣笛机构、减速板机构、控制器和蓄电池,在弯道的拐角外侧部设置智能反光镜组件,在设备放置室上方的路面上设置减速板机构;减速板机构通过动力传动机构同时与自发电机构、自鸣笛机构的动力输入端传动连接,智能反光镜组件上设有气喇叭,自鸣笛机构通过辅助气管与气喇叭连接。本发明利用车辆过弯道时对减速板机构的冲击,通过动力传动机构同时驱动自发电机构和自鸣笛机构,将冲击能量转化为电能储存,同时鸣笛,这样不仅使得车辆过弯道时能减速,另外也使得能量得到了回收;通过智能反光镜组件判断车辆类型,提升辨识准确度,提高通过弯道时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6234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817433.6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3/0499 , G06N3/006 , G06N3/084 , G06N3/09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模驱动的表面涂层结构应力预测方法,首先利用边界元法的数值模型,分析模拟不同工况下涂层结构的物理特性和行为,获取不同区域测点的物理响应数据;然后将传感器采集的实际工作数据与测点数据融合,以弥补和丰富传感器采集数据特征信息,再经数据处理后输入到应力预测反演分析数据驱动模型中;该数据驱动模型是通过搭建神经网络与模拟退火优化和鱼鹰优化算法相结合的混合网络模型,通过群体合作及接受次优解等策略来避免陷入局部最优值,具备强大的全局搜索能力和高效的搜索效率,能够以神经网络的初始权重为粒子群进行全局优化调整,进而获得最佳的网络参数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5355811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211020961.X
申请日:2022-08-24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纳测量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柔性多级压电自感知空间探测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包括主动周向旋转装置,主动周向旋转装置包括主动轴,主动周向旋转装置连接有从动周向旋转装置,每个从动周向旋转装置均包括与主动轴平行的从动轴;从动轴绕主动轴呈圆周分布,每个从动周向旋转装置上均连接有柔性多级压电自感知装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不规则孔径空间的柔性多级压电自感知空间探测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432151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110610501.1
申请日:2021-06-01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深海探索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深海的充压式分层复合材料壳体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外壳;内壳;设置于所述外壳与内壳之间的空腔,且所述空腔内填充有压力介质,所述压力介质包括互不干扰的海水和高压气体;设置于所述空腔内的至少一组压力导流装置,所述压力导流装置用于实现外壳与内壳之间的固定连接,且压力导流装置包括用于导通外壳外部和空腔的主动导流组件;设置于所述内壳内部的气压调节装置,且所述气压调节装置与空腔之间连接有调压管路;综上,通过对空腔内部压力的调节能有效实现整体分层壳体的分压,从而可相同材料下实现更安全、更深的潜水器下潜;具体还采用水压与气压相配的方式对空腔内部压力进行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6227181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310132566.9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 河南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 , 河南黄河田中科美压力设备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7 , G06F30/12 , G06F113/22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一种铰链梁锻造模具飞边槽参数及锻造工艺参数的优化方法,首先以模具应力为优化目标,建立正交表,根据正交表数据,进行软件仿真,获取各组试验模具应力峰值,同时获取各因素最优水平及飞边槽最优参数组合;在此基础上,建立以锻压速度、坯料初始温度、模具预热温度为设计变量,以成型载荷和锻件终锻温度为优化目标的响应面回归模型。在拟合模型有效的前提下,通过响应面二维和三维图及软件内部方差分析,获取各设计变量及变量组合对目标响应的影响程度,并针对成型载荷和锻件终锻温度期望值推荐最优参数组合并对其进行验证。经过对模具飞边槽以及锻造工艺部分的递进式的综合优化方法,可获得一组延长模具寿命、降低成型载荷、增强锻件流动性的综合优化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777105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60652.8
申请日:2023-12-31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台阶式地形的攀爬装置及自适应方法,包括座椅组件,形成承托主体;平衡调节系统,设置于座椅组件下方,可被驱动的调节所述座椅组件的角度;行走驱动系统,设有全向轮,使用时与所述座椅组件配合并驱动座椅组件移动;爬梯驱动系统,设有支撑杆,使用时与所述平衡调节系统配合,并驱动座椅组件完成爬梯运动;行走驱动系统和爬梯驱动系统择一的与所述座椅组件配合。本发明的一种适用于台阶式地形的攀爬装置及自适应方法,可以适应多种地形,便于肢体残障人士或者行动不便人士出行,本攀爬装置在台阶式地形或者坡度地形,可以先获取台阶式地形或者坡度地形的坡度,进而智能关联调整座椅组件的水平倾角,避免在爬升的过程中发生倾倒。
-
公开(公告)号:CN115985134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211042334.6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IPC: G08G1/16 , G08G1/0965 , G08G1/127 , G08G1/017 , G01S19/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车联网应用系统及其设备,涉及车联网技术领域,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中央控制处理单元、车辆指令接收单元、车辆信息发送单元、车辆信息发送单元、车辆拍照单元、照片识别单元、车况监视单元、定位单元、车况监测单元和北斗系统,所述中央控制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车辆信息发送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本发明将区域内的汽车组成一个定位网络,对路过的追踪车辆进行拍照定位,并将定位信息发送给有关部门,为有关部门提供车辆位置信息,使每一辆汽车作为眼睛,避免了无监控路段追踪失败的情况,提高了追踪效率,实时监控车况,在车况不佳的时候对周围车辆发送避让和求救的信息,减少事故的发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