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7129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347194.4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 惠州泉森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A23F3/14 , A23F3/30 , A61K36/8984 , A61P39/02 , A61P3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斛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功能保健品技术领域,所述的石斛茶以干石斛和茶叶为原料,干石斛与茶叶的重量比为1:0.2~1:4,所述的石斛茶产品可为冻干粉或颗粒,所述的石斛茶可应用在解酒保健品中。本发明以铁皮石斛和茶叶为原料,合理配比,并经过特定加工方法制备,所制得的产品在解酒、醒酒方面具有显著功效,并且将其制成冻干粉或颗粒,方便饮用,该石斛茶产品,不添加其他辅料,对人体无毒副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73502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245896.8
申请日:2025-03-04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 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
IPC: B65G65/23 , B65G47/2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酵框翻转装置及发酵框翻转方法,包括:翻转底座;翻转上座,翻转上座与翻转底座转动连接,翻转上座上设有框放置槽,发酵框放置在框放置槽内,翻转上座上设有翻转出料口,发酵框的开口与翻转出料口相对,翻转上座包括水平状态和翻转状态,水平状态时,翻转出料口开口朝上,翻转状态时,发酵框内普洱茶块从翻转出料口倒出;翻转驱动装置,翻转驱动装置用于带动翻转上座转动。当发酵框内的普洱茶块需要倒出时,先将发酵框放置在翻转上座上的框放置槽上,然后翻转驱动装置带动翻转上座第一转动,使翻转上座转动,从而使发酵框内普洱茶块能够从翻转出料口倒出,无需人工翻转发酵框将普洱茶块倒出,十分的省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46114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395612.4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茶叶生产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茶叶生产用智能化分装称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针对现有技术中中人工称重误差大、效率低,不便于将茶砖从模具中取出,模具内残留茶叶残渣不但影响茶砖的重量还影响茶叶的质量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存储蒸茶的茶叶存储筒,本发明中,通过转盘转动,时模具槽与出料嘴对齐,完成蒸茶的制动称量,另外称量结束后能够同时对蒸茶进行压制与模具槽内壁的清洁,避免模具槽内壁残留的茶叶影响后期茶砖的重量与质量,且通过弧形板推动顶板上移使出料管处于负压状态,能够自动完成下料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790410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670385.8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5/113 , C12N15/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控茶树谷氨酸合成酶基因的miRNA及其应用,涉及植物学技术领域,所述miRNA为gma‑miR1507c‑3p,所述gma‑miR1507c‑3p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gma‑miR1507c‑3p的靶基因为CSA027515.1(即谷氨酸合成酶基因CsNADH‑GOGAT),所述靶基因CSA027515.1的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gma‑miR1507c‑3p作用于靶基因CSA027515.1。利用双荧光素酶实验、5’RLM‑RACE、瞬转烟草荧光检测等技术,证实gma‑miR1507c‑3p通过作用于靶基因CSA027515.1而抑制茶树谷氨酸合成酶基因的表达,影响谷氨酸的合成与积累。谷氨酸合成酶是氮同化和茶氨酸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在调控茶氨酸合成和碳氮平衡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gma‑miR1507c‑3p在茶树氮代谢和茶氨酸代谢调控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