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254619B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380015148.6
申请日:2013-02-15
Applicant: 吉尼亚科技公司
IPC: C12Q1/6869 , C12N15/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69 , C12N15/111 , C12N2310/11 , C12N2310/16 , C12N2310/3517 , C12N2320/10 , C12N2320/32 , G01N33/48721 , G01N33/5432 , C12Q2565/607 , C12Q2565/6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生物芯片以及用于制造生物芯片的方法。生物芯片可在邻近或靠近电极的膜(例如,脂双层)中包含纳米孔。还描述了用于形成膜和向膜中插入纳米孔的方法。该生物芯片和方法可用于核酸(例如,DNA)测序。本文还描述了使用生物芯片对分子(例如蛋白质)进行检测、分选和分箱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348819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680064038.2
申请日:2016-10-31
Applicant: 环球测序技术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48721 , B01D15/3809 , B01D15/3823 , B01D15/3885 , B82Y15/00 , C02F1/469 , C12Q1/6869 , C25B9/06 , C12Q2565/518 , C12Q2565/631
Abstract: 本发明在一个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分子序列的单元测序和/或分析的装置和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分子序列附着于板,并且控制分子序列穿过纳米孔芯片的孔的进程,其中,通过精密机械驱动器控制所述纳米孔芯片和扫描板之间的间距,所述分子序列在其穿过纳米孔时被传感。
-
公开(公告)号:CN107533030A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580076492.5
申请日:2015-11-01
Applicant: 豪夫迈·罗氏有限公司
IPC: G01N27/44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44791 , B01L3/50273 , B01L2400/0421 , C12Q1/6869 , G01N27/44743 , G01N33/48721 , C12Q2565/607 , C12Q2565/631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分析纳米孔中的分子的方法。通过将纳米孔耦合到电压源来跨插入在隔膜中的纳米孔施加电压。将纳米孔与电压源解耦和。在解耦和之后,确定跨纳米孔的电压的衰减的速率。基于所确定的跨纳米孔的电压的衰减的速率区分纳米孔中的分子与其它可能的分子。
-
公开(公告)号:CN103958397B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280051913.5
申请日:2012-08-20
Applicant: 约尔格·阿布席斯
Inventor: 约尔格·阿布席斯
IPC: C01B33/027 , C01B33/029 , G01N33/483 , B82Y1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04 , B81B7/0006 , B81B2201/0214 , B81C1/00087 , B82Y30/00 , B82Y40/00 , C30B11/12 , C30B29/06 , C30B29/60 , G01N33/483 , G01N33/48721
Abstract: 本发明尤其描述一种用于制造导体结构的方法,所述导体结构具有至少一个硅纳米线(4),所述硅纳米线具有小于50nm的直径并且经由电极(11,13,30)经由至少两个部位接触,并且其中至少一个纳米线(4)和电极(11,13,30)设置在衬底(1,5)上的一个平面中,其特征在于,a)将直径在0.5nm至50nm的范围中的催化活性的金属纳米颗粒放置在绝缘衬底(1)的表面(2)上,b)当温度在300℃至1100℃的范围中、同时持续时间在10min至200min的范围中时,表面和放置在其上的金属纳米颗粒经受包含至少一种气态的硅组分的气流,其中形成至少一个长度在5μm至200μm的范围中的从衬底(1)伸出的纳米线(4);c)将所述至少一个从衬底(1)的表面伸出的纳米线(4)通过安放具有与绝缘衬底(1)的表面(2)相配合的接触面(6)的次级衬底(5)而放置到一个平面中;d)放置在绝缘衬底(1)上的至少一个纳米线(4)在两个不同的部位上与电极(11,13,30)接触,或者至少一个附着在次级衬底(5)上的纳米线在两个不同的部位上与电极(11,13,30)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4936682B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380068550.0
申请日:2013-10-23
Applicant: 牛津纳米孔技术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48721 , B01D67/0023 , B01D69/122 , B01D71/26 , B01D71/32 , B01D71/58 , B01D71/70 , B01D71/80 , B01D2323/35 , B01D2325/36 , B01D2325/38 , C12Q1/6869 , G01N33/50 , Y10T436/145555 , C12Q2565/6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在极性介质的第一体积和极性介质的第二体积之间形成膜的方法,该方法包括:(a)提供包含极性介质的第一体积和包含极性介质的第二体积,二者通过非极性介质相互分离,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和第二体积包含在极性介质和非极性介质之间的界面处的含两亲分子的层,其中每个两亲分子包含第一外部亲水基团、疏水核心基团和第二外部亲水基团,其中每个第一和第二外部亲水基团连接到疏水核心基团;和(b)使第一和第二体积彼此接触从而在极性介质的第一和第二体积之间形成包含所述两亲分子的膜。本发明也提供了在极性介质的第一体积和极性介质的第二体积之间包含膜的系统,所述膜包含两亲分子,其中极性介质的第一体积在非极性介质中。
-
公开(公告)号:CN104066850B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280057564.8
