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16546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310055556.6
申请日:2013-02-21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6F1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卫星在轨大规模程序修改的自动验证系统,针对在轨大规模程序修改量大,人工比对效率低、可靠性低的问题分析,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在轨大规模程序修改的地面自动验证系统,将待修改的程序自动分割成符合在轨注入要求的程序块,将程序块注入星载计算机后,再从星载计算机的内存中下卸程序块,最后将下卸的修改程序内容与待修改的程序块进行比对,由此来验证注入过程中程序修改的正确性,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程序修改验证的效率和可靠性,为海洋二号卫星在轨抢救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地面支持,卫星在轨抢救节省了宝贵时间,提供的程序修改块100%正确。
-
公开(公告)号:CN103235509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310108761.4
申请日:2013-03-29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5B13/04
Abstract: 一种基于动量轮的转动部件干扰补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所述转动部件进行干扰分析;(2)确定所述转动部件的干扰补偿函数;(3)设计基于时间片中断调用的干扰补偿实现方法;(4)将补偿力矩与姿控力矩进行融合;(5)确定将控制电压输出给动量轮I/O口的方式,从而实现对转动部件干扰补偿。本发明在提高姿态控制精度的同时可以减少喷气推进系统补偿的燃料消耗,同时,本发明补偿方法为结合姿态控制周期和控制计算机时间片中断规律的补偿方法,充分利用了硬件资源,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方式解决了控制周期与补偿周期不一致的问题,实现了在轨实时补偿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3171775B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310037292.1
申请日:2013-01-30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B64G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轨控干扰的角动量耦合卸载方法,本发明采用动量轮控制的方式吸收卫星轨控过程中产生的积累角动量,利用轨控干扰力矩使卫星X和Z方向动量轮的角动量每隔1/4周期交换的特性,通过X方向喷气卸载Z方向产生的轨控积累角动量,解决卫星无-Z向喷气控制情况下的轨道控制难题,通过Z方向喷气卸载X方向产生的轨控积累角动量,解决卫星无-X向喷气控制情况下的轨道控制难题,实现了卫星高精度轨迹捕获。轨控干扰的动量耦合卸载技术可以在一般卫星的轨控中进行采用,也可适用于在轨失去X轴或Z轴喷气控制的欠驱动卫星的轨控,同时可从喷气耦合卸载拓展到磁卸载,减少卫星轨控过程中的喷气量,提升卫星变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072701B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310036287.9
申请日:2013-01-30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欠驱动的卫星消旋控制方法,步骤为:(1)利用姿态敏感器确定欠驱动卫星的初始自旋轴方位,并根据目标自旋轴方位确定消旋控制的方向和大小;(2)确定各喷气控制发动机所产生的喷气控制力矩和消旋控制方向的几何关系,并选取喷气控制力矩在消旋控制方向上分量最大的喷气控制发动机作为消旋控制发动机;(3)在消旋初期采用“整数倍个自旋周期全喷气”方式,在消旋末期则采用“对称点喷”方式,使用消旋控制发动机进行消旋控制,一次消旋完成后,应使星体自然阻尼一段时间,之后再进行下次的消旋控制,直至卫星的自旋轴到达目标自旋轴。本发明采用的消旋控制策略操作简便,同时可以减小消旋控制所产生的章动。
-
公开(公告)号:CN103235509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08761.4
申请日:2013-03-29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5B13/04
Abstract: 一种基于动量轮的转动部件干扰补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所述转动部件进行干扰分析;(2)确定所述转动部件的干扰补偿函数;(3)设计基于时间片中断调用的干扰补偿实现方法;(4)将补偿力矩与姿控力矩进行融合;(5)确定将控制电压输出给动量轮I/O口的方式,从而实现对转动部件干扰补偿。本发明在提高姿态控制精度的同时可以减少喷气推进系统补偿的燃料消耗,同时,本发明补偿方法为结合姿态控制周期和控制计算机时间片中断规律的补偿方法,充分利用了硬件资源,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方式解决了控制周期与补偿周期不一致的问题,实现了在轨实时补偿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3116546A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310055556.6
申请日:2013-02-21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6F1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卫星在轨大规模程序修改的自动验证系统,针对在轨大规模程序修改量大,人工比对效率低、可靠性低的问题分析,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在轨大规模程序修改的地面自动验证系统,将待修改的程序自动分割成符合在轨注入要求的程序块,将程序块注入星载计算机后,再从星载计算机的内存中下卸程序块,最后将下卸的修改程序内容与待修改的程序块进行比对,由此来验证注入过程中程序修改的正确性,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程序修改验证的效率和可靠性,为海洋二号卫星在轨抢救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地面支持,卫星在轨抢救节省了宝贵时间,提供的程序修改块100%正确。
-
公开(公告)号:CN103279122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177595.3
申请日:2013-05-14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卫星控制系统测试环境构建方法,首先对待测卫星控制系统的组成部件进行分类,建立各部件的标准化模型并进行模块化封装;而后将各标准化模型中的输入、输出接口按照各自的信号类型分类,并统计出单个部件模型的各类信号的数量;按照不同卫星控制系统可能用到的部件类型、数量进行测试设备硬件接口的最大化数量配置;最后将测试设备的硬件接口信号与模块化模型进行固联,并且将部件模型与动力学模型固联,形成闭环。本发明改变了“一星一定制”的卫星控制系统测试环境建立现状,加快了研制进度、通过模块化、规范接口,提升了测试环境建立效率,方便使用,节约了人力、物力、时间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217982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10055543.9
申请日:2013-02-21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5D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轮控模式的轨道控制方法,本发明针对太阳同步轨道卫星高精度轨道冻结的特点,在轨道控制中采用双频GPS和DORIS定轨+高精度星敏定姿+高精度轮控的控制方法,提高了卫星轨道控制精度,实现卫星的高精度轨道冻结任务,是以往从未采用过的卫星轨道控制方法。从2011年开始,本发明已经成功应用于多颗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的轨道控制,轨道控制精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092760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36432.3
申请日:2013-01-30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6F11/36
Abstract: 一种软件修正性在轨维护优化方法,步骤为:(1)确定星上软件代码中需要实施在轨维护函数的最后一个修改点语句;(2)在所述新函数的最后一个修改点语句之后,进行恢复寄存器现场和修改所述新函数的返回地址的操作,将新函数的返回地址修改为所述需要实施在轨维护函数在其最后一个修改点语句之后的下一条语句的地址;(3)将所述新函数与原有星上软件代码进行联合编译;(4)提取联合编译之后的所述新函数对应的代码并且上注到星上用于替换所述需要实施在轨维护函数。采用本发明方法实现了软件修正性在轨维护的优化设计,可明显减少程序的注入量,降低注入程序被单粒子打翻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3072701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310036287.9
申请日:2013-01-30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B64G1/26
Abstract: 一种欠驱动的卫星消旋控制方法,步骤为:(1)利用姿态敏感器确定欠驱动卫星的初始自旋轴方位,并根据目标自旋轴方位确定消旋控制的方向和大小;(2)确定各喷气控制发动机所产生的喷气控制力矩和消旋控制方向的几何关系,并选取喷气控制力矩在消旋控制方向上分量最大的喷气控制发动机作为消旋控制发动机;(3)在消旋初期采用“整数倍个自旋周期全喷气”方式,在消旋末期则采用“对称点喷”方式,使用消旋控制发动机进行消旋控制,一次消旋完成后,应使星体自然阻尼一段时间,之后再进行下次的消旋控制,直至卫星的自旋轴到达目标自旋轴。本发明采用的消旋控制策略操作简便,同时可以减小消旋控制所产生的章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