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燃料喷油器
    9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988004U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20865185.1

    申请日:2017-07-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燃料喷油器,包括:壳体;以及主阀芯,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其可沿所述壳体轴向移动,其与所述壳体底部围成圆环形蓄压腔;第一燃料通路,其设置在所述主阀芯内部中心,其上端面向所述壳体弯折,其下端渐缩成喉管,所述喉管下端形成扩撒腔,所述扩散腔下端均匀设置有第一喷口;第二燃料通路,其设置在所述主阀芯内部下端靠近壳体处,其与所述圆环形蓄压腔连通;副阀芯,其设置在所述主阀芯内部第一燃料通路上方弯折处,其可沿所述壳体径向移动;旋槽,其圆周设置在所述壳体下端内壁上,其与所述喉管连通。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燃料喷油器可以集成化、集约化安装于发动机缸盖上,进行单燃料喷射、双燃料混合喷射和双燃料独立喷射。(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基于EGR系统的稀燃气体双燃料点燃式内燃机

    公开(公告)号:CN205154394U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20717478.6

    申请日:2015-09-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3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EGR系统的稀燃气体双燃料点燃式内燃机,能够解决气体燃料点燃式内燃机在进行稀薄燃烧时产生的燃烧不稳定、NOx排放高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是基于气体燃料缸内直喷和进气道喷射组合式的双燃料点燃式内燃机技术以及EGR技术,该稀燃气体双燃料点燃式内燃机能够在高压缩比下,实现稳定、高效的稀薄燃烧,降低循环变动和失火现象;同时,将部分废气重新引入气缸参与燃烧,根据工况需求改变EGR率,降低缸内燃烧温度,抑制NOx的生成;此外,由于同时存在稀薄燃烧和EGR,可以增大节气门开度,降低泵气损失。综上可以从根本上实现能耗的降低和污染物的超低排放。

    一种超稀薄燃烧缸内直喷双气体燃料内燃机

    公开(公告)号:CN204827653U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20503391.9

    申请日:2015-07-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6 Y02T10/3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稀薄燃烧缸内直喷双气体燃料内燃机。其目的在于针对气体燃料点燃式内燃机采用超稀薄燃烧模式燃烧不稳定,以及在冷起动和小负荷工况下油耗高、排放严重等问题,开发出一种能够实现超稀薄燃烧的缸内直喷双气体燃料点燃式内燃机。本实用新型是基于两种气体燃料分别进行缸内直喷和进气道喷射组合式的内燃机技术,该系统提供一种气流控制装置,配合特殊形状的活塞顶面,实现良好的混合气分层。根据气体燃料特殊的燃烧特性,可以采用更高的压缩比以及超稀薄的混合气;控制进入缸内混合气的气流运动,同时增加进气量,以实现缸内混合气的超稀薄燃烧,以降低传热损失,提高热效率,实现降低油耗和污染物的目标。

    内燃机活塞停止位置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1461110U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920093831.2

    申请日:2009-06-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燃机直接起停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内燃机活塞停止位置控制装置。该装置用于发动机在停油熄火后曲轴尚处于旋转状态时,通过控制发动机的压气损失功和附件损失功来影响发动机剩余动能的消耗,以此达到控制活塞停止位置的目的。该装置由利用交流发电机的自动停止控制子系统和利用电子节气门的自动停止控制子系统组成,所述的利用交流发电机的自动停止控制子系统主要包括:交流发电机、励磁电流控制系统、蓄电池和外部电路;所述的利用电子节气门的自动停止控制子系统主要包括:电子节气门、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和驱动电路。内燃机活塞停止位置控制方法包括利用交流发电机的自动停止控制和利用电子节气门的自动停止控制。

    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应急辅助驱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1099169Y

    公开(公告)日:2008-08-13

    申请号:CN200720094292.5

    申请日:2007-09-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62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应急处理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应急辅助驱动装置。可以在发电机、电动机损坏等故障状态下,将转矩由发动机直接传递到驱动论,从而达到应急恢复汽车各项功能的目的。该装置由滑杆、滑杆连接件、单向离合器和万向节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滑杆I(2)和滑杆II(3)通过滑杆连接件(5)连接,滑杆I(2)的另一端通过万向节I(1)与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发电机组连接,滑杆II(3)的另一端装有扭矩从发电机组向驱动轮方向单向传递的单向离合器(6),单向离合器(6)通过万向节II(4)与电动机连接,滑杆连接件(5)和单向离合器(6)上都设有轴向定位。

