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929886A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810494315.4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味之素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7/42 , C12N9/1003 , C12N9/78 , C12N9/88 , C12N15/77 , C12P7/22 , C12P7/24 , C12P13/12 , C12R1/15 , C12R1/19 , C12Y201/02003 , C12Y305/0401 , C12Y403/01017
Abstract: 提供了生产目标物质例如香草醛和香草酸的方法。通过使用具有目标物质生产能力的微生物,从碳源或目标物质的前体生产目标物质,所述微生物已经以所述微生物具有特定特征的方式进行了修饰,例如AICAR甲酰转移酶/IMP环水解酶的活性降低,3-PGDH的活性增加,和L-丝氨酸脱氨酶的活性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7849522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680042192.X
申请日:2016-07-21
Applicant: 多伦多大学管理委员会
IPC: C12N1/21 , C12N15/52 , C12N15/53 , C12N15/60 , C12N9/00 , C12N9/02 , C12N9/88 , C12P7/18 , C12P7/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7/24 , C12N9/0006 , C12N9/88 , C12N15/52 , C12P7/18
Abstract: 提供具有1,3-BDO途径的非天然存在的微生物。所述微生物表达以下1,3-BDO途径酶中的至少一种:催化两个乙醛缩合以产生3-羟基丁醛的醛缩酶;和将3-羟基丁醛还原为1,3-BDO的醛酮还原酶、氧化还原酶、醛还原酶或醇脱氢酶。所述生物还可表达一种或多种用于产生乙醛的酶。生物合成工艺涉及使用来自醛缩酶类别的酶将两个乙醛分子缩合为3-羟基丁醛;和使用属于醛酮还原酶类别、氧化还原酶类别、醛还原酶类别或醇脱氢酶类别的酶将3-羟基丁醛选择性还原为1,3-BDO。本工艺还可包括通过生物合成方法产生乙醛。
-
公开(公告)号:CN107208115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680008367.5
申请日:2016-02-03
Applicant: 弗门尼舍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芳族己醇的制备以及含有它们的组合物。具体而言,本文中提供的是生产己烯醇的方法,包括:a)使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氢过氧化物与经修饰的氢过氧化物裂解酶接触以形成己烯醛;和b)在氢化物供体、酮还原酶和辅助因子的存在下将己烯醛还原成己烯醇,其中在基本不存在面包酵母的情况下基本上同时进行接触和还原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06701884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082837.0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菌生物转化阿魏酸生产天然香兰素的方法,该方法将植生拉乌尔菌种子培养液和食甲醇芽孢杆菌种子培养液混合,得到复合菌液;将复合菌液接入发酵培养基中得到发酵液;向每升的发酵液中加入6~10g的阿魏酸,在30~40℃条件下,100~200rpm避光振荡培养6~12天后停止,在5000~10000rpm条件下,10~15min离心得到天然香兰素发酵液。方法工艺过程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环境污染小,产物浓度较高,提取步骤简单,生产清洁,产品环境友好,安全可靠。主要原料来源广泛,成本极为低廉,具有天然性和工业化生产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687577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580036488.6
申请日:2015-06-30
Applicant: 罗地亚经营管理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0006 , C12N15/76 , C12P7/24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属于放线菌目的重组菌株,其中,至少一种编码具有香草醛还原酶活性的酶的基因是非功能性的。本发明还涉及用于产生香草醛或前体的方法,其包括在合适的包含底物的培养基中培养重组菌株和回收所产生的香草醛或其前体。
-
公开(公告)号:CN106588782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185886.7
