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801330B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610152365.5
申请日:2016-01-18
Applicant: 赢创德固赛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24 , C07C2/10 , C07C7/04 , C07C2521/12 , C07C2523/755 , C07C11/08 , C07C11/107 , C07C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由乙烯联合制备至少丁烯和辛烯。该目的是基于详细说明用于由乙烯联合制备至少丁烯和辛烯的完全异相催化方法,其可以在不需要复杂的催化剂移除的情况下操作,并且不会污染下游的均相催化方法。此外,该方法应当尽可能能够在液相中进行以与利用丁烯和辛烯的成熟技术相容。除了两种目标产物丁烯和辛烯以外,呈现的方法也能够额外地制备己烯作为第三目标产物以能够对市场需求的任何变化做出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05935596B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610121971.0
申请日:2016-03-03
Applicant: 赢创德固赛有限公司
IPC: B01J38/56 , B01J23/94 , B01J23/755 , C07C11/08 , C07C11/107 , C07C11/02 , C07C2/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24 , B01J21/12 , B01J23/755 , B01J23/94 , B01J38/56 , C07C2/10 , C07C2/12 , C07C41/06 , C07C2521/12 , C07C2523/755 , Y02P20/52 , Y02P20/584 , C07C11/02 , C07C11/08 , C07C11/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乙烯低聚中所用非均相低聚催化剂的再生。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在非均相催化剂上使乙烯低聚和使所述催化剂再生的方法,其具有下述特征:a)所述低聚在低聚操作中实现,其中至少部分溶解在液体溶剂中的乙烯与所述非均相催化剂接触;b)所述再生在再生操作中实现,其中在没有乙烯、氢和氧存在下将所述催化剂用液体清洗介质清洗;c)低聚操作和再生操作在时间上交替,使得有时间限制的低聚操作之后是有时间限制的再生操作,并且反过来后者之后是有时间限制的低聚操作;d)所述非均相催化剂始终在同样的位置,因此低聚操作和再生操作都发生在这个位置;e)在催化剂的位置提供热能从而在其上施加设定温度,催化剂的实际温度完全有可能在时间受限和空间受限的方式上偏离所述的设定温度;f)在再生操作中的设定温度高于低聚操作中的设定温度。该再生方法是催化剂在反应器中的原位再生,具有不需要从反应器中卸载催化剂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349831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680067393.5
申请日:2016-10-21
Applicant: 艾克瑟路斯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864 , B01J8/04 , B01J21/04 , B01J21/08 , B01J23/80 , B01J29/08 , B01J29/18 , B01J29/40 , B01J29/7007 , B01J29/89 , B01J35/1057 , C07C1/20 , C07C2/58 , C07C2/865 , C07C5/373 , C07C2521/04 , C07C2521/06 , C07C2521/08 , C07C2521/12 , C07C2523/755 , C07C2523/80 , C07C2529/08 , C07C2529/18 , C07C2529/40 , C07C2529/89 , C10G3/49 , C10G29/205 , C07C11/02 , C07C11/08 , C07C9/21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了在含Ti沸石催化剂上同时将丁烷和甲醇转化为烯烃的方法。所述醇转化为烯烃的反应的放热性与丁烷转化为轻质烯烃的脱氢反应的吸热性相匹配,产生热中和过程。含Ti沸石提供对轻质烯烃的优异选择性以及极高的水热稳定性。偶联反应可有利地在分级反应器中进行,所述分级反应器具有与用于丁烷脱氢的区域交替的甲醇/DME转化区。得到的轻质烯烃然后可与异丁烷反应以产生高辛烷值烷基化物。最终的结果是一种用于将甲醇和丁烷转化为烷基化物的高效且低成本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492410B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480047914.1
申请日:2014-06-25
Applicant: 赢创德固赛有限公司