申请日:2012-09-21
Applicant: 牛津楠路珀尔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斯图尔特·威廉·里德 , 加文·哈珀 , 克莱夫·加文·布朗 , 詹姆斯·安东尼·克拉克 , 安德鲁·约翰·赫伦
IPC: C12Q1/68 , G01N33/487 , G06F19/22 , B82Y1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48721 , B82Y15/00 , C12Q1/6869 , G01N27/44791 , G01N33/483 , G06F17/18 , G06F19/22 , G06N7/005 , C12Q2537/165 , C12Q2565/631
Abstract: 在聚合物(3)例如DNA中的聚合物单元的序列由涉及聚合物的至少一个测量的系列例如作为移位通过纳米孔(1)的函数的离子电流来估计,其中每个测量值取决于k聚体,所述k聚体是k个聚合物单元(4)的组。提供了尤其是隐马尔可夫模型(HMM)的概率模型,对于一组可能的k聚体,所述模型包括:表示从起源k聚体到目标k聚体的过渡的机会的过渡权重;以及表示观测k聚体的测量的给定值的机会的关于每个k聚体的发射权重。利用参考模型的分析技术例如维特比解码来分析测量的系列,并基于通过由聚合物单元的序列产生的测量的系列的模型所预测的似然来估计在聚合物中的聚合物单元的至少一种估计的序列。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在移位期间跨越纳米孔施加不同的电压以便改善聚合物单元的分辨力。
-
公开(公告)号:CN107109490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580069073.9
申请日:2015-10-16
Applicant: 牛津楠路珀尔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斯图尔特·威廉·里德 , 加文·哈珀 , 克莱夫·加文·布朗 , 丹尼尔·约翰·特纳 , 安德鲁·约翰·赫伦 , 克里斯托弗·詹姆斯·怀特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69 , G01N33/48721 , G06F19/22 , C12Q2565/631
Abstract: 一种聚合物的分析,一种生化分析系统通过从包括纳米孔的传感器元件,在聚合物移位穿过纳米孔期间,采集聚合物的测量值来分析聚合物。当聚合物已部分移位时,使用来源于参考序列的参考数据来分析一系列测量值以提供相似性的量度。响应于相似性的量度,传感器元件可以选择性操作以排出聚合物,并且从而使纳米孔可用于接收另外的聚合物。其中生化分析系统包括传感器元件的阵列,并且以多路复用方式从选择的传感器元件采集测量值,响应于相似性的量度,生化分析系统停止从当前选择的传感器元件采集测量值并开始从新选择的传感器元件采集测量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083421A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610894651.9
申请日:2011-12-16
Applicant: 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理事会
IPC: C12Q1/68 , C12N15/11 , C07H19/10 , C07H19/20 , C07H21/02 , C07H21/04 , C07H1/00 , C08G65/337 , C08G65/3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69 , C07H19/10 , C07H21/00 , G01N33/48721 , C12Q2525/113 , C12Q2525/117 , C12Q2565/518 , C12Q2565/631 , C07H1/00 , C07H19/20 , C07H21/02 , C07H21/04 , C08G65/3356 , C08G65/33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多磷酸脱氧核苷酸类似物和来自并入的多磷酸脱氧核苷酸类似物的标签通过纳米孔的易位来对单链DNA进行测序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002126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580057683.7
申请日:2015-10-23
Applicant: 昆塔波尔公司
IPC: C12Q1/68 , G01N27/447 , G01N27/45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69 , C12Q1/6874 , G01N21/6428 , G01N21/6452 , G01N21/648 , G01N21/76 , G01N33/48721 , G01N2021/6439 , G01N2201/06113 , C12Q2535/122 , C12Q2563/107 , C12Q2565/125 , C12Q2565/6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检测来自纳米结构例如纳米孔、纳米井或纳米颗粒的阵列上的平行反应的光学信号的序列的方法和设备。根据本发明,提供了纳米结构阵列,每个纳米结构包括反应位点并且各自能够限制生成光学信号序列的反应,并且阵列的纳米结构被布置成簇,每个簇包括一定数目的纳米结构。每个不同的簇被布置在不同的分辨率有限区域内,并且每个簇中的纳米结构的数目大于一或是平均值大于零的随机变量。来自纳米结构中的反应的光学信号通过与阵列可操作地关联的光学系统被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5531360B
公开(公告)日:2017-07-11
申请号:CN201480049886.7
申请日:2014-11-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69 , C12Q1/6872 , G01N33/48721 , G01N2015/0038 , C12Q2565/631 , C12Q2565/63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可靠性和耐久性优异的DNA输送控制设备以及使用其的DNA测序装置。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仅能够使一个分子的DNA链通过的尺寸的纳米孔的DNA输送控制设备、以及使用其的DNA测序装置,DNA输送控制设备的特征在于,具备具有开孔的基底材料和形成于所述基底材料上的嵌段共聚物的薄膜,所述薄膜由通过所述嵌段共聚物的自组织化而形成的、贯通所述薄膜的微细结构域和其周围的基质构成,所述纳米孔由所述基底材料的一个开孔和单一的所述微细结构域构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