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9876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47223.4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17/13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炮领域,提供了一种高炮弹道模拟和射击参数解算流程的优化方法。旨在解决人工防雹作业中高炮依赖人工瞄准导致射击精度不高、防雹效果不理想及作业效率低下的问题。主要方案包括:1)定义非标准条件下质点弹道微分方程,包括速度和位置的微分表达式;2)拟合弹丸空气阻力定律曲线,得到阻力系数表达式;3)将目标坐标、炮弹初始速度和风速转换到发射坐标系中;4)使用阿当姆斯预报‑校正法进行弹道积分,计算炮弹的位置和速度;5)根据弹道数据预测目标未来位置;6)修正射击角度,包括判断是否命中目标,如果未命中则修正射击角度;7)控制迭代次数,以优化计算效率。本发明的用途是提高人工防雹作业中高炮的射击精度和作业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420396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210143771.0
申请日:2022-02-17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360°角度传感器领域,提供了一种满角度无限旋转单电位器及角度校测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满角度无限旋转单电位器,不存在测量死角,且能够360°循环测量。主要方案包括外壳、电极座、顶盖,所述电极座安装于外壳内通过顶盖固定,所述电极座的顶面设置上碳膜圈,在电极座的底面设置下碳膜圈,所述上碳膜圈设有上碳膜圈开口,下碳膜圈设有下碳膜圈开口,上碳膜圈开口与下碳膜圈开口在水平上的投影不重合,所述电极座中心设置有转轴,转轴上设置有电极片,电极片包括与上碳膜圈电接触的上电极片和与下碳膜圈电接触的下电极片。
-
公开(公告)号:CN114530301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10183388.8
申请日:2022-02-24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速测量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全角度无限旋转单电位器及高精度风速检测方法,主旨在于解决现有技术是通过脉冲计数来测量风速时存在的误差较大的问题。主要方案包括电位器,其中电位器包括底座(1)、顶盖(2),在底座(1)上设置有内碳膜圈(6)和外碳膜圈(5),内碳膜圈(6)设置有内碳膜圈开口(6‑1),外碳膜圈(5)设置有外碳膜圈开口(5‑1),内碳膜圈开口(6‑1)与外碳膜圈开口(5‑1)错开,底座(1)中心设置有转轴(3),转轴(3)上设置有电极片(4),电极片(4)包括与内碳膜圈接触的内碳膜圈触点(4‑1)和与外碳膜圈接触的外碳膜圈触点(4‑2)。并通过电位器单位时间内旋转角度α计算得到风速。
-
公开(公告)号:CN116430388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561350.4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象观测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冰雹云演变过程变化的防雹作业指挥方法及评估方法。主旨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因为无法对作业人影作业的作业时机、部位及剂量的作业结果进行有效的评估,导致现有作业指挥方法精度不高的问题。主要方案包括通过云室模拟冰雹云全过程;模拟形成的多个同一典型冰雹云体,分别对每个同一典型冰雹云体采用不同的作业参数实施消雹实验,对每一个同一典型冰雹云体获取立体观测数据,得到典型冰雹云模型特征;采用测雹仪所测冰雹数据评估作业效果,得到效果评估数据;得到每一个典型冰雹云体对应的作业参数、冰雹云模型特征、效果评估数据,并根据效果评估数据得到每一个冰雹云模型特征对应的最佳作业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08871586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810835025.1
申请日:2018-07-26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基红外遥感地表温度的反演方法,包括步骤1.构建测量系统,并收集影响测量数据的因素,步骤2.通过步骤1中的测量系统,找出影响红外遥感地表温度的主要因素,并作为输入参量,步骤3.通过步骤1中测量的样本数据搭建BP神经网络,步骤4.利用测量台站的测量数据对步骤1中测量的数据进行修正,并通过铂电阻测量验证本方法的正确性。本发明提供地基红外遥感地表温度的反演方法,能够利用红外辐射原理对任何地表进行遥测,克服传统铂电阻测量存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758167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086684.0
