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22146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210162638.6
申请日:2012-05-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具有失效保护的分布式系统控制结构及失效保护方法。对分布式系统中原有的连接进行失效保护设置,从分布式系统的第二层开始,同层相邻节点进行连接设置;在上下层通信或管理过程中,上层节点将控制命令群发至与其相连接的下层节点,根据下层节点返回的信息探测通信或管理是否失效;如果发现通信或管理失效,由相邻下层节点进行控制,以恢复失效的通信或管理。本发明适用于对于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高的场合,例如火灾报警系统、矿井安全系统等尤为适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708645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156037.4
申请日:2012-05-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8B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船舶舱室火灾连锁报警优先级评估方法。采集与发生火灾舱室相邻的各舱室感温、感烟及可燃气体探测器获取的火情信息;读取船舶舱室火灾危险级别信息;对感温、感烟和可燃气体探测器获取的火情信息和舱室火灾危险等级信息进行归一化预处理;将经过处理后的数据送至三层前馈误差反向传播的神经网络进行处理,得到各个舱室火灾连锁报警优先级的评估结果,即初级警报概率、中级警报概率及高级警报概率。本发明实现了船舶火灾报警系统自动报警的全面性、超前性、准确性和可靠性,较为有效地达到了降低误报、漏报率的目的,减少了舱室可能发生连锁性起火而导致船舶重大损失的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383551B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申请号:CN200810137141.2
申请日:2008-09-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2K5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水下动力装置与负载连接的耦合装置。它包括安装在动力装置输出轴上的磁钢、罩在动力装置输出轴及磁钢外与动力装置的密封外壳密封连接的不导磁外壳、固定在不导磁外壳上的钢柱和安装在钢柱上的套筒。当动力装置在负载被水下障碍物缠住或卡住时,本发明的装置仍能进行正常工作,避免动力装置受损坏,保证了动力装置的使用寿命。本发明采用磁耦合连接,解决了动力装置水下密封的难题,动力装置和减速器都可以装在一个密封壳内,不再需要对输出轴部分进行复杂的动密封,减少了水下推进装置、水下机器人等的研发和生产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1369767B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0810137258.0
申请日:2008-10-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2K29/00 , H02K29/06 , H02K1/27 , H02K5/04 , H02K5/124 , H02K5/132 , H02K5/22 , H02K7/08 , B63H2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水下一体化电机推进器。它包括由定子铁芯、转子构成的直流无刷电动机;定子铁芯安装在固定在基座上的轴上,定子铁芯外表面开槽,电枢绕组位于开槽内;转子支架通过轴承安装在轴上,由永磁材料制成的磁极安装在转子支架上;在基座上固定有密封壳,密封壳的顶部带有套筒安装轴,套筒安装在安装轴上;电枢绕组的电缆线通过密封插头引出。本发明从根本上消除了机械减速机构和输出轴对水下电机推进器性能的影响,尺寸小,重量轻,推进效率高;解决了水下电机推进器的密封问题,避免采用复杂的动密封装置。提高了水下电机推进器的可靠性,即使螺旋桨被水下障碍物缠住或卡住时,推进电机仍能工作,确保推进器不受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01645644A
公开(公告)日:2010-02-10
申请号:CN200910072839.5
申请日:2009-09-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2K5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永磁复合式异步联轴器。包括内置切向式永磁磁极主动转子、复合式从动转子、隔离罩三个部分。本发明通过磁场耦合实现传动,是一种主动侧与从动侧存在有转差的永磁异步联轴器。特别是一种主动侧转子采用内置切向式永磁结构,从动侧转子采用复合式结构,且依靠涡流形成从动侧转子磁场的永磁异步联轴器。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永磁异步联轴器的缺点,改进了性能,拓展了适用范围,能在全转差范围内,无论是轻载、重载,还是低速、高速等传动场合以及稳态、动态过程中,都具有优异的机械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417702A
公开(公告)日:2009-04-29
申请号:CN200810064802.3
