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70815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210135721.8
申请日:2022-02-14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B7/30 , F41A35/00 , F41G3/00 , F41G5/06 ,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工影响天气高炮火箭地面作业监测及传感与自动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高精度人影高炮方位角检测方法及可变多圈电位器。解决关机方位角记忆问题、机械回差问题。主要方案包括通过设置碳膜电阻槽,且为渐变螺旋曲线,螺旋渐变曲线半径随旋转角度线性增加,电位器旋转到α时,#imgabs0#设#imgabs1#为I0为电流,vα电位器旋转到α角度的电压。提出并采用“二分插值法”,快速高效计算方位角,提出“智能回差修正法”解决机械回差引起的误差,进一步提高方位角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420396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143771.0
申请日:2022-02-17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360°角度传感器领域,提供了一种满角度无限旋转单电位器及高精度角度校测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满角度无限旋转单电位器,不存在测量死角,且能够360°循环测量。主要方案包括外壳、电极座、顶盖,所述电极座安装于外壳内通过顶盖固定,所述电极座的顶面设置上碳膜圈,在电极座的底面设置下碳膜圈,所述上碳膜圈设有上碳膜圈开口,下碳膜圈设有下碳膜圈开口,上碳膜圈开口与下碳膜圈开口在水平上的投影不重合,所述电极座中心设置有转轴,转轴上设置有电极片,电极片包括与上碳膜圈电接触的上电极片和与下碳膜圈电接触的下电极片。
-
公开(公告)号:CN114420396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210143771.0
申请日:2022-02-17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360°角度传感器领域,提供了一种满角度无限旋转单电位器及角度校测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满角度无限旋转单电位器,不存在测量死角,且能够360°循环测量。主要方案包括外壳、电极座、顶盖,所述电极座安装于外壳内通过顶盖固定,所述电极座的顶面设置上碳膜圈,在电极座的底面设置下碳膜圈,所述上碳膜圈设有上碳膜圈开口,下碳膜圈设有下碳膜圈开口,上碳膜圈开口与下碳膜圈开口在水平上的投影不重合,所述电极座中心设置有转轴,转轴上设置有电极片,电极片包括与上碳膜圈电接触的上电极片和与下碳膜圈电接触的下电极片。
-
公开(公告)号:CN114530301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10183388.8
申请日:2022-02-24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速测量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全角度无限旋转单电位器及高精度风速检测方法,主旨在于解决现有技术是通过脉冲计数来测量风速时存在的误差较大的问题。主要方案包括电位器,其中电位器包括底座(1)、顶盖(2),在底座(1)上设置有内碳膜圈(6)和外碳膜圈(5),内碳膜圈(6)设置有内碳膜圈开口(6‑1),外碳膜圈(5)设置有外碳膜圈开口(5‑1),内碳膜圈开口(6‑1)与外碳膜圈开口(5‑1)错开,底座(1)中心设置有转轴(3),转轴(3)上设置有电极片(4),电极片(4)包括与内碳膜圈接触的内碳膜圈触点(4‑1)和与外碳膜圈接触的外碳膜圈触点(4‑2)。并通过电位器单位时间内旋转角度α计算得到风速。
-
公开(公告)号:CN118711711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0942906.9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IPC: G16C20/70 , G01W1/02 , G01W1/10 , G16C20/20 , G06F18/22 , G06F18/241 , G06V20/13 , G06V10/20 , G06V10/30 , G06V10/44 , G06V10/46 , G06V10/54 , G06V10/764 , G06N3/044 , G06N3/045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原地区降水性积层混合云冰晶形态识别方法及系统,属于视觉识别、气象学和云物理学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难以准确识别高原降水性积层混合云中冰晶的形态,导致对云微物理过程的理解不足,难以有效进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本发明基于获取高原的降水性积层混合云的多源观测数据;基于机载粒子探测数据识别冰晶的形态;基于X波段雷达数据分析云的宏观结构特征,并与飞机探测轨迹进行匹配,确定冰晶所在的高度层;基于探空数据、卫星数据和再分析数据提取冰晶形成和增长的环境条件;建立冰晶形态识别模型进行训练后实现冰晶形态的自动识别和分类。本发明用于高原地区降水性积层混合云冰晶形态识别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530301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183388.8
