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62371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571129.4
申请日:2021-12-21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具有抗氧化功能的酪蛋白‑壳寡糖复合物制备方法,它属于乳制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现有蛋白质抗氧化性能不足的问题。制备方法:一、将酪蛋白溶液、壳寡糖溶液及转谷氨酰胺酶溶液混合反应;二、灭酶、调节溶液pH,离心收集沉淀并洗涤,最后调节沉淀pH;三、真空冷冻干燥。本发明用于具有抗氧化功能的酪蛋白‑壳寡糖复合物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6845531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11270511.0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利用相对覆盖元约简进行人脸疲劳状态识别的方法及系统,涉及图像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人脸疲劳状态识别的系统及方法。为了解决利用现有技术进行人脸疲劳表情识别存在的计算量大或规则多的问题以及目前无法通过覆盖元约简进行人脸疲劳表情识别的问题,本发明首先获取视频图像的人脸视频帧,检测人脸核心区域并提取人脸核心区域的特征;然后基于人脸的状态对每帧图像进行类别标注,结合人脸核心区域的特征构成训练样本集合;然后对训练样本集合中每个样本生成一个邻域覆盖元,对邻域覆盖元所覆盖的样本进行计数并训练形成相对覆盖元分类器;最后利用相对覆盖元分类器对新的视频图像进行人脸疲劳状态识别。本发明适用于人脸疲劳状态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02559378B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210065054.7
申请日:2010-11-10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nventor: 于殿宇 , 马莺 , 江连洲 , 王立琦 , 张佳宁 , 时敏 , 李志平 , 王雪 , 王玉 , 于坤弘 , 王玥 , 邹小雨 , 刘鑫 , 张春艳 , 宋鹏 , 李万振 , 宋云花
IPC: C11B3/00
Abstract: 用磁性固定化磷脂酶A1精炼毛油的方法,涉及一种用固定化磷脂酶A1精炼毛油的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方法制备固定化磷脂酶A1存在固定化酶分离回收复杂,活力回收率低,及目前尚没有将磁性固定化酶用于精炼毛油的问题。制备及精炼毛油的方法:一、制备磁性固定化磷脂酶A1;二、将毛油加热,加入柠檬酸溶液;三、冷却,调节pH值,再加入磁性固定化磷脂酶A1,搅拌,分离磁性固定化磷脂酶A1,即完成磁性固定化磷脂酶A1的制备方法及精炼毛油的方法。本发明制备的磁性固定化磷脂酶A1的回收率达到85%以上,使毛油的磷含量降到7~10mg/kg。应用于油脂脱胶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061293A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010538226.9
申请日:2010-11-10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磁性固定化磷脂酶A1的制备方法及用磁性固定化磷脂酶A1精炼毛油的方法,涉及一种固定化磷脂酶A1的制备方法及用固定化磷脂酶A1精炼毛油的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方法制备固定化磷脂酶A1存在固定化酶分离回收复杂,活力回收率低,及目前尚没有将磁性固定化酶用于精炼毛油的问题。制备及精炼毛油的方法:一、制备磁性固定化磷脂酶A1;二、将毛油加热,加入柠檬酸溶液;三、冷却,调节pH值,再加入磁性固定化磷脂酶A1,搅拌,分离磁性固定化磷脂酶A1,即完成磁性固定化磷脂酶A1的制备方法及精炼毛油的方法。本发明制备的磁性固定化磷脂酶A1的回收率达到85%以上,使毛油的磷含量降到7~10mg/kg。应用于油脂脱胶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376165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600274.8
申请日:2017-07-21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农村能源办公室 , 哈尔滨商业大学 , 黑龙江贵国生物质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用于消防车水泵舱的供热装置,本发明涉及一种供热装置,本发明为了解决消防车在北方冬季出警救火时,由于气温低,水泵、阀门常常被冻住,导致无法正常使用,消防车赶到火场,经常打不开阀门喷不出水,耽误灭火时间,影响灭火工作的问题,它包括发动机水箱、冷风管、发动机排气系统、发动机排气管、换热器、热风管、热风分叉管、水泵、消防水罐和至少一个阀门;发动机水箱与冷风管的一端连接,冷风管的另一端与换热器一端的侧壁连接,热风管的一端与换热器另一端的侧壁连接,热风管的另一端与热风分叉管连通,发动机排气系统的排气口与发动机排气管连通,且发动机排气管依次穿过换热器和消防水罐上,本发明用于消防车水泵舱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778677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70463.5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G06K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9/00255 , G06K9/00275 , G06K9/00288 , G06K9/00302 , G06K9/00845
