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碳排放检测的微流控芯片装置及碳排放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6173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106039.5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碳排放检测的微流控芯片装置及碳排放检测方法,所述微流控芯片装置包括基底、上层盖板和中间层,上层盖板上设有Ba(OH)2)溶液入口、空气入口、待测气体入口、酚酞试剂入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中间层上设有与所述空气入口相连通的第一反应区域、与所述待测气体入口相连通的第二反应区域、连通所述Ba(OH)2)溶液入口和所述第一反应区域的第一微通道、连通所述Ba(OH)2)溶液入口和所述第二反应区域的第二微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反应区域和所述第一出口的第三微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反应区域和所述第二出口的第四微通道,且所述酚酞试剂入口分别与所述第三微通道和第四微通道相连通。该发明能使气液充分混合和反应,能精确测算待测气体中的CO2。

    一种吸附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799796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82453.7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附器,包括:陀螺仪支撑机构,陀螺仪支撑机构包括外框、外活动部和内活动部,外活动部转动连接于所述外框内,内活动部转动连接于外活动部内;吸附机构,吸附机构包括气管、球面轴头和吸附管,球面轴头包括相通的球壳和球头,球壳与气管相连通,球头至少部分设于球壳内且与球壳内间隙配合,球头固定于内活动部,吸附管与球头相连通,吸附管的自由端穿过内活动部;工作时,所述外框与球壳均保持固定不动。本发明不需要气路管道的连接,避免对球头转动的干扰,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精度,实现了微牛级别微小受力的偏转检测;提高装配效率和装配质量;实现了吸附靶球功能与检测力功能一体化;可有效防止靶球变形,确保靶球质量。

    基于鞘流聚焦的微流道结构、微流控芯片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7035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01095.4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鞘流聚焦的微流道结构,包括:玻璃基底;PDMS盖板,设于所述玻璃基底上;油相微通道,设于所述PDMS盖板内;水相微通道,设于所述PDMS盖板内,且与所述油相微通道相连通,以利用油相的剪切作用将水相分离成各个微液滴;混合微通道,设于所述PDMS盖板内,与所述油相微通道和水相微通道的连通处连通,以使微液滴进入所述混合微通道;其中,所述混合微通道呈S形且各段宽度不一,以使微液滴充分混合。本发明利用鞘流聚焦的方法,将单细胞封装、双细胞配对以及细胞三维(3D)培养有机地融合在同一个芯片上,简化了实验流程,提高了操作效率。

    识别并分离CAR-T细胞中异常细胞的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71494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556868.9

    申请日:2023-05-1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识别并分离CAR‑T细胞中异常细胞的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微流控芯片包括:微通道,所述微通道包括供待检测细胞进入的入口以及至少两个供待检测细胞离开的出口;所述微通道分离通道和检测通道;检测电极对,通过检测得到的阻抗来区分该细胞为异常细胞或正常细胞;定位电极对,根据检测得到的阻抗来确认该细胞通过哪个所述出口离开。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惯性细胞操纵技术与阻抗流式细胞技术结合起来构建集高通量细胞阻抗测量、异常细胞识别、位置测定以及异常细胞筛选于单一微通道内的微流控芯片。

    微流控芯片及基于Janus游动微电极的液滴原位爆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07232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747233.2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流控芯片及液滴原位爆破方法,其包括盖板、基底和PDMS通道,还包括入口和出口;所述盖板和基底的内侧均设置有用以连接外部电源的导电层;所述空腔内设置有至少1个可在所述空腔内自由移动的Janus游动微电极;所述Janus游动微电极包括组合在一起的导电部和磁性部,借助所述磁性部以通过外部磁场控制所述Janus游动微电极在所述空腔内的移动及其姿态,通过所述导电部以实现所述Janus游动微电极与所述盖板和基底的导电层导通,从而形成一局部电场,从而对液滴进行爆破。本发明适用于靶向给药、细胞治疗和培养等生物医学领域。

