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错电极的微混合器

    公开(公告)号:CN213942932U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022212969.9

    申请日:2020-10-07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流控芯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交错电极的微混合器,包括第一入口(1)、第二入口(2)、微混合通道(3)、第一电极(4)、第二电极(5)、第三电极(6)、第四电极(7)、第五电极(8)、第六电极(9)、出口(10)。在微混合通道两边对称施加6个电极,通过六个电极在微混合通道内产生的电场力打乱流体的层流状态,使在微混合通道内的不同流体因电渗作用而发生涡流,涡流迫使两种流体混合,混合流体最终从混合流体出口流出。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只需通过在电极上施加合适的交错交流电压或者调节信号发生器的电压、频率就能实现微流体的混合,无需对混合室和混合通道进行复杂的设计,大大提高了混合效率。

    一种新型四极滤质器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450594U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22430781.6

    申请日:2021-10-09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过滤具有在一定质荷比范围内离子束的一种新型四极滤质器,所述滤质器利用直流与交流电场来对正负离子的质荷比进行分析,包括四根间距相等的平行圆柱形金属杆组成,被加速的离子束穿过对准四根极杆之间空间的离子束出口。所述四极滤质器的圆柱形正东金属杆(1)与相对的正西金属杆(3)串联,正南金属杆(2)与正北金属杆(4)串联,相邻正东金属杆(1)与正南金属杆(2)、正西金属杆(3)与正北金属杆(4)直流电势方向相反、交流电势的相位相反。离子束经电场加速穿过离子束出口(5)。离子束经直流电场与交流电场受到电场力的作用实现对离子束的筛选。

    一种带有楔形凹槽的水净化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215798673U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22401250.4

    申请日:2021-10-04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计算流体力学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带有楔形凹槽的水净化反应器,结构包括入口、净化通道、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第四凹槽、第五凹槽,出口。其特征是:入口为一圆柱通道,截面为圆形;净化通道整体形状也为圆柱通道,净化通道两侧有楔形结构的五个凹槽;出口也为一圆柱通道,截面为圆形,所述水净化反应器为对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要点在于:只需要使水通过净化通道,水体自身流动触碰凹槽内壁部分就会产生涡流,不需要施加其他的能量,就可以达到臭氧和水体的充分结合实现净化,无需对净化通道进行复杂设计,可以大大的提高混合效率、净化效率、节约能量。

    一种主被动式圆通道微流体混合器

    公开(公告)号:CN214159412U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022539380.X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流控芯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主被动式圆通道微流体混合器,包括1个入口,1个出口,2个微流体通道,2个挡板以及6个电极。通过设计特殊结构的微流体通道,在两种微流体流经微通道的不同区域时,利用微流体流动的“科恩达效应”,使得微流体沿微通道内壁面流动,在两种微流体汇合处由于混沌对流形成二次流,加强了对流扩散强度。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混合速度快,依靠微通道结构改变及电场作用就能实现多种微流体有效混合;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方便微流体的混合。

    一种双挡板的流-固耦合模型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3812808U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022405980.7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机电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双挡板的流‑固耦合模型实验装置,包括一个入口,一个出口,一个水平流道,一个第一挡板,一个第二挡板。流体从左向右流动,两个挡板使流体进入通道与挡板形成的窄道,流体会对挡板壁施加由黏性阻力和流体压力产生的作用力。两个挡板在外加载荷的作用下发生弯曲,由此导致流体也会沿着新的路径流动。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结构设计简单,易于实施且捕捉了流体与固体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无需复杂的流体通道,提高了流固耦合实验系统的研究效率;说明了流体流动如何使固体结构发生变形的问题。

    一种带有凹槽的圆柱形混合器

    公开(公告)号:CN216440663U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22331729.5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计算流体力学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带有凹槽的圆柱形混合器,包括第一入口、第二入口、第三入口、第四入口、第五入口、第六入口、混合通道、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第四凹槽、第五凹槽、第六凹槽、一个出口。在混合通道的壁上分别嵌入有六个凹槽,溶液在通过具有六个凹槽的圆柱形通道后,溶液可以在混合通道内产生涡流打破流体原来的状态,混合通道内的不同浓度的溶液产生漩涡后,能够充分混合。经过整个混合通道后,不同浓度的溶液可达到理想的混合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只需要使溶液通过混合通道,溶液在受到压力自身下产生流动,随后碰撞到凹槽部分就会产生涡流,不需要施加其他的额外能量,就可以使不同的溶液实现混合,无需对混合通道进行复杂设计,可以大大的提高混合效率、节约能量。

    一种具有混合形状电极的红细胞与血小板微分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6093734U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22402548.7

    申请日:2021-10-07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流控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半圆形电极红细胞和血小板微分离装置,包括两个入口,两个出口,微流体通道,两个缓冲室,两个矩形电极,三个半圆形电极,两个三角形电极。在微流体通道上方施加一定个数正负交错的电极,该电极会在微流体通道空间产生不均匀电场,流体中红细胞和血小板通过该电场时,会因为本身属性,导致其受到的介电泳力的不同,而发生不同方向的位移。通过该力作用的红细胞和血小板发生不同方向的位移就可以分离出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小板。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分离速度快,分离粒子精细,不需要对红细胞和血小板进行标记,对分离的对象损伤小;设计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一种基于光诱导交流电渗流原理的虚拟交错电极微混合器

    公开(公告)号:CN217527256U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121344435.X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流控技术领域,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不同电渗流体混合装置需要复杂物理金属电极的局限,而提供一种基于光诱导交流电渗流原理的虚拟交错电极微混合器,其结构主要包括电渗混合流道、第一样本试剂流道、第二样本试剂流道、光导层和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器、注射泵、投影仪及缩放光路等。其特点在于,第一样本试剂和第二样本试剂分别从第一样本试剂入口和第二样本试剂入口流入第一样本试剂流道和第二样本试剂流道,并同时汇入电渗混合流道。而电渗混合流道的顶、底壁为透明的铟锡氧化玻璃,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淀法在电渗混合流道的顶和/或底壁的铟锡氧化玻璃基底内侧连续沉积出光导层,并在两铟锡氧化玻璃基底之间接入由信号发生器、放大器产生的低频交流电信号,当光源垂直照射到光导层时,在光导层表面投影产生光学虚拟电极,该电极能在电渗混合流道内产生非均匀电场,使在电渗混合流道内的不同流体因电渗作用而发生涡流,涡流迫使两种流体混合,混合流体最终从混合流体出口流出。通过调节信号发生器的电压、频率,可以达到高效地混合不同流体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