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控仿生机器人
    9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446422U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23027515.0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控仿生机器人。该磁控仿生机器人包括第一鱼鳍,第二鱼鳍,连接第一鱼鳍和第二鱼鳍的轴部,第一鱼鳍的第一容纳腔内容纳第一永磁体,第二鱼鳍的第二容纳腔内容纳第二永磁体,在第一永磁体与第二永磁体的相斥作用下,第一鱼鳍与第二鱼鳍以所述轴部为中心的张开角为预设张开角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磁控仿生机器人具有简单的结构且同时能够保证运动精度。

    基于电极极化效应的微液滴内细胞电转染微流控芯片

    公开(公告)号:CN220450207U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21913364.X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电极极化效应的微液滴内细胞电转染微流控芯片及其电转染方法,电转染微流控芯片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层检测板、中层液滴剪切板、底层电极板;中层液滴剪切板上设有检测液入口二、与检测液入口二连接的液滴操纵式介质分流通道,液滴操纵式介质分流通道的两端连接有中间层介质分流入口和检测液出口二;上层检测板上设有检测液入口一、介质入口、检测液出口一;底层电极板上设有与液滴操纵式介质分流通道对应的双极性悬浮电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双极性电极极化效应的微液滴内细胞高效电转染微流控芯片及其电转染方法,能够使电转染过程简便化、高效化。

    一种用于实现过敏原多联检的数字微流控芯片

    公开(公告)号:CN220294713U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20958883.1

    申请日:2023-04-2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实现过敏原多联检的数字微流控芯片,包括:上基板设有接地电极层,接地电极层与第一电源连接;接地电极层设有贯穿其壁厚的血清入口和多个检测试剂入口,多个检测试剂入口阵列设置在血清入口的四周;通道层设有贯通的微通道,微通道与血清入口和检测试剂入口连通;基底的电极阵列层的多个终点电极阵列设置在中心电极的四周,终点电极与中心电极通过分电极组连接;中心电极、分电极组以及终点电极分别与第二电源连接;上基板、介电层、电极阵列层和基底自上至下依次叠置;血清入口与中心电极、检测试剂入口与终点电极上下一一对应设置;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形成控制电路回路。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成本。

    一种包含可形变液态金属电极的微流控芯片

    公开(公告)号:CN211216724U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921366381.X

    申请日:2019-08-2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含可形变液态金属电极的微流控芯片,包括,基底;在所述基底上刻蚀有第一形状;在所述基底上设置有微流道层;所述微流道层上的微通道分别为第一微流道,第二微流道,第三微流道和第四微流道;所述第一微流道与第二微流道通过第三微流道连通;所述第四微流道与第一微流道连通;所述第一微流道和所述第二微流道分别用于液态金属和溶液的流动;所述第四微流道和第一微流道连通为缓冲通道,其宽度略大于第三微流道;在所述微流道层另一侧设置有通孔,用于液态金属和溶液的注入和流出;所述液态金属与所述第一形状共同形成可形变电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流控芯片包含基于液态金属的可形变微电极,电极形状可控,电极间距离可调。(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全自动二极管封装机构

    公开(公告)号:CN204257695U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20612486.X

    申请日:2014-10-2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二极管封装机构,包括两块分别用于正向放置并保持引脚竖直的引脚料板,还包括:传送支撑引脚料板用支撑件的传送装置,用于抓取一块引脚料板并正置于沿传送方向走动的支撑件上的第一机械手,两个具有与引脚料板相对应的焊锡片料板、且能自动完成铺焊锡片工艺的铺焊锡片机械手,一个具有与引脚料板相对应的芯片料板、且能自动完成铺芯片工艺的铺芯片机械手,以及用于抓取另一块引脚料板并将其翻转,使各引脚倒置落在传送装置上引脚料板各顶层焊片的顶端的第三机械手。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二极管引脚自动封装,大大提高封装效率,降低不良品率,节省人力并提高加工稳定性。

    一种微流控嵌套式高通量乳液制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2034494U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20563058.6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流控技术在乳液批量生产的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流控嵌套式高通量乳液制备装置。包括多个毛细管、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水相存储容器,所述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分别具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微孔,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置于水相存储容器两侧并嵌设在与之固连的方管中,所述毛细管依次穿过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对应的微孔且两端向外延伸,所述第一固定块的方管上设有油相进口,所述水相存储容器上设有水相进口,所述第二固定块上开设有水相流通的通道。该装置利用毛细管固定块将多个精确制造的毛细管固定,从而将传统的单供给单生产模式变成了单供给多生产模式,可以同时制备多量的乳液。

    一种包含液态金属电极的微流控芯片

    公开(公告)号:CN210729567U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921365451.X

    申请日:2019-08-2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改进之处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含液态金属电极的微流控芯片,包括:基底;在所述基底上刻蚀有电极;在所述基底上设置有微流道层;所述微流道层包含有第一微流道及第二微流道;所述第一微流道与第二微流道通过第三微流道连通;所述第一微流道与所述第二微流道的宽度远大于所述第三微流道;所述第一微流道和所述第二微流道分别用于液态金属和溶液的流动;在所述微流道层另一侧还设置有通孔,分别用于所述第一微流道和所述第二微流道中的液体的注入和流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流控芯片灵敏度高,液态金属可回收重复利用,制备方法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微流控芯片
    9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193892U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20836055.4

    申请日:2019-06-0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杨浩 宣光辉 程亮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流控芯片,所述微流控芯片包括基底及位于基底上的微流通道层,所述微流通道层设有样本入口、样本出口、及连通于样本入口和样本出口之间的若干混合通道及磁腔室,所述磁腔室内设有磁盘。本实用新型能够连续、自动化、高效地提纯外泌体,样本剂量需求少、芯片体积小,携带方便;微流控芯片提取外泌体的自动化程度高、分离时间短、效率高,提取过程中对外泌体造成的物理损害大大减少。(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小型便携化车载氢氧发生器

    公开(公告)号:CN204251718U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20612480.2

    申请日:2014-10-2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便携化车载氢氧发生器,包括:设置在箱体内的若干个电解槽、水箱和泵体,每个电解槽均连通有一根分氧管、一根分氢管和一根分水管,若干根分氧管汇集的连通到主氧管,若干根分氢管汇集的连通到主氢管,主水管与水箱组成闭合的循环流体通路,若干根分水管汇集的连通到主水管,设置在主水管上的泵体能够驱动流体流动。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提供一种更加合理的气路和水路的管路设计,使得氢氧发生器整体上结构更加紧凑,体积小型化便携化,水路的循环设计使电解槽内的气体能够及时排除,提高电解的效率,并对电解过程中的水蒸气进行过滤排除,氧气和氢气也因为气路的设计结构及时从电解槽分别输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