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409331B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480040424.9
申请日:2014-06-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Inventor: 古樋知重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 A61L9/205 , A61L9/22 , A61L2209/14 , B01J19/088 , B01J2219/00162 , B01J2219/0809 , B01J2219/0815 , B01J2219/0828 , B01J2219/0875 , C01B2201/24 , C01B2201/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流产生装置。在绝缘性基体(21)上形成有多根线状电极(22)、第1外部电极(23F)、第2外部电极(23A)以及第3外部电极(23B),表面由电介质膜(24)覆盖。第1外部电极(23F)与多根线状电极(22)中的1根线状电极(EF)连接。第2外部电极(23A)与多根线状电极(22)中的、远离线状电极(EF)的顺序下的第奇数根的线状电极连接。第3外部电极(23B)与多根线状电极(22)中的、远离线状电极(EF)的顺序下的第偶数根的线状电极连接。周期性脉冲电源(1)对第1外部电极(23F)施加每一规定周期1次的壁电荷形成用脉冲电压(VF),并且分别对第2外部电极(23A)以及第3外部电极(23B)以每一规定周期多次的比例施加2相的脉冲电压(V1、V2)。
-
公开(公告)号:CN102836686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210212696.5
申请日:2012-06-21
Applicant: 瓦克化学股份公司
IPC: B01J19/08 , B01J12/00 , H05B1/00 , C01B33/1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19/02 , B01J19/002 , B01J19/0073 , B01J19/087 , B01J2219/00135 , B01J2219/00268 , B01J2219/0813 , B01J2219/0815 , B01J2219/08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热处理腐蚀性气体的装置和方法。本发明的装置包括用于加热气体的室,其中存在由导电材料构成的至少四个加热元件或四组加热元件,其中每个加热元件或每组加热元件连接至独立可调节的和/或可控制的电能网子系统并因此可由直流电流加热,其中每个独立可调节的和/或可控制的加热元件或每组独立可调节的和/或可控制的加热元件可基于由所述加热元件的温度、加热功率、电流、电压、电阻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相同或不同的参数值,或基于可受所述装置影响的另一种过程变量来控制或调控,且其中至少四个可调节的和/或可控制的子系统是与地电位DC-隔离的。
-
公开(公告)号:CN1798697A
公开(公告)日:2006-07-05
申请号:CN200480010346.4
申请日:2004-04-08
Applicant: 布莱克光电有限公司
Inventor: 兰德尔·L·米尔斯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B3/00 , B01J19/088 , B01J19/10 , B01J19/126 , B01J19/129 , B01J2219/0809 , B01J2219/0815 , B01J2219/083 , B01J2219/0835 , B01J2219/0847 , B01J2219/0869 , B01J2219/0871 , B01J2219/0875 , B01J2219/0892 , B01J2219/0894 , B01J2219/1281 , B01J2219/1284 , C01B3/00 , C01B32/25 , C23C16/27 , C23C16/277 , G21K1/00 , Y02E30/18 , Y02E60/324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反应器,其通过原子氢的催化反应来产生能量和新的氢物种以及包括新形式的氢的物质的化合物,以及通过原子氢的催化反应产生等离子体和诸如高能光、极紫外光和紫外光的光源。该反应器包括:等离子体形成能量电池,用于对原子氢进行催化,以形成新的氢物种以及下述物质的化合物,该物质包括新形式的氢;用于对原子氢的反应进行催化以形成低能氢并释放能量的催化剂源;原子氢源;和用于至少部分地保持等离子体的间歇或脉冲功率源。通过控制用于初始化或至少部分地保持等离子体的输入功率的参数,例如为功率密度、脉冲频率、占空周期、峰值和偏移电场,使来自氢催化反应的输出功率最大,同时使输入功率最小,来对功率平衡进行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6029215B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480067106.1
申请日:2014-11-12
Applicant: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C1/08 , A61L2/087 , A61L2/26 , A61L2202/11 , B01J8/12 , B01J19/085 , B01J2219/0815 , B01J2219/0833 , B01J2219/0879 , H01J37/00 , H01J37/06 , H01J37/3178 , H01J2237/06375 , H01J2237/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置,包含至少一个用于生成加速的电子的电子束产生器(301),利用这些加速的电子能够使散装货物粒子(303)在自由落体期间被加载,其中,所述电子束产生器(301)环形地构造,在该电子束产生器中由环形的阴极放出的且加速的电子从电子排出窗中在环轴线的方向上排出;其中,所述环形的电子束产生器(301)布置成使得其环轴线竖直地或者以与竖直线偏差直至45°的角度取向;且其中,在所述环形的电子束产生器上方布置有用于分开散装货物粒子的机构,该机构的底部壁(304)具有至少一个开口,散装货物粒子(303)从所述至少一个开口中且从那里通过由所述电子束产生器(301)形成的环下落。
-
公开(公告)号:CN105409331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480040424.9
申请日:2014-06-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Inventor: 古樋知重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 A61L9/205 , A61L9/22 , A61L2209/14 , B01J19/088 , B01J2219/00162 , B01J2219/0809 , B01J2219/0815 , B01J2219/0828 , B01J2219/0875 , C01B2201/24 , C01B2201/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流产生装置。在绝缘性基体(21)上形成有多根线状电极(22)、第1外部电极(23F)、第2外部电极(23A)以及第3外部电极(23B),表面由电介质膜(24)覆盖。第1外部电极(23F)与多根线状电极(22)中的1根线状电极(EF)连接。第2外部电极(23A)与多根线状电极(22)中的、远离线状电极(EF)的顺序下的第奇数根的线状电极连接。第3外部电极(23B)与多根线状电极(22)中的、远离线状电极(EF)的顺序下的第偶数根的线状电极连接。周期性脉冲电源(1)对第1外部电极(23F)施加每一规定周期1次的壁电荷形成用脉冲电压(VF),并且分别对第2外部电极(23A)以及第3外部电极(23B)以每一规定周期多次的比例施加2相的脉冲电压(V1、V2)。