    柴油机爆燃监测系统
    9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831071Y

    公开(公告)日:2006-10-25

    申请号:CN200520029334.8

    申请日:2005-10-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特别适用于柴油机均质压缩燃烧研究的爆燃监测装置。是将两个爆震传感器(1、2)设置在发动机缸体的外壁上,该两个爆震传感器由发动机的振动产生的电压信号分别接入PCLD-8115多功能插接板的两路模拟转化通道,经转化的电压信号再送入PCL-818HG数据采集卡,由计算机的采集程序进行采集和处理,并将采集到的信号波形显示在计算机监视器上。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时监测发动机的振动信号,通过波型和振幅判断发动机是否发生爆燃。其优点是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工作可靠。

    一种新型汽车氨氢混合燃料动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7435499U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20291967.X

    申请日:2022-02-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汽车氨氢混合燃料动力系统,包括:液氨气化装置;氨气罐,其进气口与液氨气化装置的出气口连通;氨在线裂解制氢装置,其进气口与液氨气化装置的出气口连通;气体分离装置的进气口与氨在线裂解制氢装置的出气口连通;氢氨发动机的氨气进口与氨气罐的出气口连通,氢气入口与氢气出口连通;传动装置,其输入端选择性的与氢氨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或分离;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其进气端与氨气罐的出气口连通;动力电池,其输入端连接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输出端;电机,其动力输入端连接动力电池的输出端和/或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输出端;转矩耦合器,其输入端同时连接电机的输出端和传动装置的输出端。

    一种混合燃料发动机掺水喷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1975212U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20273727.8

    申请日:2020-03-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合燃料发动机掺水喷射系统,该喷射系统包括:第一燃料泵,其设置在第一燃料油箱中;第一燃料喷射器,其固定安装在发动机气缸盖上,并且通过第一低压油轨与第一燃料燃油泵相连;第二燃料泵,其设置在第二燃料油箱中;第二燃料高压泵,其通过第二低压油轨与第二燃料泵相连;第二燃料喷射器,其固定安装在发动机气缸盖上,并且通过高压油轨与第二燃料高压泵连通;回油管路,其一端与高压油轨连通,另一端连接第二燃料油箱;水泵,其用于将水泵入高压储水腔;高压水泵,其与高压储水腔连通;水喷射器,其固定安装在发动机气缸盖上,并且与高压水泵连通;其中,第二燃料喷射器的轴线与水喷射器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双燃料内燃机可变滚流分层EGR进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8106601U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20587271.5

    申请日:2018-04-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燃料内燃机可变滚流分层EGR进气装置,包括:进气道,其内部沿气流方向设有隔板,并被隔板分隔成第一进气区和第二进气区;其中,第一进气区的横截面小于第二进气区的横截面;EGR副气道,其与进气道垂直,且所述EGR副气道与所述第一进气区连通;封闭件,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气区的进气端,所述封闭件内具有弧面凹槽;旋转阀,其与所述封闭件及隔板配合设置;旋转阀的开度由独立的电机控制,通过控制旋转阀的开度可以实现随工况而变的EGR滚流分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燃料内燃机可变滚流分层EGR进气装置,能够使EGR形成滚流分层进入内燃机,提高内燃机运转稳定性,增大废气引入率,提升双燃料内燃机整体燃油经济性及排放性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温度可主动控制的定容弹保温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7850691U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721535585.2

    申请日:2017-11-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度可主动控制的定容弹保温系统。主要解决了现有弹体保温装置的比热容较低,对温度变化敏感,无法主动控制保温腔体温度且保持温度所消耗能量大的弊端。因此本实用新型有助于提升弹体加热效率,及保温效果。主要技术特征是双层腔体定容弹弹体,外侧保温腔体壁采用绝热材料硅酸铝纤维板粘敷,加热装置为具有辐射遮热板的加热装置,分块均匀布置与保温腔体内。保温腔体与换气系统连通内充氮气提升保温腔体热容量,由控制器控制制冷装置与加热装置节能高效地主动控制保温腔体与内侧定容弹温度一致。(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