申请日:2016-12-20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C07D239/22 , C12P7/24 , C09K1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39/22 , C09K11/06 , C09K2211/1044 , C12P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3,4‑二氢嘧啶‑2(1H)‑酮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以生物催化剂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为催化剂,以醋酸乙烯酯和异丙醇为原料,原位生成乙醛,同时再加入β‑二羰基化合物、脲素和水,与上述原位生成的乙醛反应,制得3,4‑二氢嘧啶‑2(1H)‑酮及其衍生物。该方法以生物催化剂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为催化剂,以醋酸乙烯酯和异丙醇为原料,原位生成乙醛,原位生成的乙醛同时与β‑二羰基化合物、脲素和水反应,反应方法简单,绿色,同时反应效率高,副产物少,是一种环境友好、可持续且简单有效的合成3,4‑二氢嘧啶‑2(1H)‑酮及其衍生物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635577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280023276.0
申请日:2012-03-14
Applicant: 伊塞尔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7/16 , C07C29/141 , C07C31/125 , C12N1/16 , C12N1/20 , C12N9/0006 , C12N9/1022 , C12N9/88 , C12N15/52 , C12N15/63 , C12N15/67 , C12N15/70 , C12N15/74 , C12P7/02 , C12P7/24 , Y02E50/17 , C07C31/08 , C07C31/10 , C07C31/12
Abstract: 一种改良的醇生产过程,包括使用遗传修饰的微生物进行微生物发酵产生显著量的醛,从发酵培养基中气提醛并冷凝。在体外过程中将这样产生的醛转化为相应的醇。
-
公开(公告)号:CN106279380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03910.2
申请日:2011-03-15
Applicant: 赢创德固赛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K14/21 , C12P7/02 , C12P7/24 , C12P7/42 , C12P7/62 , C12P7/6436 , C12Y114/150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使用alkL基因产物的生物催化的氧化方法。本发明的主题是借助于alkL基因产物来氧化有机化合物的生物催化方法以及在该方法中使用的微生物。
-
公开(公告)号:CN105940118A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480067712.3
申请日:2014-12-11
Applicant: 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C5/285 , C10B27/00 , C12P7/06 , C12P7/16 , C12P7/24 , C12P7/40 , C21B3/04 , C21B5/001 , C21B5/06 , C21B7/002 , C21B2005/005 , C21B2100/02 , C21B2100/04 , C21B2100/06 , C21B2100/60 , C21B2100/62 , C21B2300/02 , C21C5/40 , C25B1/04 , F27D17/001 , F27D17/004 , F27D17/008 , F27M2001/02 , H01M2220/10 , Y02E50/17 , Y02E60/366 , Y02P10/143 , Y02P10/283 , Y02P20/1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钢制造的设施组合,该设施组合具有:用于生铁制造的高炉(1);用于粗钢制造的转炉炼钢设备(2);和用于在生铁制造和/或粗钢制造的过程中所产生气体的气体管道系统。根据本发明,设施组合额外地具有连接到气体管道系统的化学设施(12)或生物技术设施以及用于满足设施组合的至少一部分电力需求的储能器(25)。本发明的主题还在于一种用于运行设施组合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754883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120853.8
申请日:2016-03-03
Applicant: 湖北同泽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2N1/16 , C12P7/04 , C12P7/22 , C12P7/24 , C12P17/06 , C12P7/40 , C12P7/62 , C12P5/02 , C12P5/00 , C12P7/26 , C12R1/64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R1/645 , C12N1/16 , C12P5/002 , C12P5/007 , C12P7/04 , C12P7/22 , C12P7/24 , C12P7/26 , C12P7/40 , C12P7/62 , C12P1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酵母菌、其培养方法及应用。所述酵母菌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冻干保藏菌接入已灭菌的一级种子培养基,接种量为2%?8%,培养20至40小时,获得一级种子液;(2)一级种子液,接入二级种子培养基,接种量为5%?10%,培养20至30小时,获得二级种子液;(3)二级种子液进行发酵培养,在发酵进行的第20?30小时,每升发酵液流加已灭菌质量比例为5%的蔗糖溶液100?500ml。所述酵母菌应用于发酵法生产生物精油,所述精油具备与玫瑰精油类似的成分和功效,是其良好的替代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