申请日:2022-02-24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速测量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全角度无限旋转单电位器及高精度风速检测方法,主旨在于解决现有技术是通过脉冲计数来测量风速时存在的误差较大的问题。主要方案包括电位器,其中电位器包括底座(1)、顶盖(2),在底座(1)上设置有内碳膜圈(6)和外碳膜圈(5),内碳膜圈(6)设置有内碳膜圈开口(6‑1),外碳膜圈(5)设置有外碳膜圈开口(5‑1),内碳膜圈开口(6‑1)与外碳膜圈开口(5‑1)错开,电极座(1)中心设置有转轴(3),转轴(3)上设置有电极片(4),电极片(4)包括与内碳膜圈接触的内碳膜圈触点(4‑1)和与外碳膜圈接触的外碳膜圈触点(4‑2)。并通过电位器单位时间内旋转角度α计算得到风速。
-
公开(公告)号:CN11871171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42906.9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IPC: G16C20/70 , G01W1/02 , G01W1/10 , G16C20/20 , G06F18/22 , G06F18/241 , G06V20/13 , G06V10/20 , G06V10/30 , G06V10/44 , G06V10/46 , G06V10/54 , G06V10/764 , G06N3/044 , G06N3/045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原地区降水性积层混合云冰晶形态识别方法及系统,属于视觉识别、气象学和云物理学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难以准确识别高原降水性积层混合云中冰晶的形态,导致对云微物理过程的理解不足,难以有效进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本发明基于获取高原的降水性积层混合云的多源观测数据;基于机载粒子探测数据识别冰晶的形态;基于X波段雷达数据分析云的宏观结构特征,并与飞机探测轨迹进行匹配,确定冰晶所在的高度层;基于探空数据、卫星数据和再分析数据提取冰晶形成和增长的环境条件;建立冰晶形态识别模型进行训练后实现冰晶形态的自动识别和分类。本发明用于高原地区降水性积层混合云冰晶形态识别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370815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210135721.8
申请日:2022-02-14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B7/30 , F41A35/00 , F41G3/00 , F41G5/06 ,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工影响天气高炮火箭地面作业监测及传感与自动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高精度人影高炮方位角检测方法及可变多圈电位器。解决关机方位角记忆问题、机械回差问题。主要方案包括通过设置碳膜电阻槽,且为渐变螺旋曲线,螺旋渐变曲线半径随旋转角度线性增加,电位器旋转到α时,设为I0为电流,vα电位器旋转到α角度的电压。提出并采用“二分插值法”,快速高效计算方位角,提出“智能回差修正法”解决机械回差引起的误差,进一步提高方位角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218443720U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20290342.1
申请日:2022-02-14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B7/30 , F41G5/06 , F41G3/00 , F41A35/00 ,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工影响天气高炮火箭地面作业监测及传感与自动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高精度人影高炮方位角检测的可变多圈电位器。解决关机方位角记忆问题、机械回差问题。主要方案包括底座(1),在底座(1)上设置有碳膜电阻槽(6),在底座(1)的中心设置有转轴(3),转轴(3)上设置有与转轴相互垂直的电极安装部(3‑1),L形电极(4)穿过电极安装部(3‑1)与电极安装部(3‑1)间隙配合,L形电极(4)的触头部(4‑2)上的触头(4‑1)插入碳膜电阻槽(6)与碳膜电阻槽(6)电连接,碳膜电阻槽(6)和L形电极(4)均通过电极引出。
-
公开(公告)号:CN218414124U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20314944.6
申请日:2022-02-17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360°角度传感器领域,提供了一种满角度无限旋转单电位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满角度无限旋转单电位器,不存在测量死角,且能够360°循环测量。主要方案包括外壳、电极座、顶盖,所述电极座安装于外壳内通过顶盖固定,所述电极座的顶面设置上碳膜圈,在电极座的底面设置下碳膜圈,所述上碳膜圈设有上碳膜圈开口,下碳膜圈设有下碳膜圈开口,上碳膜圈开口与下碳膜圈开口在水平上的投影不重合,所述电极座中心设置有转轴,转轴上设置有电极片,电极片包括与上碳膜圈电接触的上电极片和与下碳膜圈电接触的下电极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