申请日:2019-11-08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直流充电桩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动汽车与充电桩数量严重不平衡且交流充电桩充电慢的问题。该方法包括(S1)用户将充电桩充电插口接入电动汽车蓄电池充电接口上,充电桩系统复位;(S2)系统自动检测其接收到的电路中的数值信息,当电路中的数值信息值高于设定值时继续执行下一步;(S3)充电桩对接入的电动汽车蓄电池进行检测并显示电池信息,并根据汽车电池的剩余电压选择不同的充电模式;(S4)按下开关按键,开始充电;(S5)判断是否充电完成,如果没有完成则返回步骤(S3),如果完成则断开充电。通过上述方案,本发明达到了节约充电时间的目的,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95655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744621.X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估算方法及装置,属于大气科学领域,二氧化碳排放量估算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准确的估算区域的CO2排放量,从而不利于制定减排政策、减缓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或准确预估未来气候变化趋势。本发明获取估算CO2排放量所需的数据信息,包括卫星观测数据、排放清单、气象场数据和发电站数据,卫星观测数据包括OCO‑2卫星观测数据;基于研究区域和OCO‑2卫星观测数据获取XCO2异常;基于XCO2异常获取曲线拟合得到研究区域的截面CO2通量;或基于数据信息和XCO2异常构建区域网格高斯烟羽模型对研究区域进行截面CO2通量的估算,其中,截面CO2通量即指CO2排放量。本发明用于二氧化碳排放量估算。
-
公开(公告)号:CN114420396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143771.0
申请日:2022-02-17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360°角度传感器领域,提供了一种满角度无限旋转单电位器及高精度角度校测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满角度无限旋转单电位器,不存在测量死角,且能够360°循环测量。主要方案包括外壳、电极座、顶盖,所述电极座安装于外壳内通过顶盖固定,所述电极座的顶面设置上碳膜圈,在电极座的底面设置下碳膜圈,所述上碳膜圈设有上碳膜圈开口,下碳膜圈设有下碳膜圈开口,上碳膜圈开口与下碳膜圈开口在水平上的投影不重合,所述电极座中心设置有转轴,转轴上设置有电极片,电极片包括与上碳膜圈电接触的上电极片和与下碳膜圈电接触的下电极片。
-
公开(公告)号:CN111190242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2010082331.X
申请日:2020-02-07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成都成信帝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象检测领域,提供了一种动态自水平正交测风速气象装置,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气象装置固定端发生倾斜导致四个风口无法水平的问题。动态自水平正交测风速气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导槽(3),与圆形导槽(3)滑动铰接的水平舱;所述水平舱包括底座(1),安装在底座(2)上的顶盖(2),底座上对称设置的铰接耳(1-3-2,1-3-1),铰接耳(1-3-2,1-3-1)滑动铰接安装在圆形导槽(3)内,所述底座(2)底部设置有配重块。
-
公开(公告)号:CN11871171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42906.9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IPC: G16C20/70 , G01W1/02 , G01W1/10 , G16C20/20 , G06F18/22 , G06F18/241 , G06V20/13 , G06V10/20 , G06V10/30 , G06V10/44 , G06V10/46 , G06V10/54 , G06V10/764 , G06N3/044 , G06N3/045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原地区降水性积层混合云冰晶形态识别方法及系统,属于视觉识别、气象学和云物理学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难以准确识别高原降水性积层混合云中冰晶的形态,导致对云微物理过程的理解不足,难以有效进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本发明基于获取高原的降水性积层混合云的多源观测数据;基于机载粒子探测数据识别冰晶的形态;基于X波段雷达数据分析云的宏观结构特征,并与飞机探测轨迹进行匹配,确定冰晶所在的高度层;基于探空数据、卫星数据和再分析数据提取冰晶形成和增长的环境条件;建立冰晶形态识别模型进行训练后实现冰晶形态的自动识别和分类。本发明用于高原地区降水性积层混合云冰晶形态识别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