Abstract: 一种基于特征选择和面部多区域分类器集成的驾驶者疲劳状态识别方法与装置,涉及驾驶者疲劳状态识别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给出一个更加稳定可靠的识别结果,从而能够更加及时的侦测到疲劳表现并对驾驶者进行更早预警。本发明包括训练和识别两个过程,其中训练过程需要对每个区域所提取的特征进行评价与选择,从而生成对应每个区域的精简特征集,并基于这些精简特征集合训练一组C4.5分类器,而在识别过程只需提取这些特征来进行分类。两上过程均对人脸区域进行区域划分,提取人脸各区域与疲劳表情相关的静态特征与序列描述特征。本发明有效提高对于驾驶者疲劳状态的识别性能,通过精简的特征集合获得对驾驶者疲劳状态平均更高的识别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210355A
公开(公告)日:2011-10-12
申请号:CN201110081424.1
申请日:2011-04-01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A23D9/04
Abstract: 一种酶法合成富含辛酸甘油酯玉米油的方法。它解决了目前还没有利用辛酸和玉米油酶法合成富含辛酸甘油酯玉米油的方法的问题。步骤实现:将辛酸、玉米油和脂肪酶置于高压釜中,在水浴锅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取出产物,离心后即得富含辛酸甘油酯玉米油。经气相分析,反应产物的脂肪酸组成中,具有生理活性的中链脂肪酸含量高达34.02%,增强了玉米油的功能特性。本发明采用酶法合成富含辛酸甘油酯的玉米油,反应迅速、无污染,方法可用于食品工业中进行试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1422199B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0810137053.2
申请日:2008-09-04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超临界CO2为溶解剂氢化小麦胚芽油的方法。本发明涉及小麦胚芽油加氢的反应方法。它解决了现有氢化方法中易发生异构化反应,生成反式脂肪酸脂的问题以及残留有害溶剂的弊端。本发明的步骤如下:将小麦胚芽油样品放入釜中并加磁珠和一定量的催化剂,之后试漏;向釜中充入CO2达到超临界状态后再通入H2直至7.5~8.5MPa;加热升温,反应结束后使不锈钢高压釜冷却至室温,放出气体,打开不锈钢高压釜,取出得到反应产物,经离心分离后得到产品。本发明采用超临界流体CO2为溶剂进行加氢反应,由于H2溶解于超临界CO2流体中,传质速率提高,在超临界条件下,催化剂表面H2浓度增加,提高了氢化反应速率,使反应时间缩短。
-
公开(公告)号:CN114982875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111232525.4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A23K50/75 , A23K10/30 , A23K20/163 , A23K40/00 , B01D11/02 , A61K36/752 , A61P3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动物热应激的中药组方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热应激影响鸡生产性能领域。本发明主要解决产蛋鸡热应激引起产蛋性能下降的问题。公开了一种防治动物热应激的中药组方组成为刺五加、当归、枳壳、焦山楂、菊花、茯苓,其方药配伍比例为2:2:2:2:1:1。本发明还公开了此复方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粉碎、浸提、浓缩、除杂等工艺流程及制备方法。本发明特征在于在产蛋鸡日粮添加0.5‰中药饲料添加剂,可以缓解热应激引起的产蛋鸡采食量和产蛋的下降,降低热应激造成养殖蛋鸡的经济损失。本发明的中药饲料添加剂抗热应激的作用理论依据:在于中药饲料添加剂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具有缓解因热应激引起鸡肠道主要益生菌丰度下降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798548A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1010141684.9
申请日:2010-04-08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1C3/12 , C10M177/00
Abstract: 一种在超临界CO2状态下氢化大豆油研制润滑油基础油的方法。它解决了在食品加工行业中由于机械上润滑油泄漏、飞溅等造成的食品污染问题。步骤实现:将大豆油置于高压釜中,超临界氢化后置水浴锅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取出产物,离心后即得大豆润滑油基础油。相对于传统氢化方法,超临界氢化缩短反应时间约20min;控制了反式脂肪酸含量,使其降低到4%以下,较常规方法减少了9%,增加了大豆油中饱和脂肪酸含量,使其抗氧化性增强。本发明采用大豆油作为润滑油基础油,与一般工业润滑油相比,改善了润滑油中可食用成分,减少了毒副作用。测得:过氧化值5.6mmol/kg;粘度26Pa·s;碘值106.3gI2/100g。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