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27181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913620.3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G05D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空间推理的植保无人机智能避障方法,涉及无人机避障领域,包括:构建无人机R5DOS信息矩阵、以及定义第一拓扑关系与第二拓扑关系;初始化控制无人机沿轨迹飞行;判断无人机是否遍历所有农田;通过第一拓扑关系判断是否遭遇障碍物;通过人工势场法判断是否处于合力为零或震荡、从而采用对应的避障方式;通过改进后的A‑star算法进行合力为零或处于震荡的避障。该方法能够保证无人机在进行作业时有效躲避障碍物、确保无人机的安全行使,同时,该方法还能有效避免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下陷入局部最优或出现震荡,进而实时、高效、准确的实现障碍物躲避。
-
公开(公告)号:CN116627181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913620.3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G05D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空间推理的植保无人机智能避障方法,涉及无人机避障领域,包括:构建无人机R5DOS信息矩阵、以及定义第一拓扑关系与第二拓扑关系;初始化控制无人机沿轨迹飞行;判断无人机是否遍历所有农田;通过第一拓扑关系判断是否遭遇障碍物;通过人工势场法判断是否处于合力为零或震荡、从而采用对应的避障方式;通过改进后的A‑star算法进行合力为零或处于震荡的避障。该方法能够保证无人机在进行作业时有效躲避障碍物、确保无人机的安全行使,同时,该方法还能有效避免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下陷入局部最优或出现震荡,进而实时、高效、准确的实现障碍物躲避。
-
公开(公告)号:CN107748529B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711122233.9
申请日:2017-11-14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G05B19/048 , A01M1/04 , A01M1/20 , A01M2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业病虫防控设备,包括插杆,所述插杆上端设置有电动液压推杆,所述电动液压推杆上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端设置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数量有两根,两根所述安装杆之间设置有双轴电机并通过所述双轴电机固定连接,其中,位于所述双轴电机下端的所述安装杆侧面设置有滚筒和从动齿轮。有益效果在于:该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业病虫防控设备能够实现自动监测农作物是否发生病虫害并通过所述无线收发模块将监测信息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供管理者查看,同时管理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控制农业病虫防控设备消灭害虫,从而实现监控和消灭害虫双重功能,自动化程度高,功能丰富,实用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0826810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104132.8
申请日:2019-11-13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空间推理与机器学习相结合的区域降雨预测方法,使用空间推理的方法和理论,对待监测区域的空间位置和气候状态信息进行描述;然后借助机器学习中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对其进行分析和降雨预测,具体实现步骤依次为:观测数据采集、观测数据预处理、观测数据预处理特征融合、观测数据特征提取、观测数据特征向量时序融合、降雨预测;提升了降雨预测的精度,降低了降雨预测模型的复杂度,保证了其运用的实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024543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316009.6
申请日:2019-04-19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A01C23/04 , A01G25/02 , A01G25/16 , G01D21/02 , G05D27/02 , H04L29/08 , H04W4/38 , B01F7/04 , B01F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业场地定量浇水与液体肥的浇灌装置,包括主三通管,所述主三通管一管口安装有液体肥输送管,所述液体肥输送管一端安装有液体肥储存组件,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有液体肥储存组件,通过搅拌轴、转轮、搅拌轮和搅拌叶的作用,便于对液体肥料进行搅拌,使其混合的更加均匀,提高肥料效果,通过浮块的作用,便于使用者直观的观察液体肥料罐内部的液位情况,从而判断是否需要添加原料,通过承接轮、联动杆、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联动皮带的作用,利用液体下落的势能转化为动能,自动对液体肥料罐内部的液体进行搅拌,避免其内部的液体沉积,节约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7810742A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11122112.4
