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039877B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510474484.8

    申请日:2015-08-0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复合材料的成分按质量百分数为:稀土Nd:0.4‑0.6%;碳纤维8‑10%;Si:5.5%‑6.5%;Cu:1‑4%;Fe:1.0%;Mn:0.5%;Mg:0.1%;Zn:1.0%;余量为Al。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复合材料加入了稀土元素钕,不仅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耐腐蚀性能,还可以提高材料的加工性能,成型出结构复杂的零部件。对去胶、粗化前的碳纤维进行树脂保护的处理,克服现有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碳纤维易损伤的不足,树脂热解实现了去胶处理,同时,热解后的树脂变成多孔材料,增加了碳纤维表面粗糙度,完成了粗化处理。对碳纤维进行保护的同时完成了传统工艺所需的去胶、粗化,一举两得。

    碳纤维增韧碳化硅复合材料板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218134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482353.4

    申请日:2015-08-0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纤维增韧碳化硅复合材料板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采用碳纤维表面除胶与活化、3D纤维编织、表面热解碳沉积、浸渍胶体制备、浸渍与裂解、反应烧结等步骤制备得到碳纤维增韧碳化硅复合材料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将长碳纤维进行3D编织,引入Z向纤维克服了2D复合材料层间性能低的缺点,提高了厚度方向的力学性能;通过气相沉积在碳纤维表面形成热解碳作为复合材料界面,热解炭界面层被用来传递整个材料的受力以及其他信息,起到“桥梁”与“纽带”的作用;在浸渍胶液中加入短碳纤维,提高复合材料界面的结合力,使得复合材料的强度更高。

    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039877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474484.8

    申请日:2015-08-0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复合材料的成分按质量百分数为:稀土Nd:0.4-0.6%;碳纤维8-10%;Si:5.5%-6.5%;Cu:1-4%;Fe:1.0%;Mn:0.5%;Mg:0.1%;Zn:1.0%;余量为Al。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复合材料加入了稀土元素钕,不仅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耐腐蚀性能,还可以提高材料的加工性能,成型出结构复杂的零部件。对去胶、粗化前的碳纤维进行树脂保护的处理,克服现有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碳纤维易损伤的不足,树脂热解实现了去胶处理,同时,热解后的树脂变成多孔材料,增加了碳纤维表面粗糙度,完成了粗化处理。对碳纤维进行保护的同时完成了传统工艺所需的去胶、粗化,一举两得。

    碳纤维增韧碳化硅复合材料板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218134B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510482353.4

    申请日:2015-08-0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纤维增韧碳化硅复合材料板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采用碳纤维表面除胶与活化、3D纤维编织、表面热解碳沉积、浸渍胶体制备、浸渍与裂解、反应烧结等步骤制备得到碳纤维增韧碳化硅复合材料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将长碳纤维进行3D编织,引入Z向纤维克服了2D复合材料层间性能低的缺点,提高了厚度方向的力学性能;通过气相沉积在碳纤维表面形成热解碳作为复合材料界面,热解炭界面层被用来传递整个材料的受力以及其他信息,起到“桥梁”与“纽带”的作用;在浸渍胶液中加入短碳纤维,提高复合材料界面的结合力,使得复合材料的强度更高。

    一种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受流器

    公开(公告)号:CN205632141U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20380858.X

    申请日:2016-04-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受流器,包括底架、弹簧组件、第一摆动杆件、第二摆动杆件、拉杆、滑块组件和弹性限位杆件,底架上设有第一支座、第二支座、第三支座和第四支座,弹簧组件的一端与第一支座连接,弹簧组件的另一端与第一摆动杆件的一端铰接,第一摆动杆件的折弯处与第二支座铰接,第一摆动杆件的另一端与第二摆动杆件的折弯处铰接,第二摆动杆件的一端与拉杆的一端铰接,第二摆动杆件的另一端与滑块组件滑动连接,拉杆的另一端与第三支座铰接,弹性限位杆件的一端连接滑块组件,弹性限位杆件的另一端连接第四支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高强度、低密度、结构简单、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工作稳定性高等优点。

    一种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用制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632516U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20380877.2

    申请日:2016-04-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用制动装置,包括制动夹钳、紧急制动滑橇和制动拉杆,制动夹钳包括主动夹持钳体和从动夹持钳体,主动夹持钳体和从动夹持钳体的中部通过两个第一螺栓相连接,主动夹持钳体和从动夹持钳体的下端通过第二螺栓相连接,主动夹持钳体和从动夹持钳体的上端设有闸片,定位缓冲套件包括由内至外依次紧密套设的定位圆形套筒、导套、填充橡胶环和椭圆套筒,定位圆形套筒套设于第一螺栓上,椭圆套筒固定于电磁极板上,紧急制动滑橇设于电磁极板上,制动拉杆一端连接紧急制动滑橇,另一端连接主动夹持钳体上的闸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强度高、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工作稳定性高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