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量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04116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251414.2

    申请日:2022-1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微量润滑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钛酸四丁酯、异硬脂酸、异辛醇、二异辛胺、氢化卵磷脂制备而成,所述钛酸四丁酯、异硬脂酸的摩尔比为1:2‑3;所述钛酸四丁酯、异辛醇的摩尔比为1:1‑2;所述钛酸四丁酯、二异辛胺的摩尔比为1:1‑1.5;所述氢化卵磷脂占润滑剂组合物总重量百分比的3‑5%。采用本发明制备的微量润滑剂组合物,是含Ti‑N‑P的润滑性能良好的极压抗磨防锈剂,由于加入了生物表面活性剂氢化卵磷脂,增强体系的亲水性能,易于制备水溶性微量润滑剂,减摩性能优异可以全部或部分取代对环境有不良影响的S、Cl极压抗磨剂的使用。

    一种无需水洗工序生产增塑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31501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511264.X

    申请日:2021-1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精细化工产品精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无需水洗工序生产增塑剂的方法,采用2%—4%浓度的碳酸钾溶液作为助剂,加入到中和釜中,加入量与粗酯的质量比为1%—1.5%,与以钛酸酯为催化剂的增塑剂粗酯进行中和反应,搅拌反应0.5‑1h,使得物料的酸值降低到≤0.05mgKOH/g;中和物料无需进行水洗,经过脱醇后加入活性炭脱色,投入的活性炭量为总物料量的0.25%。本发明解决了增塑剂生产过程中废水问题,降低了环保压力,减少了大量水洗的物料夹带,提升了产品收率。

    一种利用二硫化钼纳米微粒作催化及润滑作用的酯类润滑油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13290B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1910224142.9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合肥学院

    Abstract: 一种利用二硫化钼纳米微粒作催化及润滑作用的酯类润滑油的合成方法,涉及固体催化剂、润滑添加剂、酯类油合成及润滑改性技术领域。将二硫化钼纳米微粒与醇和酸混合,利用纳米微粒表面活性中心作为催化剂,进行酯化反应,因原料是在催化剂表面进行反应的,催化完成后固体催化剂微粒能很好地与产物酯结合从而形成稳定的分散体系,二硫化钼纳米微粒不需要进行分离,可以直接在合成的酯类润滑油中充当润滑剂使用。二硫化钼纳米微粒首先具有催化酯化反应的活性,再考虑到其具有优异的润滑性能。反应结束后催化剂表面将能充分被产物酯类包裹,二硫化钼纳米微粒的分散情况会得到明显改善,保证颗粒物能较好地分散到油品中从而提升油品的润滑性能。

    一种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作为催化剂在制备增塑剂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675916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1546267.2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作为催化剂在制备增塑剂中的应用,MIL‑125作为作为异相催化剂,催化二元或者三元有机酸与醇反应生成增塑剂。MIL‑125具有更多的催化位点,因此具有更高的催化效率,只需要加入1mol%的量即可拥有极高的催化产率,最高能够获得99.9%的产率。此催化剂有很强的普适性,对于多种增塑剂的合成都有很好的催化效果。合成的增塑剂性质稳定,便于工业的运输和储存,降低了运输和储存的费用。在此反应过程中醇不仅可以作为反应物又可以作为溶剂,不需要另外添加溶剂,减少了后处理过程中除去溶剂的步骤。反应结束后,MIL‑125依旧保持原有的框架结构,可以回收利用四次以上,体现了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化学理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