申请日:2017-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业物联网植物生长监控防护装置,包括育苗室、以及控制器,育苗室的对应侧面为敞开结构,育苗室的底面设置有底板,底板下方安装有推送装置,底板上放置有用于栽种苗体的育苗槽,育苗室的敞开面的入口处,安装有红外传感装置,所述育苗室的敞开面的入口处上方安装有防护盖,防护盖上连接有第一自动控制装置,第一自动控制装置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相连接;育苗室的顶部安装有可移动的监控装置以及感光传感器,监控装置和感光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相连接;控制器上安装有与客户端进行无线通信系统。通过在育苗室设置敞开结构,保证育苗室的通风和光照要求,同时设置有防护盖以及红外检测装置,能够及时的防御动物的入侵对幼苗造成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07748529A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711122233.9
申请日:2017-11-14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G05B19/048 , A01M1/04 , A01M1/20 , A01M2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业病虫防控设备,包括插杆,所述插杆上端设置有电动液压推杆,所述电动液压推杆上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端设置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数量有两根,两根所述安装杆之间设置有双轴电机并通过所述双轴电机固定连接,其中,位于所述双轴电机下端的所述安装杆侧面设置有滚筒和从动齿轮。有益效果在于:该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业病虫防控设备能够实现自动监测农作物是否发生病虫害并通过所述无线收发模块将监测信息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供管理者查看,同时管理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控制农业病虫防控设备消灭害虫,从而实现监控和消灭害虫双重功能,自动化程度高,功能丰富,实用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87935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965013.1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土壤氮磷钾养分传感器的快速标定装置及方法,包括固定盘,固定盘呈圆柱体状且轴线竖直,固定盘的侧壁沿周向水平固接有若干个连接杆,连接杆的轴线与固定盘的轴线垂直相交,连接杆远离固定盘的一端挂接有土壤风干机构;固定盘的底面转动安装有旋转环,旋转环与固定安装在固定盘上的驱动组件传动连接;旋转环与固定盘的轴线重合,旋转环外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上水平固接有横杆,横杆的轴线与旋转环的轴线垂直相交,横杆远离旋转环的一端延伸到土壤风干机构正上方并安装有监测机构;本发明实现了土壤氮磷钾养分传感器标定模型的快速、准确的确定,从而提高土壤氮磷钾养分传感器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096630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910373090.1
申请日:2019-05-06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nventor: 胡雅婷 , 李健 , 汪威 , 王国伟 , 温长吉 , 石磊 , 杨之音 , 王明月 , 丁小奇 , 姜楠 , 任虹宾 , 赵珊珊 , 蔡红丹 , 申利未 , 熊琦 , 王希 , 陈营华
IPC: G06F16/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基于聚类分析的大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构建算法模型、数据约简聚类、划分聚类优化、构建函数、聚类有效性分析和结果输出,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该基于聚类分析的大数据处理方法运行时,采集到的原始数据首先会建立原始数据集合,随后进行数据约简,并根据约简后数据中的特征选择,选择具有相同特征的划分成单个聚簇,选取每个聚簇中心位置数据,构建一个划分矩阵代入函数进行优化,随后计算聚类的聚类有效性指标值,若聚类有效性指标值符合,算法终止,输出的运算结果,需转化为计算机所能识别语言,并通过计算机将运算结果转化为图表呈现在电子显示设备上,供使用者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0007680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330024.6
申请日:2019-04-23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拓扑关系的机器人避障算法,包括将机器人自身占据的区间定义为A区域;确定一个障碍物定义为B区域;将N个障碍物定义为N个区域;建立A区域和B区域与N个区域之间的拓扑关系;通过拓扑关系得出拓扑关系集并改进机器人避障路线,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通过混合测距设备的作用,便于提高机器人测距的准确性,避免外界因素导致影响测距的效果,提高拓扑计算概率的精确度,通过A区域、B区域和N个区域之间的拓扑关系,从而计算出机器人与B区域或者N个区域所表示的障碍物之间的碰撞概率和模拟机器人碰撞情形,反馈给操作者,即可改进机器人避障方案,减少机器人碰撞受损的概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