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49037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092458.X
申请日:2013-03-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自由度悬架K&C特性试验台,主要包括支撑系统,加载系统,测量系统,运动平台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的支撑系统支撑待测车辆和加载系统,加载系统中的六个电动缸驱动运动平台系统,实现运动平台系统的六自由度运动;加载系统中的左右墩滑动连接在运动平台系统的上方,左右墩各自内部的圆盘电机驱动墩台转动;测量系统测量待测车辆车轮的位移和受力;控制系统采集测量系统测得的信号并驱动加载系统对待测车辆进行加载。本发明采用了独特的多自由度加载形式,可以实现测试过程完全模拟真实路面的侧倾角和纵倾角;经过少量改装即可进行整车或零部件的转动惯量测量;本发明结构简单,测量范围广,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563003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44594.7
申请日:2012-02-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62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动力分配器及整体式动力分配系统,该动力分配器包括壳体组件、锥齿轮行星轮系、轴承和碟形弹簧类零件和轴类零件,动力从动力分配器左侧经由左端盖花键轴输入,通过壳体组件带动锥齿轮行星轮系中的至少三个行星齿轮公转,进而将动力分配给锥齿轮行星轮系中的右半轴齿轮和左半轴齿轮,最后通过花键将动力从右半轴齿轮花键轴和左半轴齿轮花键轴由动力分配器右侧输出;本发明的整体式动力分配系统采用前述的动力分配器;本发明的动力分配器输入轴位于装置左端,两输出轴从装置右端引出,使得整体式动力分配系统的发电机与电动机可以同轴并列布置,减小了系统的占用空间。并且齿轮支承效果好,回转精度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169034B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110024918.6
申请日:2011-01-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L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载机传动轴的扭矩快速测量装置,属扭矩测量技术领域,该装置主要由前轴、后轴、遥测装置、扭矩传感器和十字联轴器组成,所述的遥测装置和扭矩传感器通过导线连接并固定在前轴上,前轴和后轴之间通过两个十字联轴器连接,两个十字联轴器通过法兰连接,前轴与变速箱输出轴之间通过前异型法兰连接,后轴与花键轴通过花键联接,花键轴与驱动桥输入轴之间通过后异型法兰连接,后异型法兰与花键轴固连。利用该装置,只需最初使用时标定扭矩传感器一次,便可以对不同直径、不同长度的一系列装载机传动轴进行扭矩的快速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561835B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0910067018.2
申请日:2009-05-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具有新型翻车保护结构的工程车辆驾驶室及动态设计方法属工程车辆安全驾驶室研究领域,具有新型翻车保护结构的工程车辆驾驶室动态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初步设计翻车保护结构方案、各承载构件和辅助构件的截面形状、尺寸、接头形式、焊缝类型;2.翻车保护结构安全性能静态仿真;3.翻车保护结构静态试验;4.整车倾翻动态仿真;5.整车的动态试验;6.基于正交试验法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在具有新型翻车保护结构的工程车辆驾驶室的驾驶室框架中设置能量引导套和能量吸收结构。本发明可极大提高工程车辆驾驶室设计方法的规范、高效,提高破坏性试验的一次通过率,提供的具有新型翻车保护结构的工程车辆驾驶室,安全可靠性大幅提高,且成本低,易于制造和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1561835A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申请号:CN200910067018.2
申请日:2009-05-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具有新型翻车保护结构的工程车辆驾驶室及动态设计方法属工程车辆安全驾驶室研究领域,具有新型翻车保护结构的工程车辆驾驶室动态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初步设计翻车保护结构方案、各承载构件和辅助构件的截面形状、尺寸、接头形式、焊缝类型;2.翻车保护结构安全性能静态仿真;3.翻车保护结构静态试验;4.整车倾翻动态仿真;5.整车的动态试验;6.基于正交试验法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在具有新型翻车保护结构的工程车辆驾驶室的驾驶室框架中设置能量引导套和能量吸收结构。本发明可极大提高工程车辆驾驶室设计方法的规范、高效,提高破坏性试验的一次通过率,提供的具有新型翻车保护结构的工程车辆驾驶室,安全可靠性大幅提高,且成本低,易于制造和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205905693U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20334497.5
