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44355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310262812.2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IPC: C07C43/188 , A23L33/10 , C07C41/34 , C07C41/36 , C07C41/40 , C07C41/38 , C07C29/78 , C07C29/76 , C07C29/86 , C07C29/74 , C07C35/36 , C07C45/78 , C07C45/79 , C07C45/80 , C07C45/81 , C07C49/733 , C07D493/08 , A61P3/10 , A61K31/075 , A61K31/047 , A61K31/122 , A61K31/35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类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药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从益智中分离得到了7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包括2‑O‑ethyl‑β‑nootkatol、alpinoxyphyllol A、alpinoxyphyllol B、11‑hydroxyisohanalpinone、6S‑oxyphyllenone H、6R‑oxyphyllenone H、6S‑oxyphyllone D,其可作为GLP‑1促泌剂以及PTP1B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针对多个靶点发挥降血糖作用,对于益智的应用以及新的降血糖药物或功能食品、保健食品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354556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110758795.2
申请日:2021-07-05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C07C233/87 , C07C231/12 , C08G83/00 , B01J20/29 , B01J20/30 , B01D15/38 , C07C29/76 , C07C45/79 , C07D239/91 , C07D409/04 , C07D401/04 , C07D401/12 , C07C231/24 , C07C51/47 , C07C33/22 , C07C33/20 , C07C33/46 , C07C33/18 , C07C35/36 , C07C43/23 , C07C35/32 , C07C49/83 , C07C233/73 , C07C57/30 , C07C57/58 , C07C59/84 , C07C4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C3对称性含有酰胺键的手性配体H3L,涉及材料化学和手性化学技术领域,其结构式如下:#imgabs0#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手性配体H3L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的优点为:本发明中的手性配体H3L具有较高的C3对称性和柔性的酰胺基团,使其能够在高配位数、高亲氧能力的镧系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组装成结构新颖的镧系金属手性多孔配位笼;而且配体骨架上丰富的手性酰胺基团和氨基酸残基可被直接引入到所合成的镧系金属手性多孔配位笼中去,有利于产生模仿生物酶结合口袋所具有的多重手性识别位点和独特手性微观环境,进而实现高对映选择性分离系列手性小分子化合物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255655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114076.0
申请日:2024-01-27
Applicant: 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
IPC: C07C49/743 , C07C49/717 , C07C49/242 , C07C45/79 , C07C45/80 , C07C35/36 , C07C29/76 , C07C29/86 , C07C11/12 , C07C7/00 , C07C7/10 , C07C7/12 , A61P4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草本植物次生代谢活性成分提取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废弃烟叶为原料制备酪氨酸酶抑制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以废弃烟叶为原料,经提取、萃取、分离和纯化得到7个成分:羟基黏霉菌酮、(6R,9S)‑3‑羰基‑α‑紫罗兰醇、(+)‑去氢催吐萝芙木醇、(S)‑3‑羟基‑紫罗兰酮、日齐素、(4R,6S,E)‑3,4,6‑三羟基‑4,8,8‑三甲基环辛烯醇‑2‑烯‑1‑酮、新植二烯。以本发明制备的7个成分纯度高,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周期短、成本低、可减少废弃烟叶造成的环境污染且能实现废弃物高值化利用的特点。本发明制备的废弃烟叶中的7个成分对酪氨酸酶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可用于制备酪氨酸酶抑制剂。
-
公开(公告)号:CN118146956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311866346.5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沈阳农业大学
IPC: C12N1/14 , C12P1/02 , C12P7/02 , A01G13/00 , A01G7/06 , A01N63/34 , A01N31/06 , A01N31/04 , A01P3/00 , C07C29/76 , C07C35/36 , C07C33/16 , C12R1/7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焦曲霉及其应用。该焦曲霉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820。该焦曲霉(Aspergillus ustus)可以分离获得式I和式II所示的倍半萜类化合物,该倍半萜类化合物对刺盘孢孢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在化合物终浓度为100μg/mL浓度下抑菌率分别为79.45%、76.71%,在抑制菌丝生长方面与对照药剂百菌清相当。
-
公开(公告)号:CN11806348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188621.0
申请日:2024-02-20
Applicant: 湖北中医药大学
