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746735A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710783456.3
申请日:2017-09-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L3/108 , C10L2290/30 , C10L2290/60 , G01N30/8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合物开采与利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水合物制备实验装置的混合供气系统。本发明由配气单元、增压泵、空压机、中间储罐、流量计、调压阀、水合物反应釜、气相色谱仪、数据采集仪、工控机以及配套管路阀门组成。该系统可以实现单组分气体水合物制备、混合气体水合物制备、混合气体成份检测等功能。其中配气单元由多种气罐并行组成,可以实现单组分气体以及多组分混合气体组合配比下的供气方案。每种气体支路都设置了中间储罐,可实现每种气体的稳压供气。本系统能够监测气体流量、中间储罐压力、反应釜压力,并且能够控制反应釜压力,同时反应釜的压力和流量计所测的流量可用于反应釜内气体总物质量的相互校核。
-
公开(公告)号:CN104165534B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410421612.8
申请日:2014-08-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松弛配合扭带球突管式换热器,外壳的两端内壁上各安装有一个管板,外壳的一端顶部设置有热介质进口管,外壳的另一端底部设置有热介质出口管,内设置有水平隔板,一端顶部设置有冷介质进口管,底部设置有冷介质出口管,外壳的内部沿管径方向设置有多个折流板,折流板上下交错安装在外壳内壁上,使外壳内部形成从一端至另一端上下交错的气流通道,外壳内沿轴向设置多个管束,管束的两端均固定在管板的管板孔内,管束穿过折流板并被折流板所支撑,管束为松弛配合扭带球突管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合了粗糙表面强化和采用远壁面扰流元件两种强化换热方式,强化换热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04613788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410811120.X
申请日:2014-12-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视化大气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装置:管箱(1)、螺母(2)、全螺纹螺柱(3)、安全阀接口(4)、管束和壳体(5)、蒸汽进口(6)、压力表接口(7)、通大气接口(8)、管箱垫片(9)、冷却水进口(10)、冷却水出口(11),本发明结构简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
-
公开(公告)号:CN110829896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1810916007.6
申请日:2018-08-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2N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机械泵和毛细泵互补作用的碱金属热电转换器,包括由冷端、热端和柱状外壳围成的封闭腔体、设置在封闭腔体内的毛细泵、电磁泵和BASE管,冷端和热端分别设置在柱状外壳顶部和底部,冷端包括固定连接的冷端外壳和冷端底座,冷端外壳内部设有穹顶,在穹顶表面均匀设有若干毛细泵引流槽,冷端外壳的外部的周侧及顶部都均匀设有若干散热翅片,冷端底座的中部设有电磁泵集水槽,热端包括中空腔体和热端上封盖。本发明联合机械泵和毛细泵,并且采用NaK合金作为循环工质,给碱金属热电转换器的循环工质提供足够的循环动力,两者配合使用能够有效避免断流、烧干等传热失效的发生,提高了热电转换效率以及运行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829896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810916007.6
申请日:2018-08-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2N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机械泵和毛细泵互补作用的碱金属热电转换器,包括由冷端、热端和柱状外壳围成的封闭腔体、设置在封闭腔体内的毛细泵、电磁泵和BASE管,冷端和热端分别设置在柱状外壳顶部和底部,冷端包括固定连接的冷端外壳和冷端底座,冷端外壳内部设有穹顶,在穹顶表面均匀设有若干毛细泵引流槽,冷端外壳的外部的周侧及顶部都均匀设有若干散热翅片,冷端底座的中部设有电磁泵集水槽,热端包括中空腔体和热端上封盖。本发明联合机械泵和毛细泵,并且采用NaK合金作为循环工质,给碱金属热电转换器的循环工质提供足够的循环动力,两者配合使用能够有效避免断流、烧干等传热失效的发生,提高了热电转换效率以及运行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247297B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610854300.5
申请日:2016-09-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用旁通回收复合补水供汽系统,包括增压锅炉、蒸汽蓄热器、软水箱、减温减压装置、大气式冷凝器、大气式除氧器,增压锅炉的出口连接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上安装蒸汽蓄热器,第二支路上安装减温减压装置,减温减压装置的出口管路连接大气式冷凝器,减温减压装置的进口管路连接软水箱,大气式冷凝器连接大气式除氧器,软水箱连接大气式除氧器,增压锅炉通连接大气式除氧器,大气式除氧器连接第三支路和第四支路,第三支路连接蒸汽蓄热器,第四支路连接增压锅炉。本发明使船用供汽系统的运行摆脱了舰船水资源有限与不能及时补水的限制,改善了供汽系统凝水与补水响应特性,保证船用供汽系统充放汽过程的顺利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04484552B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410668567.6
申请日:2014-11-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用二冲程低速柴油机扫排气量计算方法,本发明通过应用数学模型实时计算柴油机的扫气流量、排烟流量和换气过程不同阶段排出到排烟集箱中的气体量;通过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并结合配气相位计算出单循环中自由排气排出的废气量、扫气过程的进排气量和后排气过程的排气量;根据船用二冲程低速柴油机的气缸数和转速进而得出扫气流量和排烟流量。本发明可快速、准确的预测扫气流量和排气流量,通用性强,为分析柴油机工作状态、提高柴油机性能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
-
公开(公告)号:CN104537142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680664.7
申请日:2014-11-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冲程柴油机换气过程的热力参数计算方法,本发明基于柴油机系统的进气量等于气缸进气量与扫气量之和,以及与配气相位角排气阀门关闭时刻和进气阀关闭时刻气缸内进气容积,构建了四冲程柴油机进气过程柴油机系统进气量计算模型;利用四冲程排气过程特点,同时依据排气阀门开启时刻、进气阀门开启时刻的排气量,构建四冲程柴油机各排气过程结束时排气管热力参数计算模型;采用构建的模型即可获得柴油机换气过程的热力参数。本发明简单,实用性强,精确度高,与实际热力参数误差在3%以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