申请日:2016-04-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0G7/04 , B60G11/22 , B60G17/0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刚度可调衬套,包括内外同轴安装的内筒和外套筒,内筒外部同轴安装有磁流变弹性体,磁流变弹性体和外套筒设置有若干个铁芯,每个铁芯上缠绕着励磁线圈,用于提供磁场;铁芯与外套筒之间嵌入支架,所述的铁芯与外套筒的两侧端面设置有挡板;所述的外套筒、铁芯和内筒使用软磁材料,支架和挡板使用隔磁材料,以形成闭合的磁路;所述的磁流变弹性体由橡胶基体和软磁性铁粉颗粒在磁场下固化而成,其颗粒链沿衬套径向分布,调节电流实现其力学性能的变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缓解传统液压衬套的动态硬化、稳定性差等缺点,能实现最优衬套刚度的实时调节,对提高汽车的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具有积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205533960U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20387860.X
申请日:2016-05-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3G7/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活塞馈能组件以及基于该组件的多种能量回收减振器,活塞馈能组件主要包括活塞杆、缸筒以及与活塞杆固连的馈能模块,其中馈能模块主要包括同轴安装的发电机和液压马达,液压马达的进油口和出油口设置有液压整流阀系;所述的液压整流阀系包括滑阀,滑阀的内表面与马达壳体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滑阀的外表面与缸筒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的马达壳体一侧外表面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进油口和下进油口,马达壳体另一侧上下端面分别设置有上出油单向阀和下出油单向阀;本实用新型能够将往复的悬架振动机械能转变为单向流动的油液液压能,进而推动液压马达及发电机单向旋转,提高发电机的发电效率及工作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203743362U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20117854.3
申请日:2014-03-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用车电磁馈能减振器,其是在传统双筒式油气减振器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在液压减振器缸体的外侧设置有具有丝杠螺纹副的主传动轴,并在主传动轴的外侧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滚珠丝杠外壳。本实用新型将液压减振器的振动带动主传动轴转动,通过离合器齿轮传动增速并将振动引起的双向无关联转动拆分为两组无干涉的单向转动,最后整合转动,增强转动连续性、平稳性,利用连续单向转动的转子切割磁感线发电,提高了振动能量的转化效率,又能解决了发电机机损耗严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3627631U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320892254.X
申请日:2013-12-3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主动并联空气弹簧,由上腔气阀、压力传感器、气缸、上气室、密封圈、充气泵、浮动活塞、下气室、下腔气阀、气管、活塞杆和控制器组成。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相对低廉,安装方便,在两个方向运动时,都可以产生较大的弹性力,并且弹簧刚度也逐渐增大;而且可以结合相应的控制算法,根据上下压力传感器信号得到的汽车初始负载,并调节其初始刚度,同时可以起到调节车身高度的作用,并且可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根据路面状况,实时对其刚度进行调节,以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操纵稳定性及通过性。
-
公开(公告)号:CN203239835U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320261106.8
申请日:2013-05-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温度补偿减振器,包括端盖、导向器、储油缸、活塞杆、工作缸、活塞阀总成、底阀总成和油封,所述的活塞阀总成加工有节流口,其节流面积由温度敏感元件进行控制,所述的活塞阀总成固定在活塞杆的端部,嵌套在工作缸内部,将其分成上腔和下腔,工作缸置于储油缸内,工作缸和储油缸之间为储油腔,工作缸下端装有底阀总成,工作缸上端装有导向器,导向器的上端安装有用于密封的油封,所述活塞杆的下端置于工作缸内,其上端置于减振器外,与车架相连。本实用新型在油液温度升高,流过节流口的油液温度也升高,温度敏感元件受热膨胀,从而减小节流口的面积,增大阻尼力,抵消由油温升高使粘度降低,阻尼力减小的弊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