IPC: C07C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08 , C07C2/10 , C07C4/02 , C07C5/03 , C07C5/48 , C07C29/04 , C07C41/06 , C07C45/505 , C07C2521/04 , C07C2521/08 , C07C2521/12 , C07C2523/755 , C07C2529/76 , C07D305/10 , C10G50/00 , C10G2300/1092 , C10G2400/02 , C10G2400/22 , C07C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OCTOL方法,其因为对该OCTOL方法的各个低聚反应步骤中的转化率进行限制而被设计特别地用于对具有低1‑丁烯含量的C4原料混合物的生产性利用,并且虽然如此其仍然得到了具有适合于制备增塑剂醇的异构指数的C8产物混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2112397B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0980129452.7
申请日:2009-07-15
Applicant: 埃克森美孚化学专利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9/70 , B01J29/7038 , B01J2229/42 , C01B39/46 , C01B39/48 , C07C2/66 , C07C6/123 , C07C6/126 , C07C29/36 , C07C37/11 , C07C37/20 , C07C41/06 , C07C45/53 , C07C51/235 , C07C2521/04 , C07C2521/06 , C07C2521/08 , C07C2521/12 , C07C2521/14 , C07C2523/02 , C07C2529/70 , Y02P20/52 , C07C15/085 , C07C15/107 , C07C33/20 , C07C39/06 , C07C39/16 , C07C43/04 , C07C49/10 , C07C57/30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EMM-12分子筛,呈其合成后原样的形式和煅烧过的形式的该分子筛具有这样的X-射线衍射图,其包括具有在14.17到12.57埃范围内的d-间距最大值的峰,具有在12.1到12.56埃范围内的d-间距最大值的峰,和在约8.85到11.05埃之间的非分立散射,或者在具有在10.14到12.0埃范围内的d-间距最大值的峰和具有在8.66到10.13埃范围内的d-间距最大值的峰之间显示出谷,该谷在最低点的用背景校正的测定强度不小于在连接在10.14到12.0埃范围内的最大值和在8.66到10.13埃范围内的最大值的线上在相同XRD d-间距点的50%。
-
公开(公告)号:CN105935596A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610121971.0
申请日:2016-03-03
Applicant: 赢创德固赛有限公司
IPC: B01J38/56 , B01J23/94 , B01J23/755 , C07C11/08 , C07C11/107 , C07C11/02 , C07C2/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24 , B01J21/12 , B01J23/755 , B01J23/94 , B01J38/56 , C07C2/10 , C07C2/12 , C07C41/06 , C07C2521/12 , C07C2523/755 , Y02P20/52 , Y02P20/584 , C07C11/02 , C07C11/08 , C07C11/107 , C07C2/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乙烯低聚中所用非均相低聚催化剂的再生。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在非均相催化剂上使乙烯低聚和使所述催化剂再生的方法,其具有下述特征:a)所述低聚在低聚操作中实现,其中至少部分溶解在液体溶剂中的乙烯与所述非均相催化剂接触;b)所述再生在再生操作中实现,其中在没有乙烯、氢和氧存在下将所述催化剂用液体清洗介质清洗;c)低聚操作和再生操作在时间上交替,使得有时间限制的低聚操作之后是有时间限制的再生操作,并且反过来后者之后是有时间限制的低聚操作;d)所述非均相催化剂始终在同样的位置,因此低聚操作和再生操作都发生在这个位置;e)在催化剂的位置提供热能从而在其上施加设定温度,催化剂的实际温度完全有可能在时间受限和空间受限的方式上偏离所述的设定温度;f)在再生操作中的设定温度高于低聚操作中的设定温度。该再生方法是催化剂在反应器中的原位再生,具有不需要从反应器中卸载催化剂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459602B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280016837.4
申请日:2012-02-02
Applicant: 基因组股份公司
Inventor: M·J·伯克 , A·P·博加德 , 孙军 , 罗宾·E·奥斯特豪特 , 普里蒂·法克雅
