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8891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169074.1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T形岔口扩挖的支护体系及施工方法,属于隧道工程领域,本施工方法首先通过向隧道T形岔口顶部注浆,提高了T形岔口顶部地层的强度和稳定性,进而提高了T形岔口既有结构拆除以及扩挖过程中的施工安全性;然后分别对隧道支洞和隧道主洞划分至少2个部分,根据划分顺序依次进行拆除与扩挖工作,先支洞后主洞进行施工,确定了施工工序并做到了合理衔接,采用分部拆除扩挖的方式,解决了由于T形岔口结构跨度大且无成环封闭的支护结构,容易导致隧道坍塌的问题;本方法可靠、简单、有效,适用性强,可接受度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城市轨道交通、铁路、公路、水利等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68454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410098488.X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明挖隧道小净距上跨拱部遗留刚性异物的既有隧道的开挖支护体系及施工方法。随着我国交通建设的不断发展,新建隧道上跨既有隧道的案例越来越多。本发明止水帷幕设于既有隧道上方;在既有隧道两侧安全距离外设置有主体结构桩基础;止水帷幕上方设置有坑底注浆层;基坑挡土结构包括人工挖孔围护桩和机械成孔围护桩,人工挖孔围护桩设置于既有隧道上方,机械成孔围护桩设置于基坑其他部位;基坑挡土结构内设置有基坑第一道支撑和基坑第二道支撑。本发明通过基坑底部注浆加固地层,不仅封闭基坑底部的地下水流通,还提高了基坑底部与既有隧道顶部之间土层的强度与抗变形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236305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258119.3
申请日:2018-10-26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罡 , 贾少春 , 王海祥 , 王春希 , 王立新 , 戴志仁 , 王俊 , 王天明 , 高志宏 , 张海 , 韩建 , 倪飞 , 翁木生 , 段亚刚 , 王博 , 陈松 , 李储军 , 汪珂 , 马晓波 , 曹伟 , 胡瑞青 , 李润轩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盾构空推通过暗挖隧道并二次始发的施工方法及其结构,通过在暗挖隧道底部浇注带有孔洞的混凝土导台,导台上铺设轨道,在孔洞内安装钢牛腿,利用钢牛腿与千斤顶共同作用为盾构空推步进提供反作用力,实现盾构高效空推通过暗挖隧道;另通过在暗挖隧道二次衬砌预埋钢板,将预埋钢板、型钢反力支撑与反力刚环焊接,为盾构二次始发提供反力支撑,使盾构在暗挖隧道内顺利二次始发。本发明针对暗挖隧道空间狭小,施工易受到多方面限制,通过巧妙设计预埋件以及预留空洞,并对反力架体系等进行改良、优化。不仅施工简便且施工速度较快,节省投资,而且避免了盾构机先通过拆除管片伴随的高风险,保证了施工及周边环境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20598452U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21489095.9
申请日:2023-06-12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高启义 , 张永强 , 田红梅 , 安东辉 , 杨俊 , 陈松 , 陈良军 , 石建刚 , 呼喜锋 , 杨航东 , 张雄雄 , 翁木生 , 邵文 , 刘亚南 , 邵莹 , 蒋清国 , 高志宏 , 喻忠
IPC: E02D1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宽大基坑钢‑混组合支撑体系。现有宽大基坑支护体系存在基坑取土难度较高的问题。本体系包括混凝土支撑、钢支撑、临时立柱、冠梁和围护桩;围护桩纵向成列布置在宽大基坑的两侧,冠梁位于围护桩顶部并纵向布置,临时立柱纵向成列布置在宽大基坑内;两侧的冠梁之间设置有第一道横向支撑,第一道横向支撑的两侧为混凝土支撑,中间为钢支撑,混凝土支撑的内侧端部由临时立柱支撑。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基坑土方量较大的超宽基坑,将混凝土支撑与钢支撑进行组合设计,钢支撑后架设,利用钢支撑范围空间作为取土通道,采用盆式开挖方式,避免了钢支撑太长造成的预加轴力施加困难的问题,可极大提高基坑开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9040835U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821746591.7
申请日:2018-10-26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罡 , 贾少春 , 王海祥 , 王春希 , 王立新 , 戴志仁 , 王俊 , 王天明 , 高志宏 , 张海 , 韩建 , 倪飞 , 翁木生 , 段亚刚 , 王博 , 陈松 , 李储军 , 汪珂 , 马晓波 , 曹伟 , 胡瑞青 , 李润轩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盾构空推通过暗挖隧道并二次始发的施工结构,包括底部反力支撑和上部反力支撑;底部反力支撑包括混凝土导台,混凝土导台上设置有预留孔洞,预留孔洞内插装有用于为千斤顶提供支反力的钢牛腿;上部反力支撑包括二次衬砌上的预埋钢板,预埋钢板上焊接有型钢支撑,型钢支撑另一端与反力钢环焊接。本实用新型针对暗挖隧道空间狭小,施工易受到多方面限制,通过巧妙设计预埋件以及预留空洞,并对反力架体系等进行改良、优化。不仅施工简便且施工速度较快,节省投资,而且避免了盾构机先通过拆除管片伴随的高风险,保证了施工及周边环境安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20267289U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21482662.8
申请日:2023-06-12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4G2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结构侧墙后开洞新增加强梁加固体系。目前地下结构侧墙后开洞宽度不能够满足运营人流要求。本体系包括新建的加强梁和既有的侧墙壁柱;侧墙壁柱的顶部内侧设置连接板,连接板包围在侧墙壁柱的内侧并安装有对拉螺栓;加强梁连接在两侧的连接板之间。本实用新型的加固体系,充分利用开洞两侧既有壁柱结构,新增梁与壁柱通过连接板连接,在不破坏既有结构体系安全的情况下,开洞宽度可达到现有条件的最大宽度,壁柱内侧可取消新增柱子设置,较传统开洞改造具有明显的优势,且施工便捷。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