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增强数据集和多层次注意力模块的遥感图像图文检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6147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894851.5

    申请日:2024-12-21

    Inventor: 周国清 李天皓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增强数据集和多层次注意力(Multi‑Level Layer Attention,MLLA)模块的遥感图像图文检索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进行数据预处理,通过归一化处理原始遥感图像数据,并采用多种变换技术构建增强数据集;其次,在现有的RemoteCLIP模型基础上,集成多层次线性注意力模块,构建EnhanceMLLA‑RemoteCLIP模型;然后,使用增强数据集对该模型进行微调训练,以提升其对图像细节和局部特征的捕捉能力;最后,将训练好的EnhanceMLLA‑RemoteCLIP模型应用于待检索的遥感图像,实现精准有效的图文检索。通过引入增强数据集和多层次注意力机制,本发明显著增强了模型对图像变形、损坏、失真和噪声的鲁棒性,提升了遥感图像的检索能力,使得对各种复杂遥感图像数据的检索更加高效和准确。

    大视场角场景影像的特征匹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2312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92727.8

    申请日:2024-12-07

    Inventor: 周国清 朱强 田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大视场角场景影像的特征匹配方法,主要包括:(1)构建仿射变换空间阶段。模拟相机视角按指定参的投影,将待匹配图像进行仿射变换,形成仿射空间图组,确定仿射图像有效区域,降低特征检测范围。(2)特征检测阶段。通过投影参数计算出逆投影参数,利用AORB特征检测实现仿射图像的特征检测,特征点通过逆投影参数投影到原图像,得到抗仿射特征点。(3)描述阶段。在ORB描述基础上,增加特征点与采样点对比信息与采样点对之间的梯度对比信息,构成3*256的二值描述子,实现对大视角场景的特征点的提取与匹配。

    有人机载双频相位多特征测水激光雷达

    公开(公告)号:CN11929170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18465.9

    申请日:2024-10-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有人机载双频相位多特征测水激光雷达,发射的近红外激光采用连续周期激光回波相位测距测量微米级水面距离,绿色激光采用多个高斯回波特征信号测距。该测水激光雷达主要由稳定平台、扫描系统、底板、激光反射镜、1064nm激光测距模块、532nm激光器、光学接收系统、综控系统、探测系统、激光测采集系统、高精度POS系统以及POS天线等部件组成,可实现水面微米级,水底厘米级高精度探测。

    一种双风道激光雷达散热结构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4278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090894.1

    申请日:2024-01-23

    Inventor: 周国清 蔡昂特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风道激光雷达散热结构,属于激光雷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无人机载激光雷达散热结构,以解决无人机载激光雷达在落地后的数据处理阶段,无人机无法提供有效的气流,而导致激光雷达散热能力大幅下降的问题。该结构包括壳体,第一散热部和第二散热部。所述第一散热部用于高速采集装置的散热,包括两个风道结构和切换机构,在无人机空中作业时,风道一利用无人机产生的气流提高雷达系统的散热;在落地后,切换机构断开风道一并将风道二接入散热系统,满足在地面数据处理阶段激光雷达的散热需求。第二散热部通过半导体制冷和设置热沉完成对激光器的散热。本发明在提高散热效率的同时,减少系统能耗并使雷达能够适应多种工作状况。

    一种激光空间输出与光纤输出合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247293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1910611669.7

    申请日:2019-07-08

    Inventor: 周国清 魏建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合束装置,可以对空间和光纤两种不同方式输出的激光进行合束输出。包括一个激光空间输入口、两个光纤输入接口和两个镜架基座,多个长波通和短波通二向色镜,一个固定的反射镜、两个合束激光输出口。其特征在于:利用光纤输出的灵活性和空间输出的稳定性,分A、B两种合束路径工作,根据每种路径下输入激光的波长与长波通和短波通二向色镜之间的关系,利用其对不同范围内输入波段有较高透射性和反射性的特点,搭配最佳镜片,以最高的合束率完成两种不同方式输出激光的合束。该发明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光路搭配镜片,可合束的波段覆盖范围广,合束率高同轴性好。合束装置散热效果极佳,可以高功率、高质量、远距离的长时间工作。