IPC: C07D493/08 , C07D307/00 , C07C35/36 , C07C29/76 , C07C29/86 , C07C49/737 , C07C45/79 , C07C45/80 , C07C59/46 , C07C51/47 , C07C51/48 , C07C62/32 , C07C67/56 , C07C67/58 , C07C69/738 , C07C69/533 , A61P29/00 , A61K31/35 , A61K31/343 , A61K31/047 , A61K31/122 , A61K31/19 , A61K31/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天然药物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宽叶山蒿中分离到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从宽叶山蒿中分离到的化合物具有如式1~式12所示的结构:#imgabs0#本发明首次从宽叶山蒿的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12个新化合物。其中化合物4、5、11和12对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释放的NO含量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在相应浓度下无细胞毒性,同时剂量依赖性的降低了炎症因子IL‑6、IL‑1β的mRNA表达水平。由此可见,化合物4、5、11和12在治疗炎症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964458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0743105.5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C07C29/14 , C07C33/26 , C07C33/46 , C07C35/36 , C07C41/26 , C07C43/23 , C07C43/295 , C07C51/367 , C07C65/105 , C07C319/20 , C07C323/19 , C07D33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邻二醇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非水溶剂中,式(I)化合物和还原剂在光照条件下反应,得到式(II)所示的邻二醇化合物;所述还原剂为甲酸或者甲酸盐;所述光照的波长小于390nm;其反应式如下。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无需过渡金属催化剂、也无需其它特殊催化剂和特殊添加剂,醛酮底物与甲酸或者甲酸盐在溶剂中通过特定波长的光照即可高收率反应得到相应的邻二醇化合物,其反应条件温和,有广泛的底物适用性,并且绿色环保,操作方法简单实用,为合成频哪醇化合物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合成策略。#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5010590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210164029.8
申请日:2022-02-22
Applicant: 沈阳药科大学
IPC: C07C49/753 , C07C49/733 , C07C49/717 , C07C45/78 , C07C45/79 , C07C45/80 , C07C41/34 , C07C41/36 , C07C41/38 , C07C43/18 , C07C43/178 , C07C35/36 , C07C29/76 , C07C29/86 , C07D307/94 , A61P25/16
Abstract: 本发明的大果木姜子中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制法与应用,属于医药科技领域,涉及从樟科木姜子属植物大果木姜子果实中提取分离的九个新倍半萜化合物Litsemene A‑E(1‑5)和Litsemnolide A‑D(6‑9),结构如下式所示,所述化合物采用聚酰胺、硅胶、HP20柱层析、ODS柱层析、HPLC等色谱方法得到。制备方法简单,重现性好,纯度高。获得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PD活性作用,应用于具有抗帕金森病(PD)药物的制备。#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4588940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0108291.0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B01J31/04 , B01J37/02 , B01J37/18 , C07C35/08 , C07C29/20 , C07C43/196 , C07C41/20 , C07C35/14 , C07C35/21 , C07C39/11 , C07C35/36 , C07C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酚类化合物加氢的镍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催化剂以纳米镍为活性中心,羟基磷灰石HAP为载体,并以酒石酸为配体进行修饰,采用配体辅助浸渍法将酒石酸配位的Ni2+负载于HAP上,干燥后经氢气还原制备催化剂。本发明制备的催化剂具有制备方法简单,催化活性高,稳定性较好,可循环7次以上以及酚类化合物加氢反应条件温和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894146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82873.1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上海固创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少华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化学合成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3‑溴‑1‑苯基萘的合成方法。该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溴苯为原料制备溴苯格式试剂;1‑四氢萘酮与溴苯格式试剂反应生成1‑苯基‑1‑羟基四氢萘和1‑苯基‑3,4‑二氢萘的混合物;1‑苯基‑1‑羟基四氢萘和1‑苯基‑3,4‑二氢萘的混合物在引发剂存在下,与N‑溴代丁二酰亚胺发生溴化反应,生成3‑溴‑1‑苯基萘。本申请的3‑溴‑1‑苯基萘的合成方法具有成本低、路线短、操作简单、产品收率和纯度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851470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110070800.0
申请日:2021-01-19
Applicant: 温州大学
IPC: C07C29/143 , C07C33/20 , C07C35/36 , C07C35/32 , C07D307/80 , C07C213/00 , C07C217/48 , C07C3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手性二级醇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含:将酮类化合物以联硼酸频那醇酯和醇或水的组合为还原剂,在手性钴催化剂和激活剂作用下,于非质子性有机溶剂中,在室温和惰性气体氛围下反应,以获得手性二级醇化合物。本发明的方法以廉价、稳定易得的联硼酸频那醇酯和醇或水的组合为还原剂,于非质子性有机溶剂中,在手性钴催化剂的作用下,高效地还原酮类化合物合成相应的手性二级醇化合物。该方法采用的手性钴催化剂中,手性配体为PAOR,激活剂为NaBHEt3或NaOtBu,采用的原料为芳香酮时,产率在80%以上,而且光学纯度在90%以上;采用的原料为烷烃酮时,产率还能达到70%以上,光学纯度达到80%以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