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式双目立体视觉装置及高精度立体视觉图像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00333B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910680675.8

    申请日:2019-0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教练式双目立体视觉装置及高精度立体视觉图像获取方法,属于立体视觉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立体视觉装置无法同时满足高精和低成本的问题。装置包括:双目立体视觉单元,离线采集视场范围内的双目样本图像及在线采集被测范围的双目实时图像,处理得到双目可见光非立体图像、匹配代价图及双目立体视觉图像;教练单元获取同一视场范围内的精确立体视觉图像;智能学习单元根据基于双目样本图像得到的双目可见光非立体图像中的一幅、匹配代价图、双目立体视觉图像及精确立体视觉图像,训练存储在智能学习单元中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直至收敛;还在收敛后,基于处理双目实时图像得到的相应图像,得到被测范围的高精度的立体视觉图像。

    一种地铁运营中的客流控制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414832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910680740.7

    申请日:2019-0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铁运营中的客流控制方法和装置,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解决由于客流造成的地铁运营问题;方法包括,测地铁站点内各区域的包括客流存量以及客流通量在内的实时客流数据;根据所述实时客流数据,站点类型和节假日类型,按照设定的控制目标函数,分析站点客流,生成站点客流控制参数;将所述站点客流控制参数输出到对应的执行单元,控制地铁站点的客流。本发明可以将地铁客流进行分级,并对安检速度,检票闸机等候时间、电扶梯速度、客流智能缓冲通道长度、列车发车间隔的有效调控,提高了乘客的出行体验,降低了地铁站的风险指数。

    一种客流智能引导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95298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910680549.2

    申请日:2019-0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客流智能引导系统及方法,属于客流引导技术领域,解决地铁列车客流不均问题;系统包括地铁车站客流计数单元用于统计车站内的候车客流量Q和站台的每个屏蔽门的客流量D;地铁车厢客流计数单元用于统计地铁车厢内的客流量P;引导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地铁车站客流计数单元和地铁车厢客流计数单元的统计的客流量,进行客流分析、监测预警;并且通过综合考虑站点地图,前后站情况,对地铁线路上的各车站的客流进行引导,给出地铁车辆不同车门的转移推荐度和乘客转移方向。本发明有效地对各个屏蔽门、车厢内、站台上的客流量进行计数和分析,得出不同车厢的推荐转移度和转移方向转移乘客,使得拥挤的情况得以缓解。

    用于地铁车站站台的分布式排烟系统及风量调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56287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071694.3

    申请日:2020-01-21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地铁车站站台的分布式排烟系统及风量调整方法,该系统包括主排烟风道和多个支线排烟风道,其中:主排烟风道的进风口连通第一排烟风室,用于通过排烟风机将地铁站台公共区的烟气进行集中排出,其中,第一排烟风室将多个支线排烟风道排出的烟气集中之后,通过主排烟风道的出风口将集中的烟气排出;多个支线排烟风道,按顺序排列为分布式结构设置在地铁站台公共区的上方,每个支线排烟风道上设置有对应的排烟风口和支线风阀,以根据排烟风口和支线风阀调整支线排烟风道的排烟量,且每个支线排烟风道的长度不相同。本发明实施例为人员疏散提供更有利的烟气环境,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下车站站厅通风排烟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19972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2010131164.3

    申请日:2020-0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地下车站站厅通风排烟系统和方法。地下车站站厅通风排烟系统包括公共区排烟系统和隧道排烟系统,公共区排烟系统包括公共区排烟风机和连通站厅与公共区排烟风机的第一排烟通道;隧道排烟系统包括与站厅连通的车站隧道排烟系统和/或区间隧道排烟系统;当隧道排烟系统包括车站隧道排烟系统,车站隧道排烟系统包括车站隧道排热风机和连通站厅与车站隧道排热风机的第二排烟通道;当隧道排烟系统包括区间隧道排烟系统,区间隧道排烟系统包括区间隧道风机和连通站厅与区间隧道风机的第三排烟通道。本发明提供的地下车站站厅通风排烟系统和方法,排烟效果显著变好,建设和改装成本低,有效提高安全水平。

    一种用于识别驾驶员是否分心驾驶的墨镜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62084B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0459514.6