-
公开(公告)号:CN105307983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480032243.1
申请日:2014-06-10
Applicant: INP格赖夫斯瓦尔德注册协会
IPC: C02F1/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4608 , B01J19/006 , B01J19/088 , B01J19/2425 , B01J2219/0809 , B01J2219/0815 , B01J2219/0826 , B01J2219/083 , B01J2219/0849 , B01J2219/0877 , B01J2219/0892 , C02F2303/04
Abstract: 描述了一种通过在液体容积(6)中产生电晕放电(12)来处理液体(5)的方法。在此,对位于液体容积(6)中的电极设备(2)施加高压脉冲(8)。高压脉冲(8)的脉冲上升时间处于直至40纳秒的范围内,并且高压脉冲(8)的脉冲持续时间处于50至400纳秒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903709A
公开(公告)日:2007-01-31
申请号:CN200510036290.6
申请日:2005-07-29
Applicant: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19/088 , B01J2219/0809 , B01J2219/0815 , B01J2219/082 , B01J2219/0841 , B82Y30/00 , B82Y40/00 , C01B32/162 , C30B29/602 , C30B3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纳米管生长装置,其包括:一反应腔;一基底承载装置;以及一第一电极及一与该第一电极相对的第二电极。该基底承载装置位于该反应腔内,其具有一基底承载区,用于承载一生长碳纳米管用基底。该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均设于该反应腔内,且位于所述基底承载区的相对的两侧,该第二电极可相对于该第一电极运动。通过改变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的相对位置,可变更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场电力线方向;进而可改变碳纳米管的生长方向,其可实现碳纳米管向多个方向生长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842491A
公开(公告)日:2006-10-04
申请号:CN200580000929.3
申请日:2005-06-10
Applicant: 德古萨公司
IPC: C01B33/107 , C01G17/04 , B01J1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3/10778 , B01J19/088 , B01J2219/00853 , B01J2219/0093 , B01J2219/0809 , B01J2219/0815 , B01J2219/083 , B01J2219/0841 , B01J2219/0847 , B01J2219/0849 , B01J2219/0896 , C01G1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纯化被至少一种含氢化合物污染的四氯化硅或四氯化锗的方法,其中所要纯化的四氯化硅或四氯化锗,以目标方式,通过冷的等离子体来处理,和,所纯化的四氯化硅或四氯化锗从这样被处理的相中分离。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进行本发明方法的装置,其包括四氯化硅或四氯化锗的存储和汽化设备(4.1或5.1),其通过连接管线与反应器(4.3或5.3)的入口连接,反应器具有控制设备(4.4或5.4),用于产生介电受阻放电,反应器的出口通过导管,直接或间接通过至少一个另外的反应器(5.5)与冷凝设备(4.5或5.11)连接,冷凝设备的下游是收集容器(4.6或5.12),其通过排出管线(4.6.2或5.12.1)与蒸馏设备(4.8或5.13)连接,如果适合,配有加料管线(4.6.1)至设备(4.1)。
-
公开(公告)号:CN106807310A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710101938.6
申请日:2017-02-24
Applicant: 绵阳市宏扬科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19/088 , B01J13/02 , B01J19/0053 , B01J2219/0809 , B01J2219/0815 , B01J2219/08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爆炸法制取纳米粉末的设备,属于纳米材料制备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纳米粉体生产设备对于高压部分的绝缘结构和绝缘材料要求严苛的问题。该设备包括纳米粉体反应机构、电爆炸产生机构、与纳米粉体反应机构相配合的送丝机构、冷风机、第一连接管、第一绝缘管、第二连接管、第二绝缘管、第三连接管等。本发明通过电极产生瞬间高压,使得爆炸反应腔内的物料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纳米颗粒。同时,由于结构的改进,使得本发明的设备工作电压低于25KV,高压部分对高压结构及耐压材料要求极低。同时,本发明的原料为丝状材料、非绝缘体即可,具有原料来源广泛、适应性强的特点,对各种能形成丝状且非绝缘体的材料具有良好的普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848774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480070732.6
申请日:2014-11-19
Applicant: 韩化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3/035 , B01J19/087 , B01J2219/0809 , B01J2219/0815 , B01J2219/0828 , B01J2219/083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化学气相沉积(CVD)反应器用于制造多晶硅的装置。所述用于制造多晶硅的装置包括:反应室,其包括基底和反应器盖;至少一对电极,其通过绝缘部件穿过所述基底安装并与电源连接;至少一对丝极,其通过电极夹头与该对电极耦合并且其上端彼此连接;以及盖组件,其包括在所述基底上围绕该对电极中每一个电极的上表面和侧面的电极盖,以及覆盖所述电极盖的上表面的盖屏蔽物。
-
-
-
-
-
-
-
-
-