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5376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380026873.7
申请日:2023-02-10
Applicant: V·拉比
Inventor: V·拉比
Abstract: 多温度双作用活塞(201)包括周边密封环(220)、下部热冠部(226)和/或上部热冠部(232),并且在热力发动机(202)的包括下部气缸盖(213)和上部气缸盖(214)的冷气缸(204)中平移移动,所述活塞(201)包括中心活塞销(210),该中心活塞销的下部活塞杆(211)穿过下部气缸盖(213)以便连接到容纳在变速器壳体(206)中的动力传动装置(205),并且该中心活塞销的上部活塞杆(212)穿过上部气缸盖(214)以便向外通到活塞冷却和润滑室(217)中,提供在所述销(210)中的润滑冷却通道(227)使所述室(217)经由内部活塞容积(228)与所述壳体(206)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06640406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849090.0
申请日:2016-09-24
Applicant: 熵零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靳北彪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6 , F02G1/00 , F02C3/20 , F02C7/08 , F02G5/00 , F02G226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动力系统,包括工质源、燃烧室和膨胀做功机构,在所述膨胀做功机构的机体上设置机体冷却流体通道,所述工质源、所述机体冷却流体通道、所述燃烧室和所述膨胀做功机构依次连通,在所述工质源与所述机体冷却流体通道之间的连通通道上和/或在所述机体冷却流体通道上设置相混传热液体工质导入口;自所述相混传热液体工质导入口导入的液体全部进入所述燃烧室,或在所述机体冷却流体通道和所述燃烧室之间的连通通道上设置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液体出口与所述相混传热液体工质导入口连通。本发明所公开的热动力系统结构简单且能够有效利用发动机的余热。
-
公开(公告)号:CN103459815B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280014361.0
申请日:2012-03-05
Applicant: 埃克森美孚上游研究公司
IPC: F02G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C3/34 , F02C7/141 , F05D2260/95 , Y02E20/16 , Y02T50/675
Abstract: 提供了用于改变低排放气体涡轮的排气再循环回路的系统和方法。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该系统和方法结合了对直接接触冷却器使用的替换。在相同或其他实施例中,该系统和方法结合了意图减小或消除由于酸性水滴在再循环气流中的存在而引起的压缩机叶片的侵蚀或腐蚀的替换。
-
-
公开(公告)号:CN104781531B
公开(公告)日:2016-11-02
申请号:CN201380053393.6
申请日:2013-08-29
Applicant: 提高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P.M.邓恩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25/07 , B01D53/0462 , B01D53/047 , B01D53/22 , B01D53/261 , B01D53/265 , B01D2256/12 , B01D2256/22 , B01D2257/102 , B01D2258/01 , C01B13/0248 , C01B13/0251 , C01B13/0259 , F01K23/065 , F01K23/068 , F01N3/005 , F01N5/02 , F02B47/10 , F02B2075/025 , F02M25/12 , F02M26/08 , F02M26/15 , F02M26/35 , F02M26/36 , Y02E20/18 , Y02E20/344 , Y02P20/129 , Y02T10/121 , Y02T10/16 , Y02T10/166 , Y02T10/20
Abstract: 本发明所公开的是一种循环活塞发动机动力系统,其中,压燃式或火花点燃式往复活塞发动机通过半封闭式循环以生产可销售加压CO2产物的方式制成非排放式的。所述循环活塞发动机动力系统可包括,除其他元件外,用于产生动力和废气的活塞发动机;水冷却和分离单元,其接收废气并冷却并且将水从废气中除去以创建CO2气体供给;混合压力容器,其从所述水冷却和分离单元接收所述CO2气体供给的至少一部分,并将所述CO2气体供给与氧混合以创建要提供到所述活塞发动机的工作流体;以及用于提供氧到所述混合压力容器的氧发生器。
-
公开(公告)号:CN105156153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341566.5
申请日:2015-06-18