    一种液幕式无人机载激光雷达散热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769317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410020097.6

    申请日:2024-01-06

    Inventor: 周国清 刘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幕式无人机载激光雷达散热结构,属于激光雷达领域。用来解决现有的无人机载设备工作时能源有限,难以满足无人机载激光雷达散热需求的问题。本结构均设置与激光雷达箱体之上,在箱盖顶部内置一个储液仓用来储存冷却液,同时设有透气孔与出液口,透气孔用来控制冷却液流速。工作时,冷却液从出液口流出,经导液槽引导至散热面板,在散热面板表面附着。散热面板表面附着的冷却液发生相变过程吸收热量以达到散热目的,激光雷达设备运行产生的热量以及无人机运行周围空气流动加速冷却液相变,极大提高激光雷达散热效率。

    球面几何单次变换的鱼眼影像快速正射纠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72013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210514891.7

    申请日:2022-0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面几何单次变换的鱼眼影像快速正射纠正方法,实施步骤如下:首先建立球面几何单次变换的鱼眼影像快速正射纠正方法,即建立鱼眼影像像点、镜头中心和地面点三点之间的关系,并加入畸变模型;然后量测若干对像点坐标和地面点坐标作为控制点,代入球面几何模型求解相机内参和外方位元素;最后基于数字表面模型(Digital Surface Model,DSM)用球面几何模型采用鱼眼逐点纠正方法去除球形畸变和由地面由地形起伏带来的畸变,实现大比例尺鱼眼影像的正射纠正。本发明可以将鱼眼影像通过球面几何模型将鱼眼影像像点、虚拟成像光心和地面点建立数学关系,可实现一步快速将鱼眼影像纠正为正射影像。

    一种实用的滑坡预警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550242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1810686923.5

    申请日:2018-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用的滑坡预警系统。包括一个主控单元和多个滑坡传感器。主控单元由无线接收模块、微处理器、短息模块、存储模块、声光报警器、状态指示模块和接收天线构成。滑坡传感器由机械式双轴倾角检测模块,无线发射模块,天线和电池构成。多个滑坡传感器垂直于水平面埋入可能出现滑坡的现场的不同位置,各滑坡传感器可设置不同的倾角阈值,且平时处于断电状态。主控单元安装在滑坡点附近的人员家中或企事业单位内或其它能够不间断供电的地方。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解决滑坡传感器供电难题;滑坡传感器内部结构简单,干电池供电,体积小,成本低,可以大量使用;同一地点可在多个位置埋入滑坡传感器,扩大了滑坡监视范围,实用性强。

    鱼眼图像特征点伪邻域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45266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0018145.9

    申请日:2022-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眼图像特征点伪邻域提取方法,包括步骤1:对鱼眼相机进行检校,获取相机参数以及鱼眼影像框幅;步骤2:根据鱼眼透镜的半球投影模型建立半球坐标系与像素坐标系的转换关系;步骤3:根据坐标系转换关系建立鱼眼半球经纬网,提取特征点伪邻域数据。本发明的方法不需要对鱼眼图像进行畸变校正,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图像信息的完整度以及简化图像处理过程。

    水深测量激光雷达透过率杂光测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236510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111463503.9

    申请日:2021-12-02

    Inventor: 周国清 刘哲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深测量激光雷达透过率杂光测试系统,包括支撑平台、脉冲激光器、光纤跳线、平行光管、指示器、平面反射镜、抛物面反射镜、高精度二维转台、激光能量计、计算机、丝杠滑轨、水平仪、CCD相机等十三个组件。它不需要高精度同步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光学系统光轴平行度校正与PST无间断测试,适用于多波段光学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它提升了激光雷达装调测试效率,节省了空间,降低了激光雷达接收回波能量损失。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