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73451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482951.7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镁合金微弧氧化膜层的去除方法,该去除方法包括:将需要退膜的镁合金微弧氧化样品放入含有微弧氧化膜层的退膜溶液的处理槽中,之后置于去离子水中进行水洗,去除试样表面的腐蚀产物,得到已退膜试样;将已退膜试样置入含光亮剂的处理槽中,置于去离子水中进行水洗,并烘干,得到光亮的去除微弧氧化膜的镁合金试样;本发明采用微弧氧化膜层去除工艺,镁合金基体表面平整光滑,基体表面无残余膜层及其它腐蚀产物产生,可直接进行二次微弧氧化;该膜层的去除方法退膜速度快且退膜溶液不含环保限制元素、成分简单、成本低廉;本发明的微弧氧化膜层的退膜方法简单,与常规的通过打磨方法去除膜层的方法相比,去除效率高、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2547828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280551.X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反挤压成形模具及成形方法,通过在挤压凹模的内壁面上设置脱模限位槽,并将脱模限位槽的槽深设置为小于工件冷却后的径向收缩量;当坯料在挤压凹模内被挤压凸模挤压成形时,会同时在脱模限位槽内形成一脱模限位环;挤压完成进行脱模时,上模板带动挤压凸模上移,此时脱模限位环位于脱模限位槽内使得工件不会包着挤压凸模并随挤压凸模上移;工件在冷却收缩后的脱模限位环直径小于脱模限位槽的直径,工件不再被限位在挤压凹模内,可被取出。通过设置脱模限位槽的方式,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同时避免了工件随挤压凸模移动的情况,使得脱模便捷,解决了现有挤压模具为实现便捷脱模导致模具结构复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699581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911035128.0
申请日:2019-10-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C22C21/16 , C22F1/057 , C21D9/08 , C25D3/46 , C25D5/44 , C23C18/31 , C23C28/02 , E21B17/00 , B21C23/00 , B21C23/08 , B05D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溶耐酸铝合金油管及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铝合金,该油管包括油管管材和管材内壁的耐酸涂层,油管管材的材质为铝合金,铝合金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Cu:3.8~4.9%,Mn:0.3~0.9%,Mg:1.2~1.8%,Ni:0.4~0.6%,Fe:0.05~0.1%,其余为Al和杂质。管材制备方法包括以上述成分进行熔炼和精炼获得铸锭;然后将铸锭加热进行均匀化处理;将均匀化处理后的铸锭挤压成管材;对挤压后的管材进行固溶处理;最后对固溶处理后的管材内壁进行耐酸涂层处理。该油管管材在地层水中可以溶解,完全可以避免生产过后的打捞油管任务,而且管材内壁耐酸,避免出现管壁腐蚀断脱的问题,可以作为输送酸液的管道,同时强度满足油井地层及作业中的强度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385847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410511792.9
申请日:2014-09-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60B2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片复合式旋压轮毂及其制造方法,包括轮辋前片,轮辋后片及轮辐中片;轮辋前片及轮辋后片分别采用圆形板料旋压制成;轮辋前片的连接圈及轮辋后片的连接圈,分别与“凸”形轮辐中片的第一装配面及第二装配面过盈配合连接,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构成三片复合式旋压轮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凸形”过盈配合的三片复合式结构,显著地提高了轮毂的稳固性和气密性;旋压成形的轮辋前片及轮辋后片,显著地提高了轮毂的机械性能,减轻重量,且大大地降低制作成本;且其制造方法工序简单,操作难度低,产品质量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3526092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423259.2
