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92326B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1810709348.6
申请日:2018-07-02
Applicant: 曲阜师范大学
IPC: B01J23/89 , B01J35/08 , B01J35/02 , C07C5/03 , C07C15/073 , C07C29/141 , C07C33/22 , C07C1/32 , C07C1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壳状钨酸镍微球负载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主要以钨酸钠与可溶性镍盐为原料,并添加乙二胺四乙酸和尿素为合成助剂,通过水热方法制备钨酸镍,对镍钨比、助剂加入量、水热温度、水热时间及后续的焙烧过程进行控制,得到核壳结构的钨酸镍微球,呈现多级孔结构,主要含有10nm以下的介孔和50nm左右的大孔,其介孔孔径在2‑10nm范围内可调。催化剂的活性组分钯能在微球载体表面高度分散,而且可以控制钯主要分布在微球载体的外壳层,钯用量小,催化活性高;镍和钨在催化反应中发生一定程度的价态变化,参与氧化还原过程,促进了催化活性提高;钯负载牢固,不易流失,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894152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214543.6
申请日:2019-03-20
Applicant: 曲阜师范大学
IPC: B01J31/26 , C07D30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合成四氢呋喃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所得催化剂和应用,涉及催化剂合成领域,利用膨润土的层状结构及层间阳离子可交换性,将氯化胆碱吸附于钠基膨润土层状结构中,再加入氯化锌进行负载。氯化胆碱和氯化锌在膨润土层间形成低共熔离子液体,其能够通过调控氯化胆碱和氯化锌的负载比例,优化催化剂酸性活性中心,改善催化剂耐受性,提高合成反应的选择性、转化率和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0694687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1911086331.0
申请日:2019-11-07
Applicant: 曲阜师范大学
IPC: B01J31/18 , B01J35/02 , B01J35/10 , C07C51/235 , C07C57/055
Abstract: 一种负载纳米杂多酸催化剂,包括杂多酸和活性金属,载体为大孔氧化硅,所述杂多酸为H3+xPMo12‑XVxO40,其中x=0.5‑3,活性金属为铯,其中杂多酸的负载量为10‑60%,铯的负载量为1‑6%,大孔氧化硅的大孔孔径为50‑500纳米;所述催化剂上杂多酸的粒径为4‑10纳米。所述三维大孔载体负载杂多化合物催化剂中活性组分在载体上高分散负载,且结构稳定,可以有效抑制非活性相三氧化钼的产生,从而使其对催化甲基丙烯醛氧化反应表现很高选择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694687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1086331.0
申请日:2019-11-07
Applicant: 曲阜师范大学
IPC: B01J31/18 , B01J35/02 , B01J35/10 , C07C51/235 , C07C57/055
Abstract: 一种负载纳米杂多酸催化剂,包括杂多酸和活性金属,载体为大孔氧化硅,所述杂多酸为H3+xPMo12-XVxO40,其中x=0.5-3,活性金属为铯,其中杂多酸的负载量为10-60%,铯的负载量为1-6%,大孔氧化硅的大孔孔径为50-500纳米;所述催化剂上杂多酸的粒径为4-10纳米。所述三维大孔载体负载杂多化合物催化剂中活性组分在载体上高分散负载,且结构稳定,可以有效抑制非活性相三氧化钼的产生,从而使其对催化甲基丙烯醛氧化反应表现很高选择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894152B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1910214543.6
申请日:2019-03-20
Applicant: 曲阜师范大学
IPC: B01J31/26 , C07D30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合成四氢呋喃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所得催化剂和应用,涉及催化剂合成领域,利用膨润土的层状结构及层间阳离子可交换性,将氯化胆碱吸附于钠基膨润土层状结构中,再加入氯化锌进行负载。氯化胆碱和氯化锌在膨润土层间形成低共熔离子液体,其能够通过调控氯化胆碱和氯化锌的负载比例,优化催化剂酸性活性中心,改善催化剂耐受性,提高合成反应的选择性、转化率和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9092326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0709348.6
申请日:2018-07-02
Applicant: 曲阜师范大学
IPC: B01J23/89 , B01J35/08 , B01J35/02 , C07C5/03 , C07C15/073 , C07C29/141 , C07C33/22 , C07C1/32 , C07C15/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3/8993 , B01J35/0073 , B01J35/023 , B01J35/08 , C07C1/321 , C07C5/03 , C07C29/141 , C07C2523/89 , C07C15/073 , C07C33/22 , C07C1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壳状钨酸镍微球负载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主要以钨酸钠与可溶性镍盐为原料,并添加乙二胺四乙酸和尿素为合成助剂,通过水热方法制备钨酸镍,对镍钨比、助剂加入量、水热温度、水热时间及后续的焙烧过程进行控制,得到核壳结构的钨酸镍微球,呈现多级孔结构,主要含有10nm以下的介孔和50nm左右的大孔,其介孔孔径在2-10nm范围内可调。催化剂的活性组分钯能在微球载体表面高度分散,而且可以控制钯主要分布在微球载体的外壳层,钯用量小,催化活性高;镍和钨在催化反应中发生一定程度的价态变化,参与氧化还原过程,促进了催化活性提高;钯负载牢固,不易流失,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性能。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