申请日:2008-06-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水下电机与推进器一体化装置。它包括电机外壳,设置于电机外壳两端的端盖,端盖与电机外壳之间密封,嵌有三相绕组的定子铁心固定在电机外壳的内侧,一端带有固定轴、另一端带有传动轴的转子通过轴承安装在电机外壳内、并且传动轴伸出端盖,螺旋桨固定在传动轴上,转子上贴有烧结型钕铁硼,定子铁心上装有位置传感器,控制器设置于电机外壳内,定子上的三相绕组与控制器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接,控制器的控制电缆由一端的端盖引出,导流罩通过支架固定在电机外壳上。由于采用了高牌号的烧结型钕铁硼作为磁钢,很大程度上缩小了电机的体积,减少了电机重量;整个装置结构变得紧凑了,总的效率得到了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93800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10366869.2
申请日:2022-04-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应用于串联型12脉波整流器的三倍增辅助电路,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应用在串联型12脉波整流器的直流侧的脉波倍增电路中包含的辅助变压器原、副边绕组匝比较大,使变压器存在较大的漏感,导致其谐波抑制效果差,且匝比较大、以及倍增电路中存在较多二极管,还存在倍增电路结构复杂、增加制造难度的缺陷。本发明三倍增辅助电路通过设置各辅助变压器的原、副边绕组的匝比,使辅助二极管Df1和辅助二极管Df2的导通时间分别为其各自输入电压周期的1/3或1/4,使第一二极管整流桥和/或第二二极管整流桥同时或交替工作,实现脉波3倍倍增。本发明主要用于实现脉波倍增。
-
公开(公告)号:CN113659901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110783277.6
申请日:2021-07-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2P21/14 , H02P21/22 , H02P6/34 , H02P25/026 , H02P2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预测电流控制的计算延时补偿方法,采样并计算得到定子电流和电压分量;将采样转速与给定转速之间差值经PI控制器输出得到q轴电流给定值,d轴电流采用#imgabs0#的控制方式,再经逆Park变换得到电流给定值;得到预测模型,将采样参数代入预测模型得到预测电流和辅助电流,获得算法执行时间;利用算法执行时间预测由计算延时引起电流变化,并对电流采样值进行补偿;将补偿后电流代入预测模型计算下一时刻预测值,并利用价值函数进行遍历寻优,将最优电压矢量对应开关管驱动信号输出给逆变器以控制电机运行。本发明无需过采样以及不过分增加算法复杂度,对采样电流进行合理补偿解决计算延时所带来的控制性能下降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854862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1911220255.8
申请日:2019-12-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2J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下垂特性电源的船舶电网潮流计算方法,包括:利用前推回代法进行潮流计算,获得计算系统频率修正量Δf,并计算各个电源节点的无功功率修正量ΔQGi;若满足ΔQGi≤ε,则进入下一步,否则更新各个电源无功功率QGi,然后返回开始;计算总负荷及网络损耗的有功功率与电源总有功出力的差额ΔP,计算准平衡节点电压修正量ΔU1;更新准平衡节点电压U1,进行前推回代潮流计算,求取各个节点新的电压值Ui',获得各个节点电压修正量ΔUi,计算各个电源节点的有功功率修正量ΔPGi;若满足ΔPGi≤ε,则输出各个节点电压,电源节点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若不满足ΔPGi≤ε,则更新各个电源有功功率PGi,反至初始。本发明是在前推回代法基础上的改进,精度高,且继承了前推回代法易于收敛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300619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599947.9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带辅助无源脉波倍增电路的串联型24脉波整流器,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基本不增加整流器复杂程度和导通损耗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串联型12脉波整流器的输入电流谐波和输出电压纹波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移相变压器、第一二极管整流桥、第二二极管整流桥和辅助无源脉波倍增电路;所述辅助无源脉波倍增电路包括单相变压器、单相全桥整流器、带中心抽头的平衡电抗器、电容C1和电容C2;本发明仅需在串联型12脉波整流器的直流侧增加一个辅助无源脉波倍增电路,即可将串联型12脉波整流器倍增为串联型24脉波整流器,实现整流器脉波数的倍增,达到同时降低多脉波整流器的输入电流谐波和输出电压纹波的效果。本发明主要用于实现整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