申请日:2013-09-1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阻燃变形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合金包含如下各组分:Y,Ca,Ce,Zr,杂质,镁。本发明还涉及前述的合金的制备方法,步骤1,将纯Mg、Mg-Y、Mg-Ce、Mg-Zr中间合金进行预热,烘干;步骤2,将纯Mg放入通有气体保护的熔炉中熔化;步骤3,待纯Mg完全熔化后,第一次升温,依次加入Mg-Y、Mg-Ce中间合金及纯Ca,第二次升温,加入Mg-Zr中间合金,第一次扒渣,搅拌,第三次升温,保温,降温精炼,降温静置,冷却,第二次扒渣,浇铸,即可。本发明通过Y、Ca、Ce、Zr等合金元素的加入制得本发明的合金,本发明合金具有优良的阻燃性能,提高了镁合金熔炼、加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0595293C
公开(公告)日:2010-03-24
申请号:CN200810035541.2
申请日:2008-04-0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21D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温喷丸的工件加热装置,包括凹型壳体、电加热系统、转动轴和轴类试样夹具,其中,电加热系统置于凹型壳体内部,转动轴通过轴承套在凹型壳体中,并固定轴类试样夹具;轴类试样夹具置于凹型壳体的凹槽中。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夹持或卸载试样方便,并能够有效保证与转动轴的同心度和平行度,完全防止铁质夹具对镁合金试样的污染;电加热系统可通过选择不同动作温度的定温双金属片温度控制器来实现不同温度值的高温,最高温度可达300℃,同时,若借助外部转动电机的带动,试样实现了匀速旋转,并在绝热性较好的凹型壳体内得到均匀受热,可使试样得到均匀、稳定的高温喷丸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1250616A
公开(公告)日:2008-08-27
申请号:CN200810035541.2
申请日:2008-04-0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21D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温喷丸的工件加热装置,包括凹型壳体、电加热系统、转动轴和轴类试样夹具,其中,电加热系统置于凹型壳体内部,转动轴通过轴承套在凹型壳体中,并固定轴类试样夹具;轴类试样夹具置于凹型壳体的凹槽中。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夹持或卸载试样方便,并能够有效保证与转动轴的同心度和平行度,完全防止铁质夹具对镁合金试样的污染;电加热系统可通过选择不同动作温度的定温双金属片温度控制器来实现不同温度值的高温,最高温度可达300℃,同时,若借助外部转动电机的带动,试样实现了匀速旋转,并在绝热性较好的凹型壳体内得到均匀受热,可使试样得到均匀、稳定的高温喷丸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1236148A
公开(公告)日:2008-08-06
申请号:CN200810034298.2
申请日:2008-03-0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N3/34
Abstract: 一种材料测试技术领域的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包括机座、电机系统、控制系统、平衡系统、加载系统。电机系统、控制系统和平衡系统固定在机座上,而加载系统通过平衡系统悬吊在空中。电机系统是用于带动疲劳试样旋转,控制系统是用于各个零件的连接和整个设备的运转以及记录试验数据,加载系统用于夹持试样并提供载荷,而平衡系统用于平衡掉加载系统中夹持试样且悬吊在空中的一端的重量。本发明可镁合金标准试样进行室温条件下的旋转弯曲高周疲劳试验,最大转速6000r/Min,大大节约试验时间和成本,且试验数据精确,结构简单,易操作,可以夹持符合国家标准的多种尺寸和形状的试样。
-
公开(公告)号:CN201552280U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920314132.6
申请日:2009-11-0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金属材料浇注技术领域的减少铸锭内部缩松和缩孔的浇注模具。本实用新型包括:左模板、右模板、卡具、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左模板的外侧设有若干个水平冷却水通道和若干个垂直冷却水通道,其中:各个水平冷却水通道均匀分布且相互平行,各个垂直冷却水通道均匀分布且相互平行,水平冷却水通道的轴线和垂直冷却水通道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且水平冷却水通道与垂直冷却水通道相互交叉连通;所述右模板外侧的结构与左模板外侧的结构相同;所述的进水管与位于最下方的水平冷却水通道相连;所述的出水管与位于最上方的水平冷却水通道相连。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减少铸锭在凝固过程中产生的缩松和缩孔,同时细化铸锭的显微组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