Applicant: 摩尔动力(北京)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靳北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偏杆隔离体流体机构及包括其的装置,包括缸体、偏心轴、空心结构体和滑动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轴设置在所述缸体内,所述空心结构体转动套装设置在所述偏心轴的偏心部上,所述空心结构体的外侧壁与所述缸体的内侧壁相配合,在所述缸体上设转轴,在所述转轴上设转轴滑槽,所述滑动结构体按所述空心结构体的直径以外的弦线方向与所述空心结构体固连设置,所述滑动结构体与所述转轴滑槽滑动配合设置,在所述缸体和/或所述缸体的端盖上设流体入口,在所述缸体和/或所述缸体的端盖上设流体出口。本发明中所公开的偏杆隔离体流体机构为空间布置提供更多的选择性,在串联使用时,可提高效率,减少体积和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948339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257980.8
申请日:2015-05-20
Applicant: 摩尔动力(北京)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靳北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容积型分置发动机,包括容积型压缩单元、内燃燃烧室和膨胀做功单元,所述容积型压缩单元、所述内燃燃烧室和所述膨胀做功单元依次连通,所述内燃燃烧室的容积大于所述容积型压缩单元单次吐出体积的1.5倍以上,所述膨胀做功单元的单位时间吞入体积大于所述容积型压缩单元的单位时间吐出体积的1.2倍以上。本发明的容积型分置发动机整机部件少,成本低,运行平稳,具有较高的功率密度和效率,可以应用各种燃料。
-
公开(公告)号:CN104747235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510038772.9
申请日:2015-01-26
Applicant: 摩尔动力(北京)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靳北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进排共用流体机构及包括其的装置,所述进排共用流体机构包括气缸,在所述气缸内设旋转体,在所述气缸的壁上设开口,在所述开口内设隔离体所述隔离体将所述开口分割成至少两个通道,其中至少一个所述通道设为流体入口,其中至少一个所述通道设为流体出口,所述隔离体本身构成所述流体入口的侧壁的一部分,所述隔离体本身构成所述流体出口的侧壁的一部分。本发明还涉及包括所述进排共用流体机构的发动机和压气机。本发明的所述进排共用流体机构结构简单、成本低、密封性好、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939229B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132101.4
申请日:2014-04-02
Applicant: 绿能高科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绿能高科天然气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河南中原绿能高科有限责任公司 , 山东绿能燃气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 包头中援绿能天然气有限公司 , 河南绿能融创燃气有限公司
IPC: F02G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53/08 , F01C1/356 , F02B2053/005 , Y02T10/16 , Y02T10/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正时定容燃烧方式的一种原动机的热力循环方法,其循环包括多级压缩级间冷却过程、逆流换热过程、正时定容燃烧过程和绝热膨胀过程,是一种由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热力循环。通过多级压缩级间冷却过程,减少压缩耗功;通过逆流换热过程,回收本要排至外部环境的工质的焓并参与热力循环,提高热能利用率;通过正时定容燃烧过程,实现长时间均匀低温定容燃烧,有效抑制HC、CO、PM和NOx等有害污染物的产生,同时提高燃烧效率;通过绝热膨胀过程,使膨胀后压力接近环境压力,实现充分膨胀做功。本发明为今后设计高效低污染物排放和高性能的原动机提供了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03291365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198981.0
申请日:2013-05-27
Applicant: 周觉明
Inventor: 周觉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流体机械与发动机的回转容积式转轮涡旋机构(1),该转轮涡旋机构(1)按结构特征分为内转轮涡旋机构(2)与外转轮涡旋机构(3);内转轮涡旋机构(2)的凹轮转子(6)在内转轮缸套(4)中啮合动密封旋转,凹轮转子(6)上装有凸轮活塞(8),凸轮活塞(8)与凹轮转子(6)一起旋转并同方向自转,两个凸轮活塞(8)之间涡旋室(16)内的流体在分隔件(15)的作用下连续吸入与排出工作;外转轮涡旋机构(3)的凸轮转子(37)在外转轮缸套(36)中啮合动密封旋转,凹轮活塞(38)固定在外转轮缸套(36)上并与凸轮转子(37)相互啮合动密封反向旋转,凸轮转子(37)上两个凸轮(47)之间的涡旋室(16)内的流体在凹轮活塞(38)的作用下连续吸入与排出工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