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8414444U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820121372.3
申请日:2018-01-24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流控芯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组合电极红细胞与血小板微分离装置,包括两个进口,两个出口,微流体通道,缓冲室,一个左端电极,两个三角形电极,两个梯形电极,一个矩形电极和一个右端电极;通过在微流体通道的不同位置施加电极,产生外加电场,血液中红细胞和血小板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运动;红细胞与血小板半径不同,导致其受力大小不同,受力方向也不同,基于此类性质,我们可以分离出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小板。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分离速度快;所需采集血液样品少;不需要分别对红细胞和血小板进行标记,对分离对象损伤小;不需要设计复杂的微流体通道,只通过设计电极就可以实现细胞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207446125U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721157871.X
申请日:2017-09-11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B01F1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流控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被动式微流体混合器,包括了进口管、出口管、非对称圆弧结构和渐缩弯管结构。非对称圆弧结构由左混合室、上圆弧结构、下圆弧结构和右混合室组成。渐缩弯管结构由上弯管通道和下弯管通道组成。非对称圆弧结构与渐缩弯管结构通过连接通道连接。所述混合方法是设计特殊结构的混合室以及改变微流体的流动管道半径,使得微流体单元产生冲击,打破微流体流动的层流状态,加强两种不同浓度微流体的对流效应,实现两种微流体的高效混合。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势在于:微流体混合全过程不需要驱动装置,且能够充分利用分合式微流体混合器与弯管通道式微流体混合器的优势,所述特殊结构混合室能够充分加大微流体流动的扰动,从而提高所述微流体混合器的混合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7527256U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121344435.X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B01F33/3031 , B01F3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流控技术领域,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不同电渗流体混合装置需要复杂物理金属电极的局限,而提供一种基于光诱导交流电渗流原理的虚拟交错电极微混合器,其结构主要包括电渗混合流道、第一样本试剂流道、第二样本试剂流道、光导层和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器、注射泵、投影仪及缩放光路等。其特点在于,第一样本试剂和第二样本试剂分别从第一样本试剂入口和第二样本试剂入口流入第一样本试剂流道和第二样本试剂流道,并同时汇入电渗混合流道。而电渗混合流道的顶、底壁为透明的铟锡氧化玻璃,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淀法在电渗混合流道的顶和/或底壁的铟锡氧化玻璃基底内侧连续沉积出光导层,并在两铟锡氧化玻璃基底之间接入由信号发生器、放大器产生的低频交流电信号,当光源垂直照射到光导层时,在光导层表面投影产生光学虚拟电极,该电极能在电渗混合流道内产生非均匀电场,使在电渗混合流道内的不同流体因电渗作用而发生涡流,涡流迫使两种流体混合,混合流体最终从混合流体出口流出。通过调节信号发生器的电压、频率,可以达到高效地混合不同流体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15743526U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22332491.8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B01L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流控芯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米字型微通道注入器,包括7个入口,1个出口,微注入通道。入口、出口、微注入通道的截面都是正方形,宽度都是25μm。7个入口两两间的夹角均为45°。该米字型微通道注入器通过物理结构来使流入的低流速流体以高流速流出。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流体只需要通过特定入口以适中的速度注入,流体就可以在出口以较大的速度流出,无需对入口、出口、注入通道进行复杂的设计,大大节省了工程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15743516U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21405672.2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B01L3/00 , G01N27/447 , G01N27/45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流控芯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学虚拟电极的四通道细胞分离装置,包括两种溶液入口、第一预存区、光敏层、微流体主通道、第二预存区以及四个细胞分支出口。光学虚拟电极是将介电泳和光学技术相结合的操纵技术,通过在光学虚拟电极芯片的不同位置施加光照,改变相应位置的电导率,在光照区域会产生非均匀电场,粒子会受到力的作用而运动。四种细胞的尺寸和介电常数不同,导致其受到的光诱导介电泳力大小不同,基于此,我们分离出不同的粒子,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分离效率高;所需采集的细胞样品少;对分离对象的损伤小;用光电极代替物理电极,能够实现复杂操纵并降低了成本,相比介电泳技术灵活性大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214884246U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20570115.X
申请日:2021-03-21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切割式地漏盖,它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其解决了目前浴室下水道使用时会因毛发等杂质堵塞的问题。它主要包括外壳,过滤装置,按动装置,转动装置。所述外壳包括壳盖,外壳主体和轴承;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固定架,滤网和轴承;所述按动装置包括齿条,平衡块和弹簧;所述转动装置包括锥齿轮I,锥齿轮II,连接销,转动销和刀片。
-
公开(公告)号:CN213942931U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022211763.4
申请日:2020-10-04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B01F1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流控芯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星形挡块的方形微混合器,包括两个入口,一个出口,微混合通道,4个电极,方形混合室,星形挡块。在混合室相隔90度方位施加4个电极,通过四个电极产生的电场力打乱流体的层流状态,从而实现两种流体混合。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只需通过在电极上施加合适的交流电压就能实现微流体的混合,无需对混合室和混合通道进行复杂的设计,大大提高了混合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3762336U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022244930.5
申请日:2020-10-11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流控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半圆形电极红细胞和血小板微分离装置,包括两个入口,两个出口,微流体通道,一个缓冲室,7个半圆形电极。在微流体通道上方施加一定个数正负交错的电极,该电极会在微流体通道空间产生不均匀电场,流体中红细胞和血小板通过该电场时,会因为本身属性,导致其受到的介电泳力的不同,而发生不同方向的位移。通过该力作用的红细胞和血小板发生不同方向的位移就可以分离出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小板。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分离速度快,分离粒子精细,不需要对红细胞和血小板进行标记,对分离的对象损伤小;设计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213565427U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022048137.8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底盘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全地面仿形底盘,由车轮,轮轴,轮轴锥齿轮,轮边输入锥齿轮,轮边齿轮箱,轮边输入轴,悬臂,悬架输出锥齿轮,悬架,悬架输入锥齿轮,滑动轴承,差速器,后车架,后摆座,后摆座滑动轴承,后摆座轴,中车架,转向电机安装支架,转向电机,转向销,转向轴,转向滑动轴承,推力轴承,前车架组成。增加车轮数量以增加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降低了车轮滑转失效的可能性,并改善底盘车架的自由度,增加底盘与地面之间的间隙,使得底盘在非正常路段上依旧有较好的通过性。
-
公开(公告)号:CN211896990U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20044435.7
申请日:2020-01-09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米级别芯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微米颗粒排列装置,其排列方法涉及到了介电泳力。所述的微米颗粒排列装置具体包括第一正电压电极、第二正电压电极、第一负电压电极、第二负电压电极、第一开放端口、第二开放端口、直排列通道。本实用新型微米颗粒排列装置的工作过程是:无序待排列颗粒从左边第一开放端口进入后通过直排列通道,在直排列通道中受到介电泳力的作用进行颗粒排列,颗粒排列完成后通过右边第二开放端口流出微米颗粒排列装置,从而实现本方案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在微米尺度下对颗粒进行快速排列;装置结构简单,通用性高,能够让颗粒在无接触外力无损伤的情况下实现颗粒的排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