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激光雷达的路沿后处理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86415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07008.4

    申请日:2024-01-02

    Inventor: 杨凯 邓皓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路沿后处理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激光雷达输出的路沿点集;对路沿点集进行聚类分割,得到不同的路沿子点集;将每个路沿子点集中的各路沿点进行排序,并将路沿点与其相邻的路沿点相连接;以预设点为圆心,将车辆前方的区域,划分为多个扇形区域,所述预设点为车辆上的点,或为与车辆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的点;对每个扇形区域内非最内侧的路沿点进行过滤处理,得到A类路沿点;将滤除后的各路沿子点集进行合并处理,得到处理后的路沿点集。本发明能够对激光雷达的路沿检测算法输出的多层次的路沿点集及噪点进行滤除,得到能够作为车辆轨迹预测、目标检测和可行驶区域等模块的输入信息。

    道路边界线跟踪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434165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168241.6

    申请日:2023-02-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自动驾驶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道路边界线跟踪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跟踪方法包括:实时获取道路边界关键点集;根据道路边界关键点集,采用随机采样一致算法和基于最小二乘法的道路边界曲线多项式算法拟合出道路边界线观测值,其中,每一帧的道路边界关键点集均对应不同的道路边界线观测值;根据本车的实时速度、上一帧与当前帧的时间差以及上一帧的道路边界线观测值,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预测得到当前帧的道路边界线预测值。本申请通过引入本车的实时速度,使得获得的道路边界线预测值更为贴近实际的本车坐标系下道路边界线的变化模型,提升最终获得的道路边界线的修正结果的准确性。

    基于车辆目标的点云边界框计算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423833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0968273.X

    申请日:2022-0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辆目标的点云边界框计算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点云数据获取,获取聚类或分割后的车辆目标的点云数据;S2、点云降采样,对获取的点云数据进行降采样;S3、点云方向计算,使用点云数据在水平面的坐标信息,计算点云方向,即车辆在水平面的偏航角;S4、点云边界框计算。本发明使用新的点云降采样方法,保留了点云整体特征信息的同时,降低点云的密度;同时在计算目标方向时采用新的损失值计算方法,增加了计算结果的稳定性,在保证算法时间复杂度较低的同时,保证了目标点云边界框的稳定性。

    一种轿车安全带安装点加强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2098372U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120088869.8

    申请日:2011-03-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轿车安全带安装点加强结构,包括安全带安装加强件,所述安全带安装加强件为几字形结构,其顶面有螺栓孔,在螺栓孔处朝安全带安装加强件的内顶面位置焊接有T型螺母,所述安全带安装加强件通过底边与轿车后侧围加强件上的安全带安装点位置焊接,通过顶面与轿车侧围上内蒙皮上的安全带安装点位置焊接,在轿车侧围上内蒙皮对应安全带安装加强件上的螺栓孔的位置有通孔。采用本结构,安全带安装点所受力可以通过安全带安装加强件分散到后侧围加强件和侧围上内蒙皮上,使安装点的强度大大增加,既可满足安全带安装点的强度要求,又可实现其良好的焊接工艺性。

    一种具有加强结构的轿车车体后侧围内蒙皮总成

    公开(公告)号:CN201961391U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1120091759.7

    申请日:2011-03-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加强结构的轿车车体后侧围内蒙皮总成,其包括后侧围上内蒙、后侧围下内蒙和后侧围加强件;所述后侧围上内蒙皮与后侧围下内蒙皮通过点焊连接组成后侧围内蒙皮组件。在后侧围内蒙皮组件内侧焊接有后侧围加强件,所述后侧围加强件从后侧围内蒙皮组件的车顶位置贯通延伸到后轮鼓包位置。所述后侧围加强件的断面为U形,与后侧围内蒙皮组件焊接形成腔体加强结构。本结构其使用较少的零件搭接,形成上下贯通的腔体结构,加强了后侧围区域、后轮鼓区域的强度,对于后侧围区域的扭转和疲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种左右舵车共用汽车前壁板

    公开(公告)号:CN201161620Y

    公开(公告)日:2008-12-10

    申请号:CN200820097612.7

    申请日:2008-01-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左右舵车共用汽车前壁板,它是在前壁板体的左半部布置左舵离合器踏板安装面、制动踏板安装面和转向轴过孔空间;同时,在前壁板体的右半部与左半部对应位置布置右舵制动踏板安装面和右舵离合器踏板安装面,而在右半部上与左半部布置左舵转向轴过孔空间的对称位置布置右舵转向轴过孔空间。上述前壁板可以有效满足左、右舵车装配需要,而且没有利用的那部分安装面和过孔空间可以起到对前壁板的加强作用,不需要因产品大,易变形,而考虑增加其它加强筋,这样的结构布置可以简化冲压工艺设计,在改进车型时,可以共用除冲孔模之外的模具,降低生产成本。

    一种轿车前拖钩安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1105617Y

    公开(公告)日:2008-08-27

    申请号:CN200720188124.2

    申请日:2007-10-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轿车前拖钩安装结构,包括前纵梁、前碰撞横梁、前碰撞座和前拖钩,前碰撞横梁通过前碰撞座安装在前纵梁前端。前拖钩的拖钩管穿过前碰撞横梁和前碰撞座,并分别与它们焊接,形成一个封闭结构,拖钩管前端伸出于前碰撞横梁,后端伸进前纵梁前端。本实用新型将前拖钩管与前碰撞横梁和前碰撞座焊接在一起形成矫形结构,形成一级吸能区,再将碰撞能量向后传递给前纵梁,由此可增加前纵梁的有效吸能长度,同时提高前碰撞安装座的强度。

    一种轿车发动机仓前上构件总成

    公开(公告)号:CN201105765Y

    公开(公告)日:2008-08-27

    申请号:CN200720188123.8

    申请日:2007-10-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轿车发动机仓前上构件总成,包括有上横梁和水箱安装梁,上横梁的一端与水箱安装梁的上端搭接,其特点是将上横梁设计为变截面矩形结构,矩形的截面面积由中间向两端逐渐在增大,将水箱安装梁的截面设计为槽形结构。本轿车发动机仓前上构件总成通过采用变截面的矩形结构上横梁,使上横梁刚度得以加强,水箱安装梁采用槽形结构,使刚度也提高,由此使整个前上构件结构强度提高,提高了发动机仓前端模态,增加整车的舒适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