    一种海藻酸钠水凝胶微球的制备系统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5583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83062.7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藻酸钠水凝胶微球的制备系统及制备方法,所述制备系统包括基底、设于所述基底上的第一毛细管、部分套设于所述第一毛细管内的第二毛细管、部分套设于所述第二毛细管内的第三毛细管、及部分套设于所述第一毛细管内的收集管,所述第二毛细管的液滴生成端和所述第三毛细管的液滴生成端相邻近,所述第二毛细管的液滴生成端与所述收集管之间在轴向上具有一定间距。本发明提高了制备水凝胶微结构的准确性和便捷性,有效克服了传统方法中存在的限制与风险,且可以可控的一体化生成不同大小形态的水凝胶微结构,为水凝胶微观结构体的高效制备和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更为可靠和高效的技术平台。

    一种松花花粉微机器人联合微流控芯片在细胞捕获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95653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971481.4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流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松花花粉微机器人联合微流控芯片在细胞捕获中的应用,所述松花花粉微机器人为溅射金的松花花粉,所述微流控芯片中注入有松花花粉微机器人和带有电导率的细胞溶液,当向微流控芯片施加交流电信号时,松花花粉微机器人周围的流体产生诱导电荷电渗流漩涡使得细胞溶液中的细胞向松花花粉微机器人空腔处移动,进而实现细胞的捕获。本发明通过诱导电荷电渗(ICEO)技术可以实现对血细胞等其他微米级细胞结构的高效捕获,解决了传统捕获技术中依赖于抗体标记、机械捕获等方式,降低了操作的复杂性和捕获难度,提高了捕获成功率和原料利用率。

    一种液滴内电转染微流控芯片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7033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05577.7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滴内电转染微流控芯片,包括:玻璃基底;微盖板,其内设置有依次相连通的入口组件、微通道组件和出口;电极单元,设置于玻璃基底与微盖板之间,其包括第一电极组件和第二电极组件,第一电极组件包括第一激发电极、悬浮电极组件、搭接于第一激发电极上的第一3D电极,悬浮电极组件包括多个第一悬浮电极、第二悬浮电极,第二电极组件包括第二激发电极、搭接于第二激发电极上的第二3D电极,悬浮电极组件对着微通道组件,第一3D电极、第二3D电极均设置于微通道组件内。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液滴内电转染微流控芯片的使用方法。本发明将动态捕获与静态转染相结合,提高了转染效率和细胞存活率,实现高效、精准的细胞遗传物质传递。

    一种单细胞移动捕获方法及其装置、装置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72189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445169.1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胞提取技术领域的单细胞移动捕获方法及其装置、装置的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单细胞提取操作复杂,提取准确率不佳等问题,其包括导电微针和捕获芯片;导电微针的表面包覆有导电膜,且内部浇注有磁粉,使得所述导电微针能够在永磁铁引导下进行移动以实现对单细胞的捕获;捕获芯片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玻璃顶盖、微流通道和玻璃基底,玻璃顶盖和玻璃基底靠近微流通道的一侧均设有电极层,电极层通过导线与信号发生器连接,玻璃顶盖上设有细胞介质溶液入口和细胞介质溶液出口,微流通道用于放置细胞介质溶液和导电微针。本发明利用诱导电荷电渗技术实现对微米级细胞结构的高效捕获,且有效提升了捕获成功率和原料利用率。

    一种外泌体捕获芯片及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222392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408991.0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泌体捕获芯片,包括:导电底座;微流控芯片,设置有液体入口与液体出口,微流控芯片的底部设置有凹腔,凹腔分别与液体入口、液体出口相连通,凹腔内设置有导电微针阵列,包括导电基底、阵列布置于导电基底的多个导电微针,导电微针的尖部朝着导电底座,微流控芯片的底面与导电底座的顶面封闭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外泌体捕获方法。本发明能够提高外泌体捕获的准确性和特异性,利用导电微针阵列的独特设计,增强了对外泌体的特异性吸附,同时显著减少了非特异性吸附的风险;通过这种微流控芯片技术,可以实现更高效、精准的外泌体分离和纯化,为外泌体的临床应用和生物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更为可靠和高效的技术平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