IPC: C12P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5/02 , C07C1/24 , C07C2521/04 , C07C2521/12 , C07C2521/16 , C07C2523/10 , C07C2523/28 , C07C2523/31 , C07C2523/745 , C07C2527/167 , C07C2527/173 , C12N15/52 , C12P5/026 , C12P7/04 , Y02E50/343 , C07C11/1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具有丁二烯途径的非天然存在的微生物。本发明还提供使用这种生物来生产丁二烯的方法。在一些方面,本文中披露的实施方式涉及用于生产丁二烯的方法,包括(a)在足够量的营养物质和培养基中通过发酵培养产生巴豆醇的非天然存在的微生物;以及(b)将通过培养该非天然存在的微生物所产生的巴豆醇转化为丁二烯。
-
公开(公告)号:CN105801330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152365.5
申请日:2016-01-18
Applicant: 赢创德固赛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24 , C07C2/10 , C07C7/04 , C07C2521/12 , C07C2523/755 , C07C11/08 , C07C11/107 , C07C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由乙烯联合制备至少丁烯和辛烯。该目的是基于详细说明用于由乙烯联合制备至少丁烯和辛烯的完全异相催化方法,其可以在不需要复杂的催化剂移除的情况下操作,并且不会污染下游的均相催化方法。此外,该方法应当尽可能能够在液相中进行以与利用丁烯和辛烯的成熟技术相容。除了两种目标产物丁烯和辛烯以外,呈现的方法也能够额外地制备己烯作为第三目标产物以能够对市场需求的任何变化做出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05246863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480029135.9
申请日:2014-05-29
Applicant: 沙特基础工业公司
Inventor: 泽山·那瓦克 , 哈贾·阿利乌丁·谢里夫 , 费塞尔·巴克什 , 阿卜杜拉·艾尔-卡坦尼
IPC: C07C5/333 , B01J8/26 , B01J8/00 , B01J8/02 , B01J8/04 , C10G49/00 , C10G49/04 , C10G49/06 , C10G49/16 , B01J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5/3332 , B01J8/0025 , B01J8/0055 , B01J8/0207 , B01J8/0242 , B01J8/0415 , B01J8/0442 , B01J8/0492 , B01J8/26 , B01J19/0093 , B01J21/04 , B01J23/14 , B01J23/26 , B01J23/42 , B01J2208/00513 , B01J2208/0053 , B01J2219/00792 , B01J2219/00835 , B01J2219/0086 , B01J2219/00873 , C07C5/3337 , C07C2521/04 , C07C2521/08 , C07C2521/12 , C07C2523/14 , C07C2523/26 , C07C2523/42 , C10G49/007 , C10G49/04 , C10G49/06 , C10G49/16 , C10G2300/1081 , C10G2300/42 , C10G2400/20 , Y02P20/132 , Y02P20/142 , Y02P20/52 , C07C11/02 , C07C11/06 , C07C11/08
Abstract: 本文公开了通过共注入烷烃进料与氢气使烷烃脱氢至烯烃的方法。本方法提供了改善的进料转化率、期望的产物选择性、产物流中的总烯烃,以及较低的催化剂失活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482179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080016552.1
申请日:2010-03-10
Applicant: 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IPC: C07C1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4/16 , C07C2/76 , C07C4/18 , C07C2521/04 , C07C2521/12 , C07C2523/62 , C07C2523/89 , C07C2529/40 , C07C2529/65 , Y02P20/584 , C07C15/04
Abstract: 提供一种生产芳烃的方法,包括:(a)在流化床的反应区内使低级烷烃原料与固体颗粒状芳烃转化催化剂接触,以产生芳烃和其它产品,由此催化剂至少部分由于形成不希望的焦炭沉积物而失活,(b)从反应区连续取出一部分催化剂、在再生区内进行再生并将再生后的催化剂返回反应区,(c)通过用催化惰性固体颗粒稀释催化剂颗粒而在反应区和再生区之间保持热平衡,其中所述催化惰性固体颗粒与催化剂相比具有相同或提高的比热和热导率,(d)将芳烃与其它产品和未反应的低级烷烃分离,和(e)任选将未反应的低级烷烃循环回反应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