    申请日:2019-05-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识别驾驶员是否分心驾驶的墨镜及方法,属于交通安全领域。所述墨镜包括墨镜子系统和车载子系统,通过内嵌于墨镜支架鼻梁桥内的6轴加速度计来采集驾驶员头部的运动信息,利用蓝牙模块进行数据的传输。本发明所述方法根据6轴加速度计的数据判断驾驶员是否佩戴该墨镜,并标定非分心驾驶状态下的6轴加速度计的数据范围。微处理器根据GPS的数据是否进行驾驶分心预警,结合安装在车辆前端的毫米波雷达数据,若确认驾驶员处于分心驾驶状态,且自车追尾前车的风险较高,将发出语音预警信号。当驾驶员不使用该墨镜时,墨镜可在墨镜支架上进行无线充电。本发明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可有效解决戴墨镜驾驶员的驾驶分心问题。

    一种用于隧道火灾试验的移动火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930848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303436.7

    申请日:2019-12-1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隧道火灾试验的移动火源装置,包括携带火源的小车,还包括:可改变形状的隧道本体、铺设在所述隧道本体的地表面上的地面轨道和设置在所述隧道本体的侧面上的导电轨;所述小车设有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通过滑触线与所述导电轨相连;所述地面轨道的任意一条轨道上设置有刹车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火源装置,通过改变隧道本体的形状,实现灵活控制移动火源的运动轨迹;通过在隧道本体的侧面上的导电轨和滑触线,实现在隧道本体内部对小车的动力系统进行供电;通过在地面轨道的任意一条轨道上设置有刹车点,实现及时刹车,避免安全隐患。

    地铁隧道巡检机器人的巡检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343548B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811158080.8

    申请日:2018-09-3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地铁隧道巡检机器人的巡检系统,包括:机器人本体、控制单元及探测单元,探测单元设置于机器人本体上;控制单元用于向机器人本体及探测单元分别发送控制指令;机器人本体用于根据控制指令沿地铁隧道内的轨道行进;探测单元用于根据控制指令,在机器人本体沿地铁隧道内的轨道行进时,对地铁隧道内的环境进行探测,并将探测获得的数据发送至控制单元。本发明实施例使机器人本体在沿地铁隧道内的轨道行驶时,探测单元能够对地铁隧道内的环境进行探测,从而实现了利用机器人对地铁隧道进行自动的巡检,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人工操作,避免了人员巡检效率低及巡检人员的安全难以保证的缺陷,提高了巡检的效率和准确度。

    一种基于大型量热系统的量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32883B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811588352.8

    申请日:2018-1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大型量热系统的量热方法,大型量热系统包括:集烟系统和测量系统;集烟系统包括:点火器、升降平台、固定集烟罩、移动集烟系统和烟气传输管道;点火器用于点燃被测物体;移动集烟系统与固定集烟罩相连通,移动集烟系统为可移动、升降和尺寸调整的集烟系统;量热方法包括:S1预估被测物体最高热释放速率;S2根据被测物体最高热释放速率和被测物体尺寸大小调整升降平台以及移动集烟系统;S3点火器点火和关火控制;S4利用测量系统获取相关燃烧信息。本发明提供的量热方法基于上述大型量热系统,能够根据被测物体最高热释放速率和被测物体尺寸大小调整升降平台以及移动集烟系统,从而可以满足各类被测物体热释放速率测量的需要。

    教练式双目立体视觉装置及高精度立体视觉图像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00333A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910680675.8

    申请日:2019-0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教练式双目立体视觉装置及高精度立体视觉图像获取方法,属于立体视觉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立体视觉装置无法同时满足高精和低成本的问题。装置包括:双目立体视觉单元,离线采集视场范围内的双目样本图像及在线采集被测范围的双目实时图像,处理得到双目可见光非立体图像、匹配代价图及双目立体视觉图像;教练单元获取同一视场范围内的精确立体视觉图像;智能学习单元根据基于双目样本图像得到的双目可见光非立体图像中的一幅、匹配代价图、双目立体视觉图像及精确立体视觉图像,训练存储在智能学习单元中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直至收敛;还在收敛后,基于处理双目实时图像得到的相应图像,得到被测范